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开东 《江苏教育》2014,(14):65-66
<正>我们常常在问,学校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学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学习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回答,但迄今没有人的回答能够超出林语堂。他说:学校应该像什么呢?学校应该像一处坚果丰富的大森林:学生应该像什么呢?学生应该像一个个猴子;学习应该像什么呢?所谓的学习,无非就是猴子自由自在地采摘坚果。猴子可以到它想爬的  相似文献   

2.
蛤蟆小姐一直觉得自己很美,因为她从来没有照过镜子。一天,蛤蟆小姐看见小猫在照镜子,就问:“小猫,你在看什么?让我也看看。”蛤蟆小姐从猫的手里接过镜子,看到里面有一个人,嘴巴这么大,肚子鼓鼓的。蛤蟆小姐说:“里面的人这么难看,有什么好看的?”小猫说:“你看见的,就是你呀。”“什么?是我?”蛤蟆小妞吓了一跳,“原来我挺丑的……”这么一想,蛤蟆小姐开始生气。她一生气,肚子里就鼓气:“咕噜噜……”结果,蛤蟆小姐的肚子鼓得越来越大了。朋友们看她这个样子,都来问她:“怎么啦?什么事不高兴呀?要我们帮忙吗?”蛤蟆小姐一句也不回答,只管…  相似文献   

3.
幽默甜甜果     
模模糊糊康尼对摄影师说:“先生,你怎么把我照成这个样子了?”摄影师头也不抬,对他说:“你长得什么样子,就只能照成什么样子。”康尼大声抗议:“真是岂有此理,难道我长得模模糊糊吗?”心在教室有个学生,上课时不好好听讲,老想着打球,眼睛不住地往球场上瞟。老师让他起立,批评说:“你呀,人在教室,心却在球场上,这样怎么能学习好呢?”学生喜出望外,忙说:“那么,让我把心留在教室,人去球场可以吗?”母鸡的年龄老师:“请你回答,通过什么可以确定母鸡的年龄?”学生:“通过牙齿,老师。”老师:“母鸡没有牙齿,回答错了。”学生:“没错,老师,我有牙…  相似文献   

4.
美术学院上第一堂油画课时,老师把一幅仿制的《蒙娜丽莎》挂在黑板上,然后问道:“请同学们告诉我,蒙娜丽莎美在哪里?”学生们踊跃回答,有人说眼睛很美,有人说额头更美,也有人说蒙娜丽莎的手是最美的.因为蒙娜丽莎几乎是完美的,所以她身上无处不美,怎样回答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5.
确保安全     
一次,有人问一个农夫他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一个不愿冒任何风险的人,只有什么也不做,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他们回避受苦和悲伤,但他们不能学习、改变、感受、成长、爱或生活。他们被自己的态度所捆肖剑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不愿意冒风险的人,不敢笑,因为他们怕冒显得愚蠢的风险;他们不敢哭,因为害怕冒显得多愁善感的风险;他们不…  相似文献   

6.
你对音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会说:我喜欢音乐,它很悦耳。也有人会说:我不喜欢古典音乐,它不好听。还有人会说:我喜欢听摇滚音乐……总之,每个人的回答是不尽相同的。为什么人们对音乐的喜好如此千差万别呢?首先,要弄懂音乐是什么。《词海》是这样解释的: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音乐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美学概论》上又说: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作为物质手段,表现人的审美感受,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这两种解释都说到了"音乐形象",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音  相似文献   

7.
很怕被人问到现在学的是什么专业,因为一旦回答"新闻学",别人就会立刻问道:"新闻学还有研究生?你们学的什么呀?新闻有什么好研究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倒不是因为我不知道我自己学的是什么,研究的是什么,而是我觉得对一个外行人讲述这个专业性质的问题实在是一件很费神费力的事情。于是每每有人问到这类问题时,我总是用"一个专业有一个专业的特点,这个很复杂,你不明白是很正常的,毕竟你不是学这个的"来敷衍了事。然而,闲下来以后,自己仔细想想觉得有必要向非新闻专业的人们说些什么,也正好与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人问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子?我的回答是:把学校办成老师学生都喜欢、家长都放心的乐园。一、用微笑搭起沟通的桥梁,让广大教师人尽其才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人在笑声中生活、工作,带着笑容交流思想情  相似文献   

9.
听课四记     
<正>一、"至少"是什么意思?听了一节数学课,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样的:全班23名学生去游玩,每辆车能坐四个人,至少需要几辆车?老师让小孩反复读这个问题,然后问:有不明白的吗?大家都说明白。只有一个小孩问:为什么是"至少需要几辆车"?不是"需要几辆车"?"至少"是什么意思?这时有人替老师回答说:最少。也就是23个人都拉去,  相似文献   

10.
读地图     
这次到南方采访,几个朋友在一起跑了一个多月,忽然有一天在一个招待所,一个朋友对我说;我一直在注意你,发现你迷地图,捧一本地图一连能看几个小时,那上面有什么? 我一愣,立刻承认。是的,我对地图有一种偏执的痴迷,要是有人问我:世界上你最迷什么书?我可以回答:我最迷地图。这既是事实之一,又可避免挂一漏万的误解;另一方面,地图的魅力是永恒的,是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十代人的十生都读不完的。读地图读什么呢?读地图读那  相似文献   

11.
讲话有礼貌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拥进教室,老师堵住一个学生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   “王小明。”学生回答。   老师教训他说:“对老师讲话要有礼貌,必须加‘先生’这个称呼,好,现在回答我,你叫什么名字 ?”   “王小明先生。” 地球是什么样子   “地球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山村小学教师问道。   “不知道,老师。”同学们齐声说。   “那么,我常用的那个鼻烟壶是什么样子呢 ?”   “四方的,老师。”   “不,不 !我的意思不是那个,我指的是我星期日用的那个。”   “圆的,老师。”   “那…  相似文献   

12.
“孰与”和“孰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两个语言单位,其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词,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一、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三个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吾孰与徐公美?③吾与徐公孰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古代散文选》注解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孰、谁。这样的意思文言里可以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也可以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相似文献   

13.
1.[问]在“Who's that?”一句中,能将that改成he或she吗?这种句型常用于什么场合? [答]Who's that?中的that能否换成he或she需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在以下场合不可改用: ①当你向第三者打听或询问你不认识的另一个人时,通常要说Who's that?,回答时仍用that。如: ——Who's that?那是谁? ——That's my sister.那是我的姐姐。②当你听到有人敲门,问他是谁时要说Who'sthat?或Who's it?,回答时主语用it。如:  相似文献   

14.
智力滑板     
是与不是一个小岛上住着两种民族。在X民族的语言中,“是”说成“美拉”,“不是”说成“塔底”;而在Y民族中则相反,“是”是“塔底”,“不是”才是“美拉”。有一次,一个陌生人在岛上遇见两个人,陌生人说:“今天是好天气啊!”他们一个回答“美拉”,另一个人回答“塔底”。后来不管问什么,两个人回答都相反。但有一个问题,他们却都回答“塔底”。你猜猜,陌生人打听的是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2006,(9)
出国之前,一位朋友听说我要去的是法国,惊叹到:"去法国呀?老浪漫的地方耶!"语气中甚是羡慕。到了法国,有当地人好奇地问我:"在中国人眼中我们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在尚存不多的法语词汇库中搜索一番,斟字酌句地回答他:"我想应该是——很浪漫。"没想到法国人迷惑地望着我,仿佛很不理解的样子,一点也没有预料中听了好话后的惬意。也许对浪漫的理解各有不同,有人觉得是恭维,有人觉得是含蓄的批评。也还有中国人愤愤地评价法国人的浪漫:什么"浪漫"!分明是浪得虚名,自由散漫!说起浪漫,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云端上的爱情。我却是从日常生活中一点点的小细节上积累起对法国人之"浪漫"的观感,虽然无关爱情,可那种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16.
谁与谁在吵架路边一间屋,屋外站着一个人,焦急地看着屋里的两人在吵架。我问屋外的这位:“吵架的是什么人,你为什么不进去劝劝?”他回答说:“唉,真难办。里面两人一个是我儿子的爸爸,一位是我爸爸的儿子,你说我劝谁?”请问:吵架的两位究竟是旁观者的什么人?  相似文献   

17.
散文教学在整个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一般的散文教学,一直都抓住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即以散文的思想性、艺术性两方面来组织教学,这当然不错.但是,我认为散文教学仅仅这样还不够.许多散文体现出的基本特征:散文是优美的,散文的形式,散文的谋篇布局,散文的写景抒情都是美的.散文处处体现了一个“美”字.我们常说的“华美之文”,一般是指散文.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很少有人抓住散文的“美”来进行分析讲解.散文“美”,其“美”在哪里?什么是美?美有什么特征?如果我们在课文的讲解中能够注意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不但能够使学生学到一些美的知识,而且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怎样在散文教学中贯穿美育的内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美育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大山和卵石     
一、材料:大山对卵石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孙,我的骨肉,怎么越长越不像我呢?你们看我峥嵘峻峭,岩石嶙峋,岿然不动,再看看你们,无根无茎,没棱没角,到处乱滚,成个什么样子……”卵石说:“我们这样有什么不好?——”  相似文献   

19.
初为人师时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如果现在再有人问起我这个问题,我会补充:“一位好老师不仅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为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能让爱如阳光般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种植物开出绚烂的花朵.  相似文献   

20.
记得教《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自由提问。一学生站起来说:“课文最后一句说‘老师,我一定照你的样子去做!’为什么不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分别吗?”这个问题备课时我确实没有考虑到,现在想想,似乎有点区别。我没有否定这个问题,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顺口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这里为什么不说照你的意思办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沉思片刻,有人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就是照您的话去做,照您的样子去做就是学习你的做法,把您当作榜样。”“照着话去做的效果好,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