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2,(31):50
一等奖:通讯:《"426分"司机之死的背后》(大众日报2011年8月13日9版;作者:李占江)通讯:《猛挖铁矿兮尘蔽日》(大众日报2011年10月26日14版;作者:鲍青)二等奖:通讯:《希望,在大山深处扎根》(大众日报2011年9月30日1版;作者:娄和军)通讯:《跨区校车热折射择校暗潮》(大众日报2011年9月28日3版;作者:梁旭日)  相似文献   

2.
第20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大众日报》2009年4月13日上的《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一文,被评为评论一等奖。从写作上来看,这篇评论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肯定和赞赏。  相似文献   

3.
在第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大众日报》记者于晓波、毕华德采写的《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原载《大众日报》1998年3月30日)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 一篇非时政大新闻而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使《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魅力独具? 大发明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曾听人讲过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是一块黑乎乎、油光光,村里人都嫌弃的石头,被一位科学家发现后,经鉴定…  相似文献   

4.
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大众日报2010年7月19日一版上的《留白的艺术》一稿,被评为评论二等奖。这是一篇调研式的评论。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年来,经济区建设是否坚持为科学发展创造新样式的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13日,《大众日报》第四版刊登了题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的评论,该文在第20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获得报纸评论一等奖。金融危机下地方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这篇评论谈论的就是金融危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16日,《大众日报改版宣言》称:“更好地贴近读,贴近市场,坚持江泽民同志为本报题词指明的‘永远与人民大众在一起’的方向,在全省舆论大合唱中担当好领唱角色,是历史和现实赋予《大众日报》的使命,也是改版的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刊登在《大众日报》2001年10月11日上的通讯《找个好钳工比找研究生还难!》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通讯类二等奖。这篇通讯在众多的参评作品中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从写作上来说,它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金华 《青年记者》2007,(17):36-37
今年是鲁巴结好10周年,思绪牵着又回到了1997。10年前,作为纪念鲁巴结好十周年项目之一,在山东青州市举办了"中德双边农村发展研讨会"。会上,云集了国家、省、地市20多家媒体的记者,他们是冲着"国际会议"去的,但我却"捡"到了"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这句最具新闻价值的一句话,并成为一条独家新闻。《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一稿,先后被《潍坊日报》、《大众日报》、《外向经济导报》、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05,(3):78-78
由《大众日报》资深通讯员、山东石横发电厂离体干部佟玉林撰写的《写作艺术散论》近日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佟玉林先生长年从事中学教育及文学创作工作。几十年来在省部级报刊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多篇作品获国家、省部级文学大奖赛多种奖项,多次荣获"《大众日报》优秀通讯员"称号。  相似文献   

10.
济南新闻     
《青年记者》2007,(19):F0002-F0002
9月21日上午,大众日报《济南新闻》创办两周年座谈会在舜耕山庄召开。济南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部门、各县市区及企业和街道办事处的代表.与大众日报《济南新闻》的编辑记者进行了交流,对《济南新闻》做出的成绩予以肯定.并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用形象说话     
去年国庆节期间,我到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邹 革庄村采访,在《大众日报》第一版发表了《小村三题》的节日见闻。这篇小稿,包括题目和标点符号,共508个字,三个小题目:高竿灯,柿子树,镜子。 稿件一见报,立即引起了较大反响,报社内外许多新闻界的同行打电话说,“你真写了篇好稿子,好长时间没看到这样的好稿子了”。有的读者说,“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小稿,耐看,有味”。 老实说,引起这样的反响,是我意料之中的。邹革庄村,只有180户人家,但却拥有全国最大的酒瓶盖加工企业。从制铝板到印铝、制作铝质和塑料瓶子盖,一条龙…  相似文献   

12.
在第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大众日报社记者于晓波、毕华德采写的《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原载《大众日报》1998年3月30日)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一篇非时政类新闻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使《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魅力独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曾  相似文献   

13.
卢鹏 《青年记者》2007,(17):35-35
在日照,宣传部的人都知道,如果大众日报的孙巍站长在采访时兴奋地站起来,那这稿子有了;如果他是拍案而起,且打着手势发议论,那肯定是抓着好新闻了。孙巍是大众日报的资深记者,得过四次中国新闻奖,《艰难的冲浪》、《填写一份真实的报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相似文献   

14.
3月19日,《聊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则新闻《欧洲肉牛“疯”了鲁西黄牛“牛”了》。同日,《大众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随后,《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将此稿分别转发或采用。发生在欠发达的山东聊城的这一新闻事件何以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聊城日报记者是在中国即将加入 WTO 的大背景下来看待欧洲发生的“疯牛病”这一现象,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视野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15.
大众日报的通讯《为人民管城市!》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欣喜之余,也让我们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这次获奖,是政治家办报这一理念在一篇稿子中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普通人的故事》是大众日报的一个名牌栏目,并获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为了增加这个栏目的可读性、形象直观性,我尝试着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采写了《杨金明:爱心创奇迹》、《房东奶奶张静怡》两篇新闻稿,两篇稿件发表后,当日就被评为优等稿,开创了这个名牌栏目用摄影形式报道的先例,受到大众日报编委们的好评。通过这两篇优等稿的采写,我受到以下启示:一、深入生活发现素材摄影记者只有多深入生活,才能了解和发现许多方面的新闻线索,有了好的线索,再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才能抓拍到一些有情感的、典型的精彩瞬间。2000年3月10日,在德州市德城区官屯乡堤岭村采访,我  相似文献   

17.
《寻找品牌基因》(大众日报2010年9月1 6日一版),获得第二届青年新闻创新奖二等奖,我感到十分荣幸,青年新闻创新奖以鼓励年轻编辑记者锐意创新为宗旨,我们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近些年也在评论写作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探索,这篇稿件可以算是评论创新的一个小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刘向上 《档案天地》2009,(11):35-38
2009年9月15日。山东《大众日报》社迎来两位特殊客人一2年前轰动国内外的“杨禄奎事件”中受害人的儿子杨宝田和孙子杨淑惠,他们叔侄俩是专程来感谢在“杨禄奎事件”中仗义执言的《大众日报》和挺身而出的大众报人李万槐先生的。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10日,我们合作采写的稿件《士官凌仕江的散文<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入选今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在《解放军报》一版加框发表后,在军内外读者中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稿件先后被130多家报刊转载。在《解放军报》第二季度“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评奖中,此文获二等奖。一个10年前高考落榜的普通边防士兵的文章为何能入选高考试卷?许多读者纷纷打电话想了解更多情况,为此,我们又采写了《凌仕江文章怎样入选高考试卷》、《记录青春与西藏的对话》两篇后续报道。前文披露了此事的“幕后新闻”,后文记录了年轻士兵凌仕江的心路历程。这两篇…  相似文献   

20.
马玉峰 《青年记者》2007,(12):42-42
大众日报的两个地方新闻版《济南新闻》和《青岛新闻》自创办以来,以其鲜明的特色受到广大读者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欢迎,其采编运作机制值得分析。 大众日报地方版目前总的运作机制可概括为“一个主导,两个分支”,即:在记者部主导下的记者站采访队伍和编辑部编辑队伍。记者部代表报社对地方版的运作负总责,包括人员的管理,日常的协调,政治把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