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世界文学史与比较文学是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多年来,本学科的教师们潜心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了促进该学科教学的进一步改善,郑州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教师希望用笔谈的形式,写出每住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经验,以便于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中文本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出现多种明显的不良走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目前所遭遇的困题,其中最为严峻的是:比较文学教学的理论化与空洞化,外国文学教学的线条化与零散化。扭转这种不良倾向,成为学科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文章提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内容互渗式教学改革模式:让外国文学全面渗透比较文学教学,使比较文学的理论建立在文学史的基础上,冲淡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克服比较文学的空洞化;让比较文学观念深入到外国文学课堂,使外国文学教学打通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乃至不同学科,形成混融一体的知识体系,打破外国文学教学隔绝零散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和较早获批为博士点的专业学科,“比较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史”均为上海市精品课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系列课程”则为国家精品课程。本学科建设已有半个多世纪,前有朱雯、朱乃长等具全国影响的著名外国文学专家和翻译家的开拓,现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孙景尧教授,  相似文献   

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中,为最大限度整合教学资源,解决极其有限的专业教学时间与课程知识信息量极其丰富的矛盾,可以将外国文学作品选、世界文学史、比较文学等课程作为不同阶段的三级课程设置;并大胆调整世界文学史分期,对外国文学知识元素进行重组和定位,真正建立体现东、西方文学内在联系的世界文学史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5.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孙景尧教授(左图)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与人合著的《比较文学导论》是国内第一本  相似文献   

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中面临一些问题,引发学者们的争议,诸如什么是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的合法性,二者合并是否合理等。尽管如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而培养比较视阈,建立自觉的比较意识,是文学研究在全球化、多元化时代需要具备的必要素养。  相似文献   

7.
"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理念,自1827年歌德提出至今,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阐释和理论分析,导致了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文学"理念的形成启迪了比较文学的产生并成为后者的理论基础;比较文学的发展为世界文学的理念拓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理论方法,进而促进了世界文学理念的深化和嬗变;而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又反过来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的纵深发展,并成为了比较文学的重要主题。比较文学学科几次面临危机,而其每次走出困境,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对其的启迪和不断推动。因此,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新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读本》一书中,看到了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中新的走向,以及面临的难题和困窘。并从——以"弱关系"为比较文学的"跨学科性"正名、"比较的时间""比较的空间":给比较一个坚实的理由,两个方面来试图理解书中为比较文学学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由著名外国文学史家朱雯教授、朱乃长教授等奠定根基,近十年来,该中心所依托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经过比较文学专家孙景尧教授、外国文学史专家郑克鲁教投、东亚文学关系专家孙逊教授所率领之学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于2007年10月成为国家重企点学科。孙景尧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各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比较钟爱的一门选修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展示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向学生进行深刻形象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强,比较文学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1981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接下来有些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并招收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97年,国家教育部在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合并,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名义归为中国语言文学内的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也明确规定比较文学为中文系主要课程之一。此后,中国比较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学校增列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全国大部分学校在本科生中开设了比较文学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学科建设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的工作。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应遵循"坚守与突破"的思路,做出特色、突出优势,突破被忽略、被边缘的困境。民族高校学人应做好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一种唇齿相依、互相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其他二级学科研究中,可能促进这些学科在传统研究领域之外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从而产生新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打破专业甚至学科界限和壁垒,跨专业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其他二级学科研究中所获得的新成果,又可反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3.
比较文学定义包含各种跨界的文学关系的维度,也包含世界文学的维度。在具体的比较文学实践中,世界文学着眼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自主生成和内在统一性,对文学共同规律的探讨建立在像文类、思潮流派、母题等文学内部因素的整合与统一上。世界文学的维度凸显了文学自身的纯粹性和尊严,并担负着弘扬世界主义的使命。中国本土的世界文学资源异常丰富,如世界文学观念意识,世界文学史写作,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学科史等方面,都成就卓著,对其认真加以提炼,将有可能构建新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勃兰兑斯以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比较视域,穿越于英、法、德三国文学之间,力图对19世纪上半叶西欧文学的演变进行一番追迹。因此,《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迥异于一般国别文学史著作,是一部比较欧洲文学史。尽管当时"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未完全确立,"比较"却是他进行评述各国文学时自觉采用的方法。他运用了后来所称的"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方法,昭示了"比较文学"批评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所在,对当今"外国文学史"编撰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了全国的学科点,将"世界文学"学科点与"比较文学"学科点合并,组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的学科点,使之成为中国语言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点之一,并规定全国师范院校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课程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国文学"旧课程.  相似文献   

16.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F0003-F000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2003年被确定为襄樊学院重点学科,同年该学科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增列建设硕士点,2006年,通过了继续建设的复审验收,2007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立项建设重点学科,学科点负责人为李定清教授。  相似文献   

17.
比较文学常被错误理解为用比较方法研究的文学,这是从学科名称对它的误解。比较文学的“比较”和“文学”都分别有其特指,要正确理解其特指才能正确认识比较文学不等于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  相似文献   

18.
“新文学史料(二)”刊载文洁若介绍《曹禺所受的西方文学的影响》一书,其中提到此书的作者说: “刘绍铭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州立大学专攻比较文学,后在夏威夷大学及威斯康星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这里提到的“比较文学”,是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史的一门学问。十九世纪末叶,它兴起于英、德、法各国,进入二十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发展着。以法国学者巴尔丹斯佩尔杰等为核心,用实证的方法进行有关作家、作品的国际间影响关系、文学作品的介绍者(包括翻译)、  相似文献   

19.
百余年比较文学学科史的舞台上学派纷争层出不穷,法、美、苏等各派名家以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主张不断推进着比较文学研究向前发展,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历史比较文艺学研究共同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石.然而,比较文学学科到目前为止依然不够成熟,在学派纷争的背后,比较文学的“危”与“机”并存.在这种现状下,中国比较文学应充分利用其先天优势与后天机遇,以世界文学的视阈和胸怀超越“学派”性质,为比较文学学科和东西文明对话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学科调整后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在信息一体化的全球化氛围中,再现勃勃生机,很快从原来的危机状态下走出,经过几年发展,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三级体制得以完善,全面拉动了该学科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层进展。但学科合并后的高层次整合并不理想,两个老学科之间的关系多有争议,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依然不少。文章就学科合并及合并后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理念目标、教学新模式建构以及近年来的教学改革试验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