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荷兰手册对中国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又称荷兰手册)是世界档案学名著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手册所阐述的以来源原则为核心的全宗理论对中国近、现代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以及档案学者在继承手册精髓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宗理论。  相似文献   

2.
沙菲 《湖北档案》2007,(5):14-16
来源原则是各国公认的档案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档案管理的最高原则,是指同一来源的文件(档案)不应与其他任何来源的文件(档案)相混淆的基本原则。它起源于法国的“尊重全宗”原则,形成于德国的“登记室”原则,荷兰三位档案学者出版的《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对其进行了理论论证,并推动这一原则走上国际化道路,使之逐步演变成为“档案整理的至善原则和一切原则中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3.
荷兰手册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兰手册评述●王德俊一荷兰手册中文书名是《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系荷兰著名档案学家萨穆·缪勒、约翰·斐斯和罗伯特·福罗英合著,①于1898年在荷兰首都海牙出版②(1920年再版),引起欧美各国档案界的极大关注。最初,于1905年荷兰手册由汉斯·凯泽...  相似文献   

4.
张一帆 《云南档案》2013,(12):29-30
《荷兰手册》,又称《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由荷兰著名档案学家萨穆·缪勒、约翰·菲斯和罗伯特·福罗英合著,于1898年在荷兰首都海牙出版。其写作背景是源于1789年的法国档案改革。在法国档案改革的背景下,法国国家档案馆一改古代档案馆库的封闭性、馆藏来源单一性等特点,成为开放性、馆藏来源多样化的综合性档案馆。馆藏来源的多样化使馆藏结构发生了变化,档案的数量大大增加,内容也日益丰富繁杂,一贯采用的卡缪一多努分类法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整理需要。  相似文献   

5.
《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是由荷兰三位著名档案学家塞穆尔·缪勒、约翰·斐斯和罗伯特·福罗英合著而成的,故又称荷兰手册(DutchManual)。荷兰手册所阐述的核心思想——来源原则是档案学的基本原则,是当今档案学科的基础理论。自1898年首次在荷兰海牙出版以来,先后以荷兰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保加利亚文、俄文、英文、中文和葡萄牙文等9种文字出版。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工具书之一的《不列颠百科全书}(1964年版)将荷兰手册称为“世界档案学名著之一”;  相似文献   

6.
浅析《荷兰手册》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荷兰手册》及其影响概述 《荷兰手册》又名《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系由荷兰档案学家缪勒、斐斯和福罗英于1898年根据档案工作经验整理而成。自1898年出版以来,先后翻译成德文等9种文字的版本,影响波及世界各国。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称其为“现代档案工作者的圣经”.加拿大档案学者库克称其“本世纪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荷兰手册———简介及评述(上)王德俊编者按:荷兰手册,正式书名《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系荷兰著名档案学家缪勒、斐斯、福罗英三人合著,于1898年在荷兰海牙出版,后被美国著名档案学家谢伦伯格称为“现代档案工作者的圣经”。为纪念荷兰手册出版100周年,...  相似文献   

8.
《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又称《荷兰手册》,被誉为现代档案学的"圣经"。这本手册先后被翻译成九种文字流传,可谓是现代档案学的开山之作。本文分三部分阐明了《荷兰手册》在学界独特的地位,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它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由荷兰人缪勒、斐斯和福罗英合著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又称荷兰手册)被世界上最具有权威性工具书之一的《不列颠百科全书》(1964年版)  相似文献   

10.
11.
1898年出版的由荷兰档案学家S·缪勒、J·A·斐斯和R·福罗英编著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通称“荷兰手册”)一书 ,被美国档案学家T·R·谢伦伯格誉为“现代档案工作者的圣经” ,被《不列颠百科全书》(1964年版)列为世界档案学名著之一。为便于广大档案工作者进一步学习荷兰手册、了解其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来龙去脉 ,本刊特刊登荷兰档案学家E·凯特拉撰写的《缪勒、斐斯和福罗英》一文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里姆斯迪吉克是与缪勒同时代的荷兰档案工作者,曾担任荷兰国家档案馆馆长,同时也是一位思想独特、具有洞察力的档案学者,在档案整理与编目方面颇有研究,他提出的档案理论与档案方法突破了当时的传统。本文从关注文件形成过程、重视职能档案分析法、提出尊重档案结构原则三个方面探析里姆斯迪吉克的档案学思想及其贡献,最后对其档案学思想特征做出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知识服务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课题,围绕知识服务、知识管理的探索始终在进行。档案界对于这一理论开始较为系统研究的契机始于1996年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加拿大档案馆馆长特里·库克先生做出的题为《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的主题报告,在此报告中库克先生提出了以新来源观、前端控制原则、知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后保管模式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西木 《北京档案》2000,(9):20-22
自十九世纪末荷兰档案学家在著名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中提出"档案是某一行政机关或其某一官员正式收到或产生并被指定出它们保管的书写文件、图片和印刷品的总和"这一概念以来,世界各国的档案学者各自提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档案概念.与此同时,各国的档案法规也都列出了各具特色的档案概念,尤以<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对档案概念的表述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齐菁 《湖北档案》2012,(2):19-21
档案信息分类与编目是开发档案信息的重要方法,它为人们浏览并检索档案信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档案的来源原则在传统的实体档案管理方式下,是档案信息分类、整理与编目的依据性原则,在电子文件时代,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时代档案整理需要来源原则,这已成为档案界的普遍共识,并且由此发展而形成了"新来源观".那么,信息化时代档案整理为什么仍需要来源原则?档案理论界已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如果从档案检索的角度出发,也不难获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黄霄羽 《北京档案》2004,(10):18-21
来源原则是国际档案界公认的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一度遭受冲击,但从80年代中期以来,北美档案界逐步扭转了质疑和批评的态度,到90年代伴随"电子文件"概念的普遍采用,国际档案界重新承认了它对电子文件的适用性及在档案专业中的核心地位.这一现象被称为来源原则的"重新发现(Rediscovery of Provenance)",实质上体现出来源原则在当前电子时代得到了准确的重新定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同一时期也展开了对全宗理论的重新思考,得出了与西方国家"异曲同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王子鹏 《档案管理》2021,(3):68-71,73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DA/T 10-1994)已被废止,档案界须直面一个问题:为何基于事由原则的行业标准能够指导高校档案实践近30年?该《分类法》重新演绎事由原则困境且非人力所及,高校档案管理早已变相回归来源原则.在后《分类法》时代,高校档案实践将回归常识、融入体系,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应聚焦高校特有档案类型制定行业标准.以"范式"为手段进行理论反思,认为"档案整理层面的研究"已形成"来源原则范式",解决实践困惑依赖于拓展来源原则适用尺度,并警惕非范式理论过早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来源原则"在与"事由原则"的博弈中逐渐取得了今天档案整理"至善原则"、"最高原则"的地位,并被奉为档案学的核心支柱理论。然而"来源原则"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自由来源原则和"广义来源原则"的相继出现实质上就是对来源联系适用性的质疑。与其一味扩大"来源"内涵,不如大方承认来源原则的局限而把事由原则一并纳入。来源联系与事由联系都只是若干有机联系中的一种,并无纯粹的优越性,他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是并列统一的,统一于档案整理的本质理念——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20.
档案整理编目的高质量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档案馆工作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面对档案整理编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些档案馆又想起了老办法——从区分全宗和全宗内档案分类开始,对馆藏档案重新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编目。档案馆不比机关、团体和中小企业、事业单位,馆藏档案虽然为数不太多,但也不是一个小数,全部重新进行系统整理编目,必定会旷日持久,给馆内其他工作特别是开发利用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况且,由于对全宗理论理解的不同,什么样的单位的档案应为一个全宗,一个单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档案是否划分全宗,各档案馆有所不同,只要做到了从出处立本,确保了同一来源档案的联系和完整,也不需强求统一。因此,对馆藏全部档案重新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目完全没有必要,应当用新事新办、旧事特办的方法,提高档案整理编目质量,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及档案信息化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