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功能、清除羟自由基功能及抗DPPH自由基能力测试来评价香菇胞外多糖抗氧化功能。在浓度为0.30mg·m L-1条件下,香菇胞外多糖对羟自由基、DD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6.23%和62.58%,而如果浓度为0.25mg·mL-1,香菇胞外多糖能将68.12%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结论最终表明,其抗氧化能力比较突出。此外,对香菇胞外多糖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酸碱度值如果处在5-9之间,香菇胞外多糖则全面存在着抑菌活性,其中最强抑菌活性发生在酸碱度值pH=6时。结果证实,该菌株的酸碱抑菌谱比较广。而且这种香菇胞外多糖的热稳定性能较好,121℃条件下30min处理,抑菌活性依然不会受到明显影响。香菇胞外多糖的生化特征良好,有效奠定了其未来的发展与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2.
香菇多糖的膜分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椴木栽培的香菇为原料 ,利用超滤膜分离装置进行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 ,并建立了香菇多糖提取液超滤过程修正凝胶极化模型 .本工艺香菇多糖提取率可达 6 10 % ,多糖粗品含量在 90 %以上 .研究表明 ,膜分离技术在香菇多糖提取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  相似文献   

3.
葛根多糖抑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是一种富含多糖的中药,试验旨在测定葛根多糖的抑菌活性.试验采用平板打洞法测定葛根多糖的抑菌效果;进而采用试管法测定葛根多糖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葛根多糖对供试菌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MIC=3mg/ml.试验说明葛根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徐璐 《中国教师》2010,(Z1):99-100
以香菇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组实验法对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提取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比较了时间,浸取温度,浸取次数,液固比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其中传统热水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加热温度45℃,加热时间5h,提取二次。微波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液固比10,功率40,加热时间180s,pH值1。通过两种最佳工艺条件的结果比较可知,微波萃取法具有节能、省时、环保、操作便利且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鸡油菌菌丝体多糖和胞外多糖分离提取的工艺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对鸡油菌菌丝体多糖和胞外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油菌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是:提取温度为80℃,乙醇终浓度为85%,提取时间为40min.在此条件下胞内多糖提取浓度最高,可达40.8μg/mL;鸡油菌胞外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是:在6℃下用乙醇终浓度75%醇析4h胞外多糖的提取浓度最高,可达45.63μg/mL;通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鸡油菌菌丝体多糖提取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影响鸡油菌胞外多糖的因素是: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超声技术对苹果中总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提取苹果中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125、超声温度45℃、乙醇浓度50%。采用该条件苹果多糖提取率最高达到55%以上。  相似文献   

7.
香菇多糖几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香菇多糖的热水浸提法,酸浸提法,复合酶浸提法,复合酶解、酸处理结合热水浸提法等几种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率高且浸提效果理想的方法是复合酶解、酸处理结合热水浸提法,此法能显著提高可溶于热水的多糖及还原性寡糖的浸提率,香菇多糖的浸提率达8.96%。同时,在单因素实验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复合酶解时溶液的pH值、复合酶解时间、热水浸提温度、热水浸提时间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并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利用复合酶解、酸处理结合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复合酶解时溶液的pH值为5.0,复合酶解时间为80min,热水浸提温度为90℃,热水浸提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8.
在香菇液体培基中加入不同浓度乙烯利作为刺激因子,测量乙烯利对香菇菌丝体干重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乙烯利浓度在小于10ppm时对菌丝体干重及胞外多糖得率均有促进作用,并测出浓度为8ppm时作用最强.乙烯利浓度大于10ppm时有抑制作用,其中,当乙烯利浓度为8ppm时菌丝体干重最重、菌丝体胞外多糖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对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和抑菌试验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设计了两种不同提取茯苓多糖的方法,分别为:稀碱浸提法和水提醇沉法.通过比较上述两种不同方法的多糖提取率,发现稀碱浸提法的提取率较高,是一种较好的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另外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两种方法所提茯苓多糖进行抑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特别对大肠杆菌和苏云全芽孢杆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玉米须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4个因素的水平.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18,乙醇浓度为80%.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得多糖提取率为4.83%.  相似文献   

11.
对白灵菇子实体与茵丝体的多糖提取工艺及多糖抗氧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处理时间15 min,热水温度90 ℃,提取时间1.5 h,醇沉浓度60%.茵丝体多糖提取工艺为:超声波提取时间15 min,热水温度95℃,提取时间2 h,醇沉浓度80%.子实体与菌丝体粗多糖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均不高,对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比较高,且随着浓度的增高,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不断上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影响白及多糖提取的因素,优化其提取工艺及探究其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选择提取次数、水提时间、水提温度、液料比4个因素筛选白及多糖的最佳水提工艺,蒽酮-硫酸法测定白及多糖的含量,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白及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经由以上实验设计可得白及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1次、水提时间2.2 h、水提温度77℃、液料比39.27 mL/g,白及多糖得率31.09%;白及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黑曲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两种复合酶处理,对酶液的用量(蛋白酶浓度为8%、纤维素酶为4%),料液比,最适pH值,反应时间进行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pH值4.8,酶液量0.35ml(蛋白酶浓度为8%、纤维素酶为4%),反应时间1.5h,多糖提取率为15.13%,比起传统水提法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缬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抗氧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缬草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2.6h、提取温度81℃、料液比1:27(g:m L)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为17.00%,与理论值17.24%相差较小;不同浓度多糖(0.2~1 mg/m L)对DPPH(62.9%~82.5%)和羟基自由基(45.6%~80.2%)都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呈正相关性。由此可知,所得回归模型可用于缬草多糖提取工艺预测,且缬草多糖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水提醇沉法制备商南泉茗茶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优化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商南泉茗茶中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根据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以及乙醇浓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情况,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商南泉茗茶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商南泉茗茶茶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佳浸提条件为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80℃,液料比为30:1,乙醇浓度为100%;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的多糖提取率可达4.15%。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煎剂法提取野黄菊花和猫眼草的有效成分,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它们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野黄菊花和猫眼草对两种菌均有明显的抑制功效,猫眼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浓度是1.0 g/mL.野黄菊花对大肠杆菌的最佳抑菌浓度是1.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浓度是0.25 g/mL.  相似文献   

17.
三种长白山野生食用菌多糖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三种长白山野生食用菌—牛肝菌、密环菌、香菇的中多糖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a、Fe、Zn、Mg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牛肝菌、密环菌、香菇中多糖含量依次为7.67%、14.45%6、.92%.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μg.g-1):Fe:910.97,69.4,473.0,Ca:176.1,68.8,141.7;Mg:34.3,25.33,0.1;Zn:128.7,83.91,24.9.结论三种长白山野生食用菌均含有丰富的多糖和微量元素,其中密环菌多糖含量最高,牛肚菌微量元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多糖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枸杞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热水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10(mL/g),提取次数3次;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30(mL/g),提取次数2次.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微波法提取多糖提取率提高近40%,微波法提取枸杞多糖优于热水浸提法.  相似文献   

19.
以火棘果为材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火棘果中多糖类物质,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对料液比、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乙醇体积分数、缓冲液pH等条件对多糖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经正交试验对各因素影响下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火棘果中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g:mL)1:15、纤维素酶浓度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20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80%、缓冲液pH为4.0,火棘果多糖的提取率为5.35%。  相似文献   

20.
以商洛中药材南五味子为研究对象,提取南五味子多糖并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研制复合防腐保鲜涂膜剂并用于火龙果贮藏保鲜。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南五味子多糖得率为7.65%。以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量损失率为主要新鲜度指标,考察不同浓度南五味子多糖、壳聚糖、氯化钙及番茄红素对火龙果新鲜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复合涂膜剂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取的南五味子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率最显著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复合涂膜剂的最佳配比为:1.94%南五味子多糖、1.5%壳聚糖、1.37%氯化钙、0.002%番茄红素。该复合涂膜剂对火龙果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可有效延长保藏期。经验证优化结果可靠,以期为商洛南五味子多糖在果蔬保鲜与贮藏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