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迅速增长,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旅游产业也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密不可分.所以文章旨在研究桂林乡村旅游现状,以及调查桂林乡村观光果园的优势,创新其园艺业的开发,探索其发展多元化旅游的可行性,推动桂林的乡村旅游发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旅游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就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最终通过城市的旅游和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及其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了桂林城市旅游与形象结合的现状及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桂林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耿然 《大众科技》2015,(3):217-219
在对桂林周边旅游次发展县域的旅游发展过程中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次发展县域发展理念和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大旅游、大开发的理念,将整个县域作为一个旅游形象、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开发,以突破桂林旅游形象对周边旅游次发展县域形成的遮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要分析桂林城市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旅游供给的角度,对桂林城市旅游总体空间布局和项目开发方向做了概念性的阐述,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以旅游引导的城市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容乐观。以广西桂林为例,通过对桂林城镇化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旅游产业直接相关行业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加以浅析,以求推动旅游引导的桂林新型城镇化得以实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化 《中国科技信息》2005,(17B):115-115,134
城市旅游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就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最终通过城市的旅游和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及其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了桂林城市旅游与形象结合的现状及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桂林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何恒光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303-304,302
本文描述了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考察了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以及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寻求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这对矛盾对立面的和谐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并对桂林旅游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秦国维 《大众科技》2011,(2):170-172
研究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的进程,并对公司战略绩效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指出桂林旅游股分有限公司企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司战略优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德荣 《大众科技》2012,(12):199-201
通过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桂林会仙湿地旅游开发的优势、机遇、劣势以及存在的威胁。指出了它的优势所在就是在广西乃至全国众多的旅游景点中的唯一性,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国家公园试点相关项目工程建设和桂林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将给会仙湿地旅游开发带来机遇;但是人才匮乏和知名度低是它的劣势所在,而湿地的脆弱性又是它潜在的威胁。提出了会仙湿地旅游开发必须走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体验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王培培  蒋红彬 《大众科技》2009,(10):214-216
通过对广西桂林漓江目前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探讨,为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制市场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SWOT分析方法本是企业市场营销内部的分析方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发展、旅游开发、人才培养等。志愿者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关键部分,构建旅游志愿者服务体系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结合桂林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背景,运用SWOT分析方法,科学、系统、清晰的说明桂林建设旅游志愿者服务体系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为其构建提供研究基础,最后得出其在旅游志愿者、游客、政府、企业、旅游目的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经龙  郑淑婧 《资源科学》2006,28(1):174-179
品牌旅游资源是些知名度高、信誉好,在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种旅游品牌,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使旅游者向往已久并以拥有该种造访经历为荣的旅游资源,而且这些旅游资源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通常是大尺度旅游者的唯一选择,中小尺度旅游者的首要选择。人们常说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和国家级旅游资源就是典型的品牌旅游资源。文章在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品牌旅游资源进行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它们与传统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划分了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的等级,具体研究了它们的空间分布,重申了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要性,并对旅游业的深化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努力培植、挖掘品牌旅游资源、积极地营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才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3.
孙琨  钟林生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1):2209-2216
发展生态旅游是青藏草原区的一种保护性开发策略,减轻旅游环境影响是青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实地调查,评价青藏地区草原各主要旅游活动方式的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各种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文化参与的环境影响最小,其次是游览观光,再次是休闲度假;各种旅游活动中人均草地资源占用额度、及污染物排放量不同是导致其环境影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青藏地区草原旅游发展中,以减少旅游环境影响为目的,应发挥特色旅游资源对文化参与及游览观光旅游方式的诱导作用及对游客的聚集作用,利用市场需求推动环境影响小的旅游方式的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引领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并强化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和约束职能。  相似文献   

14.
王宗宣 《大众科技》2013,(6):324-327
近十年来,桂林市内接待的入境游客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而韩国客源的减少最为突出。基于旅游六要素的调查显示,韩国游客对桂林的整体旅游环境满意度不高,尤其是餐饮、住宿和交通环境。扩大桂林韩国客源市场,需要在保持桂林特色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韩国文化的元素。桂林国际旅游的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多元文化和谐交融的旅游环境。唯有创建多文化特征的韩国客源市场营销模式,才能吸引更多地韩国客源来桂林旅游。  相似文献   

15.
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方法,分别测度了桂林市(2003-2014)及广西省其它13个省辖市(2003-2014)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环境约束视角下综合分析桂林及广西省其它13个省辖市的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根据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结果,测度和比较不考虑环境约束因素影响和考虑不同环境约束因素影响情况下,桂林及广西省其它13个省辖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桂林市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正向增长趋势。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桂林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要普遍低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表明环境要素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为负。在广西14个省辖市中,桂林市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位居第10,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杨顺起 《科教文汇》2014,(27):213-214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已作为一种国家证书制度得以确立,国家颁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可以作为自身专业水平能力的证明,而且还可以作为寻求工作的凭证和从事特定专业的法定注册凭证。本文通过对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概述,分析了我国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教育的优势,并论述了网络教育的发展对促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教育的发展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马玲 《大众科技》2013,(3):136-137
文章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内容,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标准、课程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职业能力拓展资源和网上交流等五个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中普  蔡淑琴  刘飚 《科研管理》2006,27(6):151-157
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考评体系是高校工作的重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极不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本文以河南、湖北两地的高职高专院校为调查研究对象,在已经建立的普通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构建了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师群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向明 《资源科学》2006,28(3):143-150
对旅游资源和游憩环境的价值评估在国外已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而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评估技术方面已取得较长足进步,其中最突出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旅行费用法、费用支付法和条件评价法。在中国此类研究开展较晚,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态,本文分析了旅游资源的价值构成,阐释了旅游资源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意义。结合旅游资源的特点,本文构建出旅游资源资产评估的非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旅游资源的非经济性资产评价,主要是一种开发条件、开发潜力评价以及非经济性效益评价,为旅游资源的经济性评估提供依据。而旅游资源的经济性资产评估则是通过其产品的预期收益指标与成本指标来间接核算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后运用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旅游资源资产的价格构成,构建了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模型,为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提供 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旅游资源形态与特征是流域自然演化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流域角度分析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能够更系统地解析旅游资源的自然特征和变化规律,有助于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流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水平地带性方面,随着纬度变化,各类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均表现出纬度地带性空间分异;②随着海拔的变化,局部资源单体景观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③旅游资源沿澜沧江干流和支流水系呈带状空间分异;④主体旅游资源主要沿交通干线G214分布;⑤建筑与设施类资源单体围绕城镇集聚分布。基于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从空间发展、产品开发和区域联动的角度提出了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澜沧江及其它流域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