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探讨了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认为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主要包括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些隐喻运作的基础都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以一种事物或经验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或经验,本质是两个概念域之间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而正是这种跨域映射所造成的认知的间接性使得委婉语的生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概念隐喻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该理论的优缺点,从而促进其发展。从经验基础、双域映射模式、认知解释力等方面剖析概念隐喻理论,探讨该理论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概念隐喻理论以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根据Lakoff和Johnson所创立的体验哲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将对这一观点的重要分支概念隐喻作一个阐述,同时将着重讨论概念隐喻理论在写作中的应用,以期加强我们对语言表达以及理解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经验主义·体验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分析概念隐喻、经验主义以及隐喻的体验动因。在当代隐喻理论中,隐喻不是语言表达式,而是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隐喻系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基于经验的。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是改变人们隐喻观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1]。  相似文献   

6.
概念隐喻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用源域的某些特点来映射目标域,从而使目标域的理解变得简单。《红楼梦》语言描写中的一大特色就是使用隐喻。文章从概念隐喻的三个维度: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来分析和阐释《红楼梦》中的概念隐喻,以期发现这些概念隐喻的具体类型,解释它们发生的内在过程。  相似文献   

7.
隐喻在两千多年前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或修饰手段,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隐喻研究一直滞留在语言表层。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隐喻。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和认知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对语言学习,尤其是对词汇学习的作用,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8.
骆洋 《现代语文》2013,(2):31-32
莱考夫(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该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国内外学者对概念隐喻理论纷纷提出了质疑,并谈了他们的见解。刘正光、李秀丽、VerenaHaser等对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了挑战,并表达了他们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有利于对概念隐喻理论及认知语言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Lakoff和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以来,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隐喻革命",彻底从隐喻修辞观中解放出来,为人类认知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以Fauconni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发现概念隐喻理论有其局限性,不能解释某些抽象和新鲜的隐喻,于是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国内外学者基本一致认为二者之间并不排斥,而是具有互补性。为了探清二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将他们进行详细对比,以期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概念结构的形成是概念隐喻进行映射的前提,相比概念隐喻单一的从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方式,概念整合理论提出了基于心智空间的多空间映射,即在双域映射之后概念要素进入类属空间进行相似性匹配,最终进入融合空间形成新创结构。这种更为动态全面的隐喻加工模式,对隐喻的产生机制有着更强的解释力。本文通过三个例证,分析了概念隐喻、意象隐喻和意象图式隐喻的概念整合机制,认为概念隐喻强调概念结构之间的映射,意象隐喻通过唤起心理表征突显不同意象的比较与映射,而意象图式隐喻基于图式结构及附带的逻辑关系构成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运用英汉语中"狮子和老虎"的相关语义拓展语料,对其图式映射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have become aware of the experiential grounding of scientific thought. Accordingl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metaphorical mappings between experience-based source domains and abstract target domains are omnipresent in everyday and scientific language.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explains these finding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understanding is embodied. Embodied understanding arises from recurrent bodily and social experience with our environment. As our perception is adapted to a medium-scale dimension, our embodied conceptions originate from this mesocosmic scale. With respect to this epistemological principle, we distinguish between micro-, meso- and macrocosmic phenomena. We use these insights to analyse how external representations of phenomena in the micro- and macrocosm can foster learning when they (a) address the students’ learning demand by affording a mesocosmic experience or (b) assist reflection on embodied conceptions by representing their image schematic structure. We base our considerations 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eaching experiments on phenomena from the microcosm (microbial growth and signal conduction in neurons) and the macrocosm (greenhouse effect and carbon cycle). We discuss how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can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external representations.  相似文献   

13.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台州方言中隐喻性谚语也可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这三种认知类型。这些谚语善于借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经验去阐释陌生的或抽象的概念,引发不同认知域间的相似性联想。概念隐喻理论有助于从认知角度认识和理解方言谚语。  相似文献   

14.
以帕尔默文化心象理论为理论基础,阐述概念隐喻的重要性,它已成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应用文化意象影响概念隐喻生成这一规律,分析文化意象形成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共性与差异,旨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进而达到跨文化互融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隐喻普遍存在。从本质上来说,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概念体系。概念隐喻就是将具体的、熟悉的始源域概念映射到抽象的、陌生的目标域概念上,以理解抽象的、内在结构欠清晰的事物。概念隐喻主要研究隐喻概念中一般的、常规的模式,即常规隐喻,从而揭示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人类的认知始于身体经验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文根据隐喻概念理论,以英汉身体部位词“脸(face)”、“限(eye)”为例,探讨身体部位词的常规隐喻,旨在对常规隐喻的研究作一补充。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人类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大量英汉语料,分析了道德概念的内涵、认知经验基础,以及隐喻映射模式,归纳出以道德为本体的概念隐喻——道德是一个有价的实体,其基础是客体世界的物质属性在人心理上的感受向道德认知域的映射。英语和汉语的道德概念隐喻基本一致,这是由于人类生存适应的需求根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隐喻构成的双域性体现在隐喻概念系统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这是多个心智空间相互映射并形成最忠实于语言语境和社会语境的表达和阐释的概念复合过程。这个过程以概念隐喻理论、相互作用理论、概念复合理论为依据,受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文化背景、语言语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