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波束赋形是改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距离模糊的有力选择之一。从天线波束赋形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均匀直线天线阵的算法,将二次功率约束转化为线性场强约束,能够快速的改善天线的旁瓣特性,在模糊带区域形成局部低副瓣,从而有效的抑制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模糊。  相似文献   

2.
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定标技术的关键部分。本文对利用多个编码发射机在轨测 量星载 SAR接收天线二维方向图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 SAR系统的特点,论文对测量原理做了简要介绍,确定 了正交调制编码序列的选择,推导了信号生成、接收、多普勒补偿及相关处理的关键算法。计算机模拟测量结果验 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GPS抗干扰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个GPS自适应天线实验平台. 它主要包括天线阵、多通道射频前端和数据采集系统3部分. 通过该实验平台,可以在真实环境中验证各种自适应算法并进行算法的性能评估. 最后利用最小功率法对实验平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对GPS卫星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高质量的数据采集,以提供实采数据供各种抗干扰算法的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4.
天线波束形成是改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距离模糊的主要手段之一.提出一种宽零陷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能够在星载SAR模糊区回波方向形成特定深度的宽零陷,从而对模糊区回波进行有效抑制.以一个星载SAR系统为实例,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从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信号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俯仰角压缩的阵列天线SAR三维成像算法,解决了阵列天线SAR中存在的距离单元徙动项的校正问题,从俯仰角压缩的角度分析了阵列天线SAR的三维成像原理.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信号模型和三维成像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采用空时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2端较差的路径会降低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多速率线性离散码(LDC),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矩阵扩展方法的设计算法.多速率LDC是传统LDC和LDC-TAS的BER性能的折中.进而提出了一种性能优于传统LDC-A-TAS算法的多速率LDC自适应发送天线选择(A-TAS)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实用化测图问题,提出一种将目标定位至数据获取几何的成像算法.该算法可以高效结合自配准处理.相对于将目标定位至零多普勒几何的传统算法,该算法优势在于减少了后续干涉处理过程三维定位的计算量,且成像算法效率与传统算法一致.该算法尤其适用于实用化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a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接收机采用圆极化天线接收极化信号时会引入3 dB的极化损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极化天线的信号合成捕获算法.该算法先对双线性极化天线接收的两路CAPS导航信号进行捕获,并根据捕获结果进行信号同步;进而利用最大信噪比合并来合成两路信号,从而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通过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算法得到的合成信号的信噪比比单路信号得到的信噪比增加1.5dB,提高了信号接收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a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接收机采用圆极化天线接收极化信号时会引入3 d B的极化损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极化天线的信号合成捕获算法.该算法先对双线性极化天线接收的两路CAPS导航信号进行捕获,并根据捕获结果进行信号同步;进而利用最大信噪比合并来合成两路信号,从而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通过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算法得到的合成信号的信噪比比单路信号得到的信噪比增加1.5d B,提高了信号接收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概述海船发信天线输入阻抗远洋实船现场测试的研究方法和实船测试数据分析,确认提高海上远距离通信效果的途径之一是选择合适的天线程式。笔者还强调了海船天线的研究必须重视实船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