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1)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净产值,含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应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都有所增长,并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学说为建立保险基金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在“扣除”理论中可以看出。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必须首先从社会总产品中作三项扣除。其中,第一项“扣除”是建立补偿基金.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资金。这是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第二项“扣除”是建立扩大再生产和非生产基本建设的资金源泉。是积累资金的第一部分;第三项“扣除”。即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是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资金源泉,社会后备基金又称“社会保险基金”,是积累基金的组成部分.它是国民收入中用于防止再生产过程中断和保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应付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需要而储备的资金。由此可见。保险基金是社会后备资金的一种,是由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而形成的、以保险经济形式建立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货币资金。它来自国民收入。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因此,建立保险基金是社会再生产的物质保证;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所进行的一项必要的“扣除”。是任何社会赖以发展和从事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超前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所谓超前消费是指人们刚刚解决了“温饱”这个基本生活需要,就超越我国现有的生产发展水平即消费品的供给能力,追求高层次的消费,使消费过度增长。超前消费在宏观上的主要表现就是我国的消费基金(包括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增长速度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1980年至1986年,我国的国民收入平均增长9%,而同期消费基金平均增长了15%左右。其中1985年增长达26%,同年,我国国民需求额超过供给额960亿元。这表明,消费基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增大,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分配能力。  相似文献   

4.
《税收学》自学指南(上)河北财经学院古建芹一、名词1.税收2.中性税收3.非中性税收4.税收体系5.筹集资金职能6.调节经济职能7.税收间接调节8.贯彻社会政策职能9.反映职能10.积累基金11.补偿基金12.消费基金13.价格分配14.信用分配15...  相似文献   

5.
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一个转型。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大都认为它不能像物质生产部门那样及时带来实质性的物质利益和直接的经济收益,因此,高等教育是一种非生产性投资,占用的是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消费基金。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纵深演化和知识经济的崭露头角,学界和社会各层越来越明晰地认识到,高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莎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理,对当前我国分配思想和分配政策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契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适时适度调整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在消费基金中加大社会公共服务的支出,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应是以劳动权益为主导下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积累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一致的.适度的积累能够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过高的积累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高消费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的,也不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积累率要合理,而且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加,要考虑国民收入的实物构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之和不能突破国民收入的总额.  相似文献   

8.
一、单项选择题开工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国家的总投资为1548亿元。据此回答1~4题。1.国家的1548亿元投资属于()A.扩大再生产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C.社会物资储备D.公共消费2.国家通过财政支出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投资,属于()A.债务支出B.科学、教育、文化、卫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政治经济学教程》中提出的“生产力要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用于非生产性的基本建设是消费基金”、“总产品扣除当年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剩余就是净产品”、“宏观调控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和“经济效益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等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政治经济学教程》中提出的“生产力要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用于非生产性的基本建设是消费基金”、“总产品扣除当年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剩余就是净产品”、“宏观调控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和“经济效益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等观点 ,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解释下列概念(题解略) 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劳动生产率、综合平衡、计划调节、市场调节、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剪刀差、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积累基金、消费基金、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工资。二、填空题 1、____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本质特征,它在现阶段有____和____两种形式。(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把住房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具体地说,住房制度改革作为制度性的改革,就是改革旧的福利制的住房制度,确立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新体制;新体制的建立过程,就是把住房的建设、分配、交换、消费的福利制的运行过程,转化为市场经济运行过程。房改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住房新体制的建立,加快住房建设,实现住房的商品化,是要逐步实现职工用劳动工资购买或租赁住宅,来解决住房问题。1.改革住房资金分配体制和住房基金运行渠道。这要求把原来的二次分配改为一次分配,把住房积累基金改为住房消费基金;把暗补变为明补,即把目前用于职工建房和修房等大量资金,以补贴和公积金的形式发给职工并逐步进入工资,从而实现住房由实物分配到货币  相似文献   

13.
高一经济常识在讲到国民收入的分配时有如下表述:“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每当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这一知识点时,不少学生往往会问到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虽然这一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但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一般是向学生简单介绍国民收入的两次分配过程。实际上关于国民收入的分配现在已有三种理论,即传统的“二次分配论”、目前正在为许多经济学家所倡导的“三次分配论”和一部分经济学家提出的“四次分配论”。现归纳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传统国民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国民收入的分配包含两个层次,即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进行的分  相似文献   

14.
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指的是企业用于栽培、繁殖、养育,待生长成熟后出售,或者用于产出农产品、役畜、社会公益性目的而拥有或控制的动植物。它们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消耗性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不论在什么经济体制下,财政都是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2.消费基金包括个人消费基金和基金。3.新民主主义财政的根本任务是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4.凭借国家权力进行财政分配,其目的是保证国家执行其。5.我国公债收入主要用于而...  相似文献   

16.
<正> 基本建设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有关基本建设工作的合同。它以完成一定基本建设为目的,与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紧密联系,因而它是国计民生中极重要的经济合同。基本建设合同除具备经济合同的法律特征(即主体特征、计划特征、内容特征、程序特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科》2007,(4):23-27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考点学练]1.国民收入的分配(1)国民收入是指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工资是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根据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正确组织工资核算,加强工资基金管理,从宏观上看,对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保持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合理比例,保证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平衡,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微观上看,工资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对于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保证社会的安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职工的福利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为意识形态划分的束缚,关于劳动性质的传统理论往往难以对人类劳动作出整体性的一致分析,因此,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实现理解上的突破,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社会劳动的性质。在程恩富教授提出的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说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判断社会劳动性质的基本原则:凡是直接生产性的劳动的支出以及有助于提高直接生产性劳动的有效性的劳动,就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反之,如果只是促使创造价值分配和转移的劳动,就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  相似文献   

20.
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是前进的,社会是发展的,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性劳动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对生产性劳动的性质的认识不应该拘泥于物质生产领域,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社会物质化的需要,能直接或间接提供某种使用价值(实物或非实物)并用于交换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我们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