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Ka称为弱酸的电离常数。在计算一元弱酸(碱)溶液、多元弱酸(碱)溶液、两性物质溶液以及缓冲溶液的酸度时,都要用到Ka值。而且不同的体系的酸度计算时需要代人相应的几值。但是现行的分析化学教材及专著[1-3]都是举最简单的例子,对租复杂的体系及普遍应用的规律均未给出较为准确的解释。笔者在本文将对各种体系进行研究,并给出准确的解释和使用方法。并以NaOH滴定H3PO4为实例,详尽说明在各种体系中Ka的含义及在计算酸度时的应用。1弱酸(碱)溶液对于一元弱酸溶液,使用:计算酸度。对于一元弱碱溶液,使用:也十分方便。现到的…  相似文献   

2.
通常,在计算弱酸溶液中 H~ 浓度时,是忽略了水本身离解的影响。对于弱酸的分析浓度和离解常数都不是太小时,此时不考虑水离解出 H~ 是合理的,可是在处理弱酸浓度很稀或强度很弱的体系时,水本身离解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本文对弱酸和水离解都作考虑时平衡体系如何处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推导出计算弱酸溶液中[H~ ]的精确公式。并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对精确公式也作了近似处理,得出了近似公式和最简公式。其次文中也较详细的讨论了最简公式的正确性。导出了两个关系式。即  相似文献   

3.
现行分析化学教材中H^ 浓度的计算采用公式法,计算公式是根据不同条件近似处理得到的,在这些公式中,有的适用于浓酸,有的适用于稀酸;有的适用于弱酸,有的适用于极弱酸。在实际计算中,选择公式比较困难,这是因为难以判断给定的酸是浓酸还是稀酸。是弱酸还是极弱酸。本文用定量的方法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两大类,并给出分别适用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计算公式。应用此公式可以十分方便地计算不同浓度条件下的一元酸(强酸、弱酸和极弱酸)的[H^ ]。与现行公式相比,文中公式具有计算简便、结果可靠、使用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 根据一元弱酸溶液的质子等衡式和各平衡常数表达式,结合物料等衡式,可推得计算一元弱酸溶液中H~+平衡浓度的精确公式: 如果不考虑水的离解,上式可简化成 ①②③式都是计算分析浓度为C、离解常数为K_a的一元弱酸HA溶液中H~+平衡浓度的公式,它们的适用范围各是什么呢?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①式是在既考虑酸HA的离解平衡又考虑水H_2O的离解平衡的情况下得出的,因此它是最精确的,对一元弱酸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相似文献   

5.
由华中师范学院等编写的《分析化学》第七章“酸碱滴定法”中在讨论一元弱酸溶液酸度计算公式时指出:  相似文献   

6.
由溶液中质子条件以及允许的计算误差提出了一组公式,解决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合时酸度的计算问题。从水的平衡移动统一了不同酸度的电解质溶液混合后酸度变化的依据,澄清一些学生在这类问题上的模糊概念。  相似文献   

7.
关于两种不同PH值强酸或强碱液洛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度的计算,在石德林、金跃伟《溶液酸度计算中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文中作了研究,即:当PH<7两种溶液混合时,以CH~+作为计算混合溶液酸度的标准,以COH~-为标准是错误的;反之,当PH>7的两种溶液混合,则以COH~-为计算标准,以CH~+是错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笔者从理论上说明,当等体积的两种弱酸或强碱混合后,为什么只能以占优势的离子作为计算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利用质子条件推导一元弱酸或弱碱及其混合物溶液的pH值计算的总公式,此公式对复杂混合物溶液的pH值的计算,极为简便,并举例对公式的使用方法和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推导出计算多元弱酸(碱)溶液[H~+]的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与相对误差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得到了相对误差为2%或5%时的各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并采用电子计算机对常见多元弱酸在常用浓度范围内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推导出计算多元弱酸溶液[H^+]的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与相对误差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得到了相对误差为2%或5%时的各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并采用电子计算机对常见多元弱酸在常用浓度范围内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1.
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弱酸性条件下,采用碘量法研究了Cu^2+、Zn^2+、Mn^2+、Ni^2+等金属离子在不同浓度下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将弱酸及弱酸盐和弱碱及弱碱盐组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统一起来了,这样更便于教学。  相似文献   

13.
对一类抛物型方程的混合边值问题弱解的存在性和正则性进行了讨论.利用Lions定理建立抛物型方程混合边值问题弱解的存在性定理,然后在弱解存在的基础上利用差商方法,通过讨论弱解的导数所属空间来证明弱解的正则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严格的数学方法从理论上系统探讨了弱酸混合酸的分步滴定问题和总酸量的滴定问题,提出了在允许误差ε=0.2%、突跃范围ΔpH=0.6条件下的混合酸准确滴定判据。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有机化合物酸碱性的定性判断方法,可通过比较负离子的稳定性来判断酸性强弱,分析中心原子电子云密度大小及空间效应来判断碱性强弱,运用有机物的碱酸性可在有机化学中分离化合物,比较物质反应活性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6.
考虑一类粘性p-双调和抛物型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利用Steklov均值,证明了弱解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17.
考虑一个非线性拟抛物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利用能量等式,讨论了弱解的渐近行为.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study describes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ions about acids and bases in terms of pH, pOH, microscopic level, strength, and concentration. A total of 27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data was collected using 3 POE tasks and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e data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had poor understanding related to a drawing of weak and strong acids. In addition,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POE’s were effective in terms of gathering students’ predictions and reasons for the prediction of outcomes in an open-ended format. The POE tasks also revealed that some of the students had misconceptions regarding pH and pOH. The students believed that pH was a measurement of the acidity, while pOH was a measurement of the basicity. The findings obtained have certain implications for the secondary chemistry program.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初值的假定下,讨论一个具有非线性关系的退化四阶抛物方程弱解的渐近行为.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醇、酚的酸性与键极性诱导效应的定量关系,并对取代苯酚的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进行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