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这三位科学家发现强磁场中共同相互作用的电子能形成具有分数分子电荷的新型"粒子",这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他们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随着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相继宣布,令世人期盼已久又仰慕已久的最高奖项——2007年度诺贝尔奖的奖项授予情况终于揭晓,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物理奖授予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女小说家多丽丝·莱辛;  相似文献   

3.
资讯     
张益唐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罗夫·肖克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2月13日宣布,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华人科学家张益唐获得2014年度罗夫·肖克奖的数学奖项,以奖励他在无穷多对孪生素数研究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素材卡片     
《招生考试通讯》2009,(11):19-19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大学联合公司的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中取得的卓越成果。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今年的化学  相似文献   

8.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5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发现有机物合成转换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及理查德·施罗克.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  相似文献   

9.
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以表彰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另一半授予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时间10月4日17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士洛桑大学科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约阿基姆·弗兰克,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雅克·迪波什,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上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用于奖励GFP的原始发现者以及系列的重要发展推广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GFP已经成为现代生物  相似文献   

13.
郭书芹 《初中生》2008,(3):56-57
为表彰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开创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这位71岁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 10月 10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宣布 ,将 2 0 0 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俄罗斯科学家泽罗斯·阿尔费罗夫、美国科学家赫伯特·克勒默和杰克·基尔比 ,以表彰他们“通过发明了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为现代信息技术而奠定的基础 .泽罗斯·阿尔  相似文献   

15.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根据这一效应开发  相似文献   

16.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3年10月8日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是美国的约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一、瑞士的库尔持·维特里希.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获奖名单时称,获奖科学家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意味着“革命性的突破,使生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崔琦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出国与就业》2009,(12):50-51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囤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三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戴维·波利策、戴维·格罗斯和弗兰克·维尔切克等三人“发现了粒子物理的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特颁以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