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资料提示,将其与明人王文禄《补衍》对校阅读,进一步明确了此《驺子》实际上是对《补衍》的抄袭之作,不过是改个书名,删去一些"碍眼"的字句,托伪为战国邹衍之作。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由曲靖市文联、富源县文联和富源县古敢水族乡组织的水族傩(nuó)队表演的《吞口舞》,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奖。为此,笔者查阅了水族吞口的有关资料,了解到富源水族吞口的来源及特征。吞口是富源水族独有的图腾,来源于古敢乡补掌村一带的民间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水户人家刚刚迁徙到黄泥河畔的补掌、热水、大寨一带,因这里气候炎热,烂塌子丛生,易发瘴疠,民间流传着“死得忙,走热水塘;死得快,走大寨”的谶言。有一年“瘴摆”流行,寨民死亡过半,各寨中的老人商议后,决定杀鸡宰猪去补掌河源头潭坝边祭祀,求神保佑平…  相似文献   

3.
硬书与软书     
正书分软硬,其实并非从包装而论,西洋的精装果然硬壳,如今也的确有软精装之说,但此处所云,却着重在书的内容。软文倒是当下流行的读品,只是又不是这里所云。日本的一位女诗人与谢也晶子曾经提到,读书最好还是多取硬性的书物,哲学、心理学、历史、动植物学,以为这些书可以补这方面所缺的智识,养成  相似文献   

4.
<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集部词别集类著录山东省图书馆藏王献唐校补并跋清钞本<风人松八十一阕>一卷,题明雪蓑子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收.是书一册,半页八行十九字,黑口,左右双边,无格.钤有"献唐手校"、"双行精舍鉴藏"、"世业耕读"、"南园书室"等印.  相似文献   

5.
吴育良 《兰台世界》2013,(4):112-113
<正>《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时编纂,始于1772年,经10年编成,因此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又因此书囊括了古代诸多图书,故称"全书"。《四库全书》从编纂、献书,到补书、护书浙江士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功至伟。一、编纂《四库全书》的编纂浙江士人起了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确实是一个“修补工”。他要做好稿件的筛选、修补工作,对稿件要有“吹毛求疵”的检验本领。如果发现原稿有疵点或裂缝需要修补时,也要求能有像晴雯为贾宝玉补金雀裘那种匠心艺工,金雀裘“是孔雀金线织的”,就得用孔雀金线作界线,“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得使人一眼看去“真正一样”,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手艺。如果修补成了打补丁,在作者完整的稿件上落下“破相”,就不雅观了。这是最使作者感到  相似文献   

7.
宋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藏书家、鉴赏家和书画家,他的藏品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御制书画较多。宋荦还积极致力于图书的整理出版工作,《百纳本史记》的问世、订补施氏《东坡诗注》残本的完成、《国朝三家文钞》以及《江左十五子诗选》的刻印,都对当时以及后世诗坛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纸浆补书机在我国使用时间不长,但它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笔者从纸浆补书机的补书原理、基本操作,与传统手工补书相比它的优势,以及纸浆补书机适用什么样纸质的古籍等等方面阐述了纸浆补书机的应用是古籍修复史上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高校图书馆图书缺藏的现状出发,提出具体的补购对策,主要从电子书目式补购、书目与现购结合式补购、核心出版社补购、零星补购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石头的感情由来已久.自远古时期从树上小心翼翼地跳到地面的那一刻起,就和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投掷着石头,打磨着石头,用加工过的石头耕耘与狩猎.中华民族对石头的崇拜由来已久,据<淮南子·览冥训>载:"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的"往古之时",女娲便"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了,这是最古老的关于石头的神话,还有精卫填海等传说已赋顽石以灵性.  相似文献   

11.
《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一部专著。有称“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又称“周公著《尔雅》一篇”,或言“孔子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文所考”,莫衷一是。其实成书可能在西汉末甚至东汉初,略晚于《毛诗》。它缀辑旧文,递相增益,非成于一人之手,周公、孔子都是依托之词。  相似文献   

12.
图书的计量单位,在书目著录中要求统一。而古代书目,《七略》以下,不统一的不乏其例,类归起来,大概有三种类型。一、篇卷并用。首创其例者,《七略》,其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承之。从其例者,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铁大昕《补续后汉书艺文志》,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顾槐三《补后汉艺文志》,曾朴《补后汉书艺文志并考》,张鹏一《隋书经籍志补》,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侯康《补三国艺文志》,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志》等。  相似文献   

13.
补史艺文志是我国古代史志目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清代以来出现的补史艺文志著作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分析补史艺文志在目录分类体系和具体类目设置两方面的基本情况,说明补史艺文志著作在分类上既吸收了前代已有的分类学成果,同时又根据不同时代图书具体情况而有所创新的特点,从而揭示出补史艺文志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史·艺文志》于范处义下著录"诗学一卷,又解颐新语十四卷,诗补传三十卷",而今存《诗补传》则只题逸斋,有一些学者推断逸斋《诗补传》即范处义《诗补传》,但均未提出充分的证据.王应麟、严粲多次征引《解颐新语》,这些文字与今存《诗补传》的相应内容相同,是证明范处义即《诗补传》作者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5.
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确实是一个“修补工”。他要做好稿件的筛选、修补工作,对稿件要有“吹毛求疵”的检验本领。如果发现原稿有疵点或裂缝需要修补时,也要求能有像晴雯为贾宝玉补金雀裘那种匠心艺工,金雀裘“是孔雀金线织的”,就得用孔雀金线作界线,“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得使人一眼看去“真正一样”,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手艺。如果修补成了打补丁,在作者完整的稿件上落下“破相”,就不雅观了。这是最使作者感到难堪的事。可是有的编辑就很不自觉,拿到稿件,好像手痒。尽管原稿无懈可击,也非砍上它几刀,  相似文献   

16.
修复破损的古籍,除采用传统手工纸张补缺技术外,还可使用纸浆补书技术,依靠自然重力或负压以纸浆填充破洞.纸浆补书机是纸浆修补书叶的专用机械.利用纸浆补书机修复破损古籍,可以提高修复效率及质量.文章结合中山大学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纸浆补书机的使用情况,探讨纸浆补书机修复古籍缺损过程中的一些技术细节和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补史艺文志是我国古代史志目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补史艺文志在分类方面既吸收了前代已有的分类学成果,同时也有所创新。本文拟从补史艺文志的分类体系和具体的类目设置两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研究,进而总结补史艺文志在分类方面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笔者据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印宋刊元明递修本仪礼经传通解》,用《再造善本》影印丁丙旧藏本校对,逐叶调查此版每一叶的补版情况.经过分析,指出元代前期的补版属于单纯补修,内容未经修订,而元代中后期的补版经过规范化校订,版面变化较大.但元代中后期补版未尝直接取代原版及元代前期补版,于是产生原版、补版混配的情况,因而导致误脱、误重现象.明代补版对原版、补版混配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基本消除了这些误脱、误重现象.此版历经元代西湖书院、明代国子监的收藏管理,是官版递修本的一个典型.本文说明这几百年间,不同时期掌管版片的人员进行不同整理的情况.本文也指出,朝鲜活字本以较早印本为底本,日本刻本是朝鲜活字本的翻版.本文对原版、补版的认定较以往学者更精准合理,影印本读者核对本文分列的刻工名,很容易掌握不同时期补版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明末董说的《西游补》不仅是《西游记》续书中最好的一部,也是明清小说续书中的佼佼者,长期以来各种文学史、小说史均予以介绍。关于《西游补》及其作者的研究论文也不少,但多是关注《西游补》的思想艺术以及作者董说的事迹考辨,而对《西游补》的版本、序跋则关注极少,致使《西游补》所附"天目山樵序"、《读西游补杂记》等写作时间记载混乱,尤其因后者提到《续西游记》和《后西游记》两部小说,研究者因误用,以此推断《续西游记》和《后西游记》的成书年代。本文拟对《西游补》版本以及《读西游补杂记》写作  相似文献   

20.
道光元年,长期困扰清廷的旗人生计问题再度被提起。六月,大学士伯麟上密陈调剂旗人生计三条一折,其中第二条说,有等巧诈旗人,“无子而抱养他人之子为己子,朦蔽上司,挑补养育兵,希图支食银米”,并要求清理,遂有此次查办冒入旗籍之单。大学士伯麟奏折已刊载于《历史档案》1994年第2期,故本次未再收入。本专题史料选自馆藏道光朝军机处录副,编排时按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为各旗次序,每旗内又按满洲、蒙古、汉军次序排列,以便于查阅。又收入道光六年查办冒入旗籍奏折一件,因与本问题有关,赘于篇末,作为附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