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教学风格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风格集中体现了教学艺术的独特性、个性化,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又是发展的。教学风格是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自觉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产物。教学风格分类研究有助于对教学风格进行科学鉴赏,也有助于指导学生正确学习。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摹仿阶段、独立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有风格的教学阶段等。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风格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当一个教师的教学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合规律性和个性时,就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教学风格。这有一个言外之意:只有优秀教师才有教学风格可言,而非优秀教师则无什么教学风格可说。事实上,我们只要考究一下“风格”两字的内涵,就可看到这种观点的片面性。风格最早是用以指人的风度和品格。“风”指风采、风姿,指人的体貌;“格”指人格、德性。风格即是对人的品貌的全面评价。根据风格的内涵,我们认为教学风格指的是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体现为独特的教学气氛和格调。它是一个教师素养的整体表现;是一个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是一个教师人格的折射。据此,我们可以说,任何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优秀教师固然有优秀的教学风格,非优秀教师、甚至是不合格的教师也有其自身的教学风格。当然,我们讨论时只对那些值得借鉴的、合乎教学规律的教学风格感兴趣。研究教学风格的种类及形成因素,我们就能更好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师自身特点来形成相应的、良好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风格是教学主体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所呈现的成熟、稳定的特点的综合。语文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经历模仿、独立、创造、完美几个阶段。在教学风格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它始终是遵循着一系列的 证法则并不断地进行着变革与创造。认识和了解教学风格形成的辩证法则可以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质量,它也是创造教学风格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说来,其区别主要表现在:教学科学回答教学本质与规律的问题,具有认识、解释、预测的功能,属于“真”的方面,而教学艺术则回答教学为何这样或那样,主要的 能是操作,即如何教学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属于“美”的方面;教学科学具有一般的、普遍的,带有共性的规律,而教学艺术则是具体的、特殊的,具有因人而异的个性特点;教学科学主要产生于人的理性活动,直接涉及认知因素,表现为一套相对稳定的规则、程序等,而教学艺术主要产生于人的情感活动,直接涉及人  相似文献   

4.
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风格是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不同个体教学特色和水平的一种模式 ,它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气质等一系列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但二者不可等同。教学方法可以学习推广 ,教学风格则包含着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更多地带有个人色彩 ,具有创造性 ,必须自己追求。一、教学风格的特点1 .自觉性。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学习、进取中形成的 ,是教师自觉地将教学艺术运用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如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精雕细刻、精讲精练 ,有的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有的风趣幽默、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5.
赵柯 《考试周刊》2009,(35):233-234
教学风格是教学理论中新的关注热点。布朗芬·布伦纳借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的观点。将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系统分为宏观系统、外展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的方法,探讨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能够较好地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深入认识教学风格。幼儿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因素在宏观系统层面是社会现实.在外展系统的是师生关系,基于中间系统的是园所环境,而微观系统是教师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成熟阶段中所表现出的最高境界是教师教学的风格化。教学风格有其独特的内涵、形成过程、基本途径和内部发展规律,教学风格与教学智慧、教学艺术性、教学机智紧密相关。在课堂教学中磨砺、在课例研究中积累是形成教学风格,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教学风格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歌德说 :“艺术家应当学会唱别人不会唱的音调 ,只有超群出众的东西才对世界有益。”雕塑家罗丹说 :“在艺术中 ,有风格的作品 ,才是美的。”从整个教育教学的历史看 ,惟有有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 ,让人的智慧和灵魂得到升华。何谓教学风格 ?教师怎样才能形成教学风格呢 ?所谓教学风格 ,是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稳定的一贯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风度和教学作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模式。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全面了解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机理及多样性 ,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前提1 教学风格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论教师课堂教学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教学风格?有人把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学风格是这种表演的艺术特色。由于观察重点是教学活动的表演性或表现性,揭示的只是教学风格的“风范“”格局”的特征,弱化了教师个性对教学风格的影响。因此,这种描述忽视了教学风格具有的其他内涵,很难全面地揭示教学风格的含义。有人从教学论角度来研究教学风格,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诸要素的操作特点。把教师行为符合教学规律作为教学风格的前提,揭示出了教学风格的合规律性。但这只涉及到了教学风格的最基本层面,忽视了风格与教学个体的同一关系,很难从本质上揭示…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风格是教师个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独特结合和稳定表现。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是其专业素养、教学思想、个人职业道德修养完善的标志,也意味着其教学能力的日益成熟和教学效果的日渐完善,它是所有优秀教师执著追求的一种境界。因此,研究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很有必要。本文将从形成意义和有效形成方法两个方面对教师教学风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锦章 《科学教育》2006,12(5):50-51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格一词,在古代,是指人的风度和品格。风是风采、风姿,是指人的体貌、外表,格是人格、德行,合起来就是对人的品貌的全面评价。现在,风格一词被广泛应用于一切艺术领域,用以说明艺术作品到高度成功时应具备的重要标志。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同样,在教学中,有风格的课堂教学也才是美的。教学风格的形成,对教师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下面就教学风格的特征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浅谈自…  相似文献   

11.
教学风格论     
教学风格主要源于时代思想上的审美主义倾向,以及学校教育中教学艺术化追求。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师生关系、情理取向等维度上因不同赋值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的总体特征,是教师个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教学风格在教师专业自我观照下形成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显著标志。长于反思、善于创造和止于欢乐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体育教学风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概括了体育教学风格的含义和特征,进一步探讨了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在小学体育素质教学中的作用,望能给体育教师风格的形成、发展和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及教学作风,属于一种教学个性化的稳定表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分析新课程下音乐教学风格的特点出发,并深入探讨教学中通过吸取他人经验、强化创新理念等措施的应用,借助新课程下音乐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以期为音乐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刘莹 《文教资料》2010,(16):121-122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效的教学观点、技巧与作风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标志着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教学风格的形成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5.
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教材、学生、教学政策、地域等。语文教学的客观环境,是影响语文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学风格的主要因素。语文教师的教学审美个性决定教学风格,语文教学的技能技巧、方式方法对教学风格有重要影响,语文教学言语直接形成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安玲颖 《考试周刊》2011,(23):218-219
中学教师教学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而教学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本文就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要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师需要潜心阅读书籍,提升专业素养,深入研读课例,博采众长,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与提升,对自己的教学思考进行提炼与升华,在不断的思辨过程中逐渐明确教学追求,形成教学风格。当教学风格日渐清晰时,可适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展示,借助论文、专著推广,从而让自身的教学风格逐渐稳定和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8.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心磨千课是名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要素。听课能促进经验的积累、传承与提升,评课能帮助规律的发现、提炼与总结,备课、上课则是智慧的投资、生成与创造。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与自我学习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中教学理念是形成教学风格特色的基础,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进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也会促使体育专业课教师不断更新与发展自己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教学风格,就是教师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多年的艰苦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的既具有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它是一切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所孜孜以求的。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在努力地探索和实践,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