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歇后语中的语音隐喻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麟  段成 《华章》2009,(19)
在"隐喻狂热"浪潮的推动下,隐喻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在近30年间,各派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深入探索,硕果累累.从语言层面角度而言,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和语篇隐喻受到众多学者关注.而语言起源于语音,语音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却很少被论及.因此,本文尝试以认知语言学中有关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语音隐喻在歇后语中的表现形式,从而探讨歇后语中语音隐喻的功能.以期能引起更多学者对语音隐喻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修辞学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隐喻的功能也只是语言使用的一种技巧,是对常规语言的变异.认知语言学打破了这种局限,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更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语言研究也不能只限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而是应该超越语言本身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本质.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并通过人们对"爱"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来论述隐喻在认知中的作用,同时以"爱"为例对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三种主要隐喻理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从修辞学角度上看,幽默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其在实现方式上与语音隐喻有着多方面的共同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上看,语音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功能之一是要获得幽默。由此可见,语音隐喻与幽默是相互兼容,相互支持的。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自古至今一直受中外学者关注。传统上。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装饰语言的修辞手段。然而在现代社会,隐喻的研究发生了急剧变化,开始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题而备受青睐。隐喻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我们日常使用的话语中隐喻也广泛存在。体育语言作为日常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具备这一隐喻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程明 《教书育人》2013,(18):100-102
隐喻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隐喻的研究渊远流长,一直被看做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直到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才真正开始从认知角度观察和研究隐喻,并将其纳入语言学研究领域,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知世界主要依赖于语言,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化的,它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思维现象。隐喻的这一功能导致大量新词汇的产生,语言变迁,以及一词多义现象。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英  相似文献   

6.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由国外学者Fónagy 于1999 年提出, 李弘教授继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跨域映射的角度进行了全面地论述。本文结合隐喻思维的有关论述, 探讨了语音隐喻的认知机制, 对英汉语言中的语音隐喻进行了初步分类并浅析了英汉语言中语音隐喻体现出来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语法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认知心理过程,也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语法隐喻现象的语言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语法隐喻化形成的概念隐喻及人际隐喻的语言认知过程做了解析。文章认为语法隐喻现象的更高层次即是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它们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的语言认知运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隐喻的认知与文化特征.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认为,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对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9.
仿拟成语中的语音隐喻——一项基于封闭语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Fonagy于1999年提出的,国内学者李弘(2005)在前者论述的基础上,严格基于隐喻的定义“用一个概念域来跨域喻说另一个概念域”,对英汉语中的语音隐喻作了论述。本文采纳李弘的观点,同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并基于封闭语料对汉语仿拟成语中的语音隐喻进行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的语音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是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流派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其中的隐喻理论简要分析了<红楼梦>中人名、地名及物品名的语音隐喻内涵,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丰富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谐音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表达技巧,采用非直接的方式将拟表达的内容通过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来呈现。认知语言学视域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按照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谐音中拟表达的内容属于一个“域”(domain),谐音中使用的字词属于另一个“域”(another domain),是一种跨域喻指现象,属于隐喻范畴,所以谐音实际上就是把一个域映射到另外一个域,即一种语音隐喻。谐音并非汉语的独有现象,世界上许多语言都有谐音现象。不同语言的谐音采取了不同的隐喻路径,从而构建起的文化世界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谐音是具有语言性的,甚至可以说,谐音是具有文化性的。  相似文献   

12.
王菊菊 《文教资料》2012,(32):129-13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更是人们认识和表达抽象概念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中"爱"的隐喻现象进行分类分析,并通过人们对"爱"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来具体论述隐喻在认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颜色词不仅表示物体的颜色,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帮助人类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工具。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将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内,从认知模式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对人类语言的很多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隐喻现象也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因此,可基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对英汉颜色词的隐喻翻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隐喻的认知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在人类思维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菥和探讨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旨在探究隐喻研究由修辞到认知的历史发展走向,隐喻认知本质及其产生的认知心理基础,隐喻的认知功能以及隐喻是如何生成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体现,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突破了如何运用语言能力和实现语言能力的籓篱,使传统的隐喻理论得到了重大的发展。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还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Glen Phillips的诗歌,指出Glen Phillips诗歌中的隐喻其实是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体验,是诗人用灵心慧眼对一些基本概念隐喻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6.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Fonagy于1999年提出的,但他对这一现象的论述主要限于语音(或发音方式)和所表意义之间象似关系。本文所说的语音隐喻基于李弘教授的观点,依靠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隐喻理论,从语音层面探讨汉语歇后语中"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以找到对谐音歇后语新的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Fonagy于1999年提出的,但他对这一现象的论述主要限于语音(或发音方式)和所表意义之间象似关系。本文所说的语音隐喻基于李弘教授的观点,依靠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隐喻理论,从语音层面探讨汉语歇后语中"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以找到对谐音歇后语新的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朱洁  曹丽英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17-119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研究隐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使人们对情感隐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是为了从英汉两种文化的角度来支持隐喻的现代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仅仅看作语言修饰的手段。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隐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对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文章探讨了隐喻的文化与认知的本质,认为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认知方法。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的认知研究比较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就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来讲,多数研究集中在隐喻研究方面。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六十首中关于时间的隐喻,并尝试讨论其时间隐喻的构成和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其可行性。作者尝试用时间的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来分析莎士比亚表达其时间主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