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一词的来源,戏刮或影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其特征一是有剧情,二是进入剧情在演戏,三是扮演剧中人的演员。引申到21世纪图书馆员工社会角色的定位、转换等,也必须强调其角色岗位、社会形象,其中的关键便是。21世纪时代特征的角色岗位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声乐学习中,歌唱艺术指演唱者通过演唱声乐作品,并进行舞台表演的形式。歌唱中,声音和肢体是表达的主要方式,目的是突出作品的内涵和主题。歌剧表演具有特殊性,对声音和演员都有着高的要求。角色确定后,演员怎样诠释剧本角色,导演怎样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等,是歌剧表演研究的永恒课题。本文从演唱技巧、肢体语言、表演的特殊性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演唱技巧和肢体语言在歌剧表演中的意义,并就如何运用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演员在表演中会遇到各类角色,本文从演员塑造角色来谈演员的角色性格与自我性格的区别与联系,探讨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如何处理好角色性格和自我性格,提高表演水平。  相似文献   

4.
演员与角色在精神气质、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生活经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距离和差异,要求演员表演时第二自我(角色的我——形象)要受到第一自我(演员的我——创作者)的支配。本文提出的性格化表演,通过对性格化内涵、方法以及创作气质与人物形象的二度创作、从性格化表演形成表演风格的深入分析,旨在阐明演员在塑造角色的构思、体验、表现的过程中,性格化创造角色的定位是由生活实践中多种途径综合形成的,无论是由内到外还是由外到内的心象培植、气质捕捉,性格一直就是表演艺术的核心课题,气质创造更是区别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的主要因素,这种移植的能力是优秀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5.
生动的角色形象是歌剧作品得到成功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实际表演过程中,演员应充分重视对角色的塑造,并通过自己娴熟的表演技巧,寓情于景,从而塑造出具有自己表演特色的人物形象。本文将基于《卡门》该部作品来浅谈表演中的角色塑造。  相似文献   

6.
仲原 《家庭教育》2002,(1):10-10
角色一词,来源戏剧。角色原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一出戏中,生旦净末丑各种人物都有他自己该表演的戏。怎样穿着打扮,拿什么道具,什么时候出场,出场后该站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该说该唱该走该舞,说什么唱什么怎样走怎样舞,什么时候该下场,这些就是角色的任务,就是剧本对角色所规定的职责。在一出戏中,每个演员都有他特定的角色任务,每个演员都恰如其分地完成了他的角色任务,那么这出戏就演好了。无论是主  相似文献   

7.
演员进行角色类型的转变是演员自身艺术追求,观众欣赏要求提高以及演艺界的残酷竞争等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相比较而言,特长型演员的角色类型转变难度较大,易于和观众的欣赏惯性之间形成一定的错位,而中庸型演员进行角色类型转变则相对容易,观众欣赏惯性较小。演员进行角色类型转变,首先演员要对自身表演特长有清醒的认识,其次观众要以宽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转变,另外导演要对演员的角色类型转变提供建设性意见,做到知人论演。  相似文献   

8.
着重研究了像孩子一样保持一颗童心去进行表演创作对演员的重要意义。孩子般的好奇心、用真诚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都会对表演创作起推动作用。把孩子的某些特质用在表演创作中,可以帮助演员更快进入角色。一个演员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去寻找、追溯孩子般天真纯朴的心,进而自如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创作。  相似文献   

9.
替身演员是指出于各种原因,代替影片中角色演员表演某些特殊的、高难度的动作和技能,或角色演员所不能胜任的惊险动作的特殊演员,一般选聘具有影片所需要的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大致包括文替、武替、声替和光替等类型。  相似文献   

10.
松弛与控制的表演对演员的潜力发挥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激发演员对作品做更好的发挥,使演员与作品和舞台达到和谐统一。文章论述了表演艺术中松弛与控制的结合,阐述了松弛与控制在表演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帮助演员在影视剧和舞台表演艺术中能够更好地塑造每一个角色。  相似文献   

11.
文学戏剧作品中,角色形象是作品内涵传达的符号,动画中的角色形象担当了同样的任务。角色是动画作品中以其生命形式来活动的表演主体。动画角色的设计过程,实际就是影视作品中演员塑造角色的二度创作过程。现代角色表演体系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更为深刻地研究角色的多重性和其心理情感的深层结构的理论知识。从借鉴传统、解放天性、调动情感、自觉创造等四方面分析表演理论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实践应用,能较好地阐释角色表演与动画角色设计的内在关联及其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饰演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角色的成功经验和切身体会,论述了演员在进行角色创造的过程中,应该秉承传统又不围于传统,必须在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基调与其微妙变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角色情境的需要,通过对唱腔、眼神、身段、表情等表演方式、技巧上的借鉴、吸收、融合与创造,从而创造出性格丰富生动活泼的舞台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3.
体验与表现的问题,实际上是戏曲演员如何创造角色的问题,或者叫做演剧方法问题。戏曲演员在对角色进行创造时,不仅讲求体验,而且在舞台表演上更要强调表现。体验是为了真,表现是讲究美。只有将体验与表现有机的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舞台节奏是戏剧表演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舞台节奏的把握和运用,也是舞台演员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舞台上,演员要想演好自己的角色,就需要从内在的心理与外在的表现上把握好相应的节奏,这就需要演员不断的学习与练习,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阶段,就要提高演员在形体上、表情上、心理上等各方面的专业素养,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演员的舞台节奏把握与表现,让演员提升戏剧表演的专业性,进而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与专业程度。  相似文献   

15.
唐伟丹 《职业技术》2006,(20):46-46
一、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有人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作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戏本身是演员去演的,但导演好坏对演出成功与否是起重要作用的。要演好戏,导演首先要启发演员使之进入角色,然后才能谈表演技巧。如果演员还是嘻嘻哈哈,就叫他登台演悲剧,是没有不失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二人转艺术是一种二人搭档载歌载舞、"转进转出"、以东北方言声韵演唱短篇故事的表演艺术。二人转的表演类型以二人转(双玩艺儿)、单出头和拉场戏为主,无论何种类型的表演方式,"千军万马就咱俩"的表演特色始终是该项曲艺的精髓。本文解析了东北二人转的表演特色,包括演员如何"跳进跳出"的完成角色身份转换,并且通过唱说扮舞四项二人转基本功的锤炼,展现出这项东北民间文化类型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规定情境与舞台行动的相互作用性。规定情境是关系到戏剧本质的要素,它是戏剧表演的基础,也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和地位。戏剧是门研究人表现的艺术,包括人类的思维和所支配的有意识的行为和动作。演员塑造角色通过对剧本的分析和理解,充分的揭示规定情境,在行动中表现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存在意义。本文先从两者的交互作用理解,思考组织人物行动以开掘规定情境为手段,同时又受到规定情境制约的影响,探讨规定情境对于戏剧表演呈现的意义和价值,希望通过这方面的阐述能给予从事戏剧艺术工作的人们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中,在进行表演技巧的基础训练的同时,要相当重视表演专业基础课的综合训练。影视表演的语言技巧训练通常可用气、声、字、意来进行概括。声乐和声音的训练,其目的也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训练学生能够科学地运用自己的声音,更好地进行表演创作。形体技巧训练是专业演员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基本功。优秀的演员都有自己的一套保持体态灵活自如的锻炼方法,以适应更多角色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体验与表现的问题,实际上是戏曲演员如何创造角色的问题,或者叫做演剧方法问题.戏曲演员在对角色进行创造时,不仅讲求体验,而且在舞台表演上更要强调表现.体验是为了真,表现是讲究美.只有将体验与表现有机的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角色是动画片的核心,表演是角色的灵魂.观众对一部动画片的评判不仅仅在于影片的故事,也包括对角色独特的表演与影片风格的评价.鉴于此,在相关动画设计的基础上,并就其对角色表演的艺术表现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动画设计中角色表演的核心、方式、艺术表现性以及角色表演的意义等方面对当前的动画设计带来了深刻影响,把握角色表演的艺术表现性,拥有独特的表演动画角色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欣赏性,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加大了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自我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