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习其他功课的基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写字之花盛开在低段年级,更要让这一朵花绽放在高段年级,为孩子们的人生道路铺好扎实的根基,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刚开学一周,学校就开始收保险费。让学生参加保险,对于学校来说是有好处的,这样在以后的突发事件中可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学校领导开会时一再强调,要让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达到100%的入保率。末了领导还软中带硬地说这件事能体现一个老师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令广大语文教师颇为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对初中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来说,读文言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要说学习它了。所以,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就好比是"天书",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望文兴叹,但语文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也不能不学。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搭好学习文言文的平台,让他们找到一把学习文言文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朗读可以使人深切体会到文本之美,让文字在舌尖绽放出艺术之花,这是一种小学语文教学中无法忽视的,可以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捷径。语文教师要做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之美,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本文主要从朗读目的、形式及让学生充分想象等方面分析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本之美。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长期以来语文工作者棘手的课题。笔者多年来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出发进行作文指导 ,效果较好。一、小学作文教学要有系统性 ,计划性。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有系统性和计划性 ,要立足于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系统作文训练。二年级进行连词、连句的训练 ,从三年级起 ,先连句后连段 ,先单句后复句。例如“伟大”一词 ,先是单独地写一句话 ,接着让学生自编一个故事 ,通过一个故事表现人物的伟大性格。从内容上讲 ,先是单一的一个物体 ,或是一件事 ,先事后人 ,作文时 ,始终抓住一件事、一个人的训练。不要贪…  相似文献   

6.
复习,是一件想着很美的事,因为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是一件做起来挺痛苦的事,因为“昨日黄花”“嚼”之无味,常常是“复之复之”,教师费尽心思,学生依然如坐针毡,稍有不慎,还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纵观现今语文复习课堂,很少能让学生“乐”起来。  相似文献   

7.
徐卫清 《生活教育》2011,(7X):82-83
<正>我校南校区是由原来的三所农村小学撤并而成的,成立之时,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比例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50%。开学初,为了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学校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作了一次习作调研。我负责六年级学生习作的调研与分析,六年级学生习作调研的内容是《记暑假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正以前,我总觉得学生上课不举手就发言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不仅有违课堂纪律,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思路、教师的讲课情绪,造成课堂时间不必要的浪费,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但上学期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插话"让我措手不及人教版七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一篇文言文——蒲松龄的《山市》,这是一篇描写海市蜃楼的文学作品,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虽不常见,但学生在小  相似文献   

9.
语文老师都知道,作文是一件头痛的事,从三年级开始就要学着写作文了,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要写好作文可是一件麻烦事,怎样才能从小开始积累作文素材呢?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写日记.这样就能把平时发生的一些事记下来,到写作文的时候就不愁没东西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写日记,乐于写日记呢?现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在写作中快乐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老师都知道,作文是一件头痛的事,从三年级开始就要学着写作文了,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要写好作文可是一件麻烦事,怎样才能从小开始积累作文素材呢?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写日记.这样就能把平时发生的一些事记下来,到写作文的时候就不愁没东西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写日记,乐于写日记呢?现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带刺的朋友》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拟声词、称谓词等,感受小刺猬的可爱和作者的喜欢之情,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最佳路径》告诉我们,尊重他人的感受,是做好一件事的最好方式。其实,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在给学生修筑一条"最佳路径"呢?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与实践,语文学习之路方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一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让班里的每个学生心系班级,以班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拿低段和中段年级来说:一二年级的学生小、自理能力差、还没养成较好的个人习惯,往往心系班级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三四年级的学生,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到了"七岁八岁人见嫌"的年纪,要想把那颗好玩的心安放在课堂上听讲就很不容易了,让他为班级和谐出力的确有些困难.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最佳路径》告诉我们,尊重他人的感受,是做好一件事的最好方式。其实,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在给学生修筑一条“最佳路径”呢?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与实践,语文学习之路方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笔者认为,简单的就是最美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学会取舍之道,追求简约的语文,让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与语文素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得到扎实的提高。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一课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取舍之道,以呈现语文的简约之美。一、剖析学生基础,取舍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明确这一节课要带着学生完成哪些语文教学目标,学生都有哪些语文  相似文献   

16.
郑心合 《教育文汇》2013,(16):27-27
“制怒”是清代禁烟名将林则徐的座右铭。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制怒”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天,我正在年级办公室批改作业,带我班语文的李老师笑着跟我说:“郑老师,你看这个学生的随笔写得多有意思?”  相似文献   

17.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作文速度和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作文,是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一位教师指导的六年级《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有许多作文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环境之美,要是写这样的作文,就一定要让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一番。只有体会到了,才能写出体会。下面是我们六年级活动作文教研课的一个教学片段《校园里的花》。  相似文献   

19.
《墨梅》是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梅画卷,蕴含着语象之美、思辨之美、志趣之美。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审美创造素养的目标要求,采取“联结实虚感语象”“联结真谬行思辨”“联结诗史悟志趣”等策略,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由文字走向意象、走向思辨、走向诗人,深刻理解诗歌的内涵,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处在识字初期的二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感受文字之美,想象意境之多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童心、童趣、童真是学生可贵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用童真的眼睛,怀揣童心,在文字中采撷妙文佳句,积累语言品读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