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系词“是”的涵义问题是直言命题的逻辑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在自然语言中东词“是”有着多种涵义,在笔者看来这一观点颇值得商榷。木文以现代逻辑为工具,对直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此认为,系词“是”是有着统一的涵义的,它毫无例外地表达等同于关系。由此出发,本文进而认为,直言命题的逻辑应建立于关系还辑的基础之上,从关系逻辑的观点来研究直言命题及其推理,必定会深化直言命题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导下,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应立足于语言服务。语言对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且具有一定的影响。立足于面向大众的语言服务,以汉语系词"是"、英语系词"be"为例,主要介绍了汉、英系词在名称、来源、语法功能范畴方面的相关特点,研究探讨了二者在以上方面的异同之处,兼及从跨语言角度介绍了埃及语、马来语中的某些相关现象。结合传统语言学观点、语言类型学观点、功能语言学观点,通过对汉语系词"是"与英语系词"be"的名称不同、来源不同、语法功能方面的异同比较探讨二者的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3.
系词"是"与to be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系词"是"与to be不仅仅是语言中的一个简单的动词,还能反映英语使用者或者广义上的西方语言使用者的逻辑思维与哲学思想的一个语言符号。所以,系词"是"与to be不单单在语言学中有语法意义,而且又有一定的哲学与逻辑学意义。本文将从语言学、哲学和逻辑学角度对系词"是"与to be进行阐释,并且讲述系词"是"与to be判断词之间的关系,同时对to be进行多层面翻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年上古汉语系词研究作综合分析,阐明分歧原因,进行新的探求。认为要解开上古汉语系词的研究难题,必须根据系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作具体分析;要正确判定系词的产生年代,必须依据客观语言事实为基准全面衡量。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里,系词“是”产生在什么时代呢?王力认为:“在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他把系词“是”产生的时代定在西汉末或东汉初。杨伯峻认为:“‘是’‘为’诸动词”,“在句中只起联系作用”。  相似文献   

6.
判断句是汉语重要的句式之一,历来受到关注,尤其对系词“是”的研究,更是关注的焦点。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汉语判断句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在系词“是”产生的时间、来源以及对“是是”句的认定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因此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关于古汉语中系词"是"的语法化问题,学界一直争议不断,本文从语法化视角出发,对各个时期的学者对系词"是"语法化的时间和来源问题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近年来,本刊开设了"桂学研究"、"北部湾研究"、"泛北部湾研究"、"岭南一北部湾民族文化研究"、"中国—东盟研究"等专栏,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近年来,本刊开设了"桂学研究"、"北部湾研究"、"泛北部湾研究"、"岭南—北部湾民族文化研究"、"中国—东盟研究"等专栏,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近年来,本刊开设了"桂学研究"、"北部湾研究"、"泛北部湾研究"、"岭南-北部湾民族文化研究"、"中国-东盟研究"等专栏,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于系词“是”出现时代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曾经展开过讨论,各家看法颇不一致。有的认为“是”作为系词始用于西汉初年;有的则认为起于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还有的认为最早见于秦汉之际。现在出版的一些古代汉语专著,绝大多数都认定系词“是”起于两汉。“是”的系词用法究竟始于何时呢?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是’的系词用法出现时代,或者扩大一点说是上古汉语的系词问题……都还没有确定性的结论,有待于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2.
系词to be的研究在许多学科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尽管对于系词在语言发展进程中所处地位一直众说纷纭,但语言学家们却一致认同它是构成语法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整个语言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认知语言学对系词to be进行研究,运用综合分析法,从另一视角重新解读自然语言中的系词to be,探究认知语言学与系词to be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揭示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系词在后的判断句汉语判断句自使用系词“是”字以来,“是”字的位置一般处于主语和表语之间,其格式是: 主语 是 表语我们在敦煌变文里,看到一些判断句,其中系词“是”字却置于表语之后,形成如下格式: 主语 表语 是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中有一类动词,本身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词义不完整,不能独立做谓语,必须加上名词或形容词或V ing结构等,做它们的表语,构成合成谓语,这种动词叫做连系动词(link.Verb),简称系词。在简单句结构里,构成复合谓语,即"系词 表语"。"be"是常见的系词之一,如:  相似文献   

15.
对前人关于系词的研究作了初步总结,对系词的名称、范围、词性、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以及由系词构成的句子类型等进行了概括和整理。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汉英语言结构和哲学思考方式的差异,我国学者在汉译西方哲学中的最高范畴系词"Being"时产生困境,出现了"是"、"有"、"在"、"存在"、"本体"等多种译名,体现了系词的多元性、复杂性与神秘性,很值得深思与探讨。文章基于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的分析,揭示英语系词"Being"的神秘所在与汉译困惑的根源;探寻通过语言分析发现世界之路,展示系词的本质属性;进而走进语言背后的哲学论域,追溯和把握系词的语言本体观。  相似文献   

17.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近年来,本刊开设了"桂学研究"、"北部湾研究"、"泛北部湾研究"、"岭南—北部湾民族文化研究"、"中国—东盟研究"等专栏,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协同创新,本刊自2013年起,将相关栏目统合为"中国南疆研究",聚焦于中国南疆以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近年来,本刊开设了"桂学研究"、"北部湾研究"、"泛北部湾研究"、"岭南—北部湾民族文化研究"、"中国—东盟研究"等专栏,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协同创新,本刊自2013年起,将相关栏目统合为"中  相似文献   

19.
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近年来,本刊开设了"桂学研究"、"北部湾研究"、"泛北部湾研究"、"岭南——北部湾民族文化研究"、"中国——东盟研究"等专栏,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协同创新,本刊自2013年起,将相关栏目统合为"中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句式结构,并且结合系词“是”的产生时代,认为“树鸣星陨,是自然之变也”中的“是”应该是个指示代词,而非系词。同时在众多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更倾向于冯胜利的观点,认为“是”的演变是由于指代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主谓之间“停顿”形式的逐渐消失。最后,越来越多的副词先后出现在弱化了的“是”之后,停顿终于让位给了“是”,“是”由此而变为系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