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淼 《中国科技纵横》2010,(10):153-153
人文素质,是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是指人的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念、审美、修养等品性,是人文科学的重要元素。人文素质素养对个人成长,对国家民族的兴旺,对学生个人发展都至关重要。强化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举措是:创建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三类科学的划分及其人文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人类文明中的理性。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把研究对象看作“我们身外的东西”。社会科学考察人们“身处其中”的事物和发生在人们之间的现象。人文科学研究人类的文化现象,阐释人“内心的”感情、感受、感想、感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反恩人的信念、价值和理想,探索人类感情空间、思维空间、想象力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这三类科学显示人类的理性在面对自然、社会、人文现象时,其探索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但这并不改变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基础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和文化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人文科学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能揭示科学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林祥飞 《科教文汇》2013,(26):166-166,168
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从学校的每一门学科抓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因此,学好语文对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讲究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开发学生智力;指导精选阅读材料,丰富精神营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4.
邓秋月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66-166,167
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其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能够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进步文化,形成完满美好的人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成为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兼备的具有现代文明的人。同时人文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立足教材,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在40分钟的语文课堂上学得有效。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社会科学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它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乃至一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睿 《科教文汇》2009,(35):217-218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现象,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学科,在教育上具有涵养、提高人文素质的价值。音乐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涵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人文素质上具有独特优势。对音乐课程人文属性的界定,对于认清音乐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明确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建秀 《科教文汇》2009,(30):141-142
人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综上可知,语文在职校可谓是大展拳脚,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又强调了综合职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似乎为中职语文教学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因为其功能性质比普通中学更完善,但实际上却忽视了职业中学的实际教学现状。为此,笔者根据我校实用英语专业的课改需要,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就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教学方法来谈几点拙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正人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之后逐步形成的品质与素养。一般而言,人文素养可通过人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习惯以及理想追求等反映出来。对中职学生而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人才,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到重要位置,在教学各个环节渗透人文精神,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一)树立正确的三观目前,社会文化思潮正处于相互碰撞状态,人们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新课标》把语文课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鲜明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文化性、人文性。的确,这无疑给语文教育者明确了目标,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科技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的冲突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类的理性 理性是人认识把握世界,创造人类生活的主体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理性是人独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认识世界探究自然,是人的一种理性能力;研究社会认识人自己,给社会设定理想价值目的并给人自己立法,也是人的理性能力。在此,相对于二者所研究的对象领域的区别,我们把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人的理性称作“科技理性”,把以理想追求、伦理道德等社会人文为对象的人的理性称作“价值理性”。人类理性的创造物就是文化。相对于上述概念划分,人类实际上拥有了两大类理性创造物,即自然科技理性文化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志军 《内江科技》2011,32(12):192+146-192,146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在新形势下如何让中职生主动学习语文,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悟性,提高能力的角度出发,努力营造良好语文教学氛围,最终达到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人与人交流之间最为重要的传播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语文已经逐渐成为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主要是一门重视对语言文字进行综合利用以及实践的课程。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语文课程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目标,然而听、说、读、写的能力则是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四部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写,几乎占据了语文教学中近一半的分量。同时写作也是语文综合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一种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5.
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明确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扎实的文化功底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没有旧的 ,哪有新的 ;没有知识 ,何谈实践。“有文化”作为“四有”新人素质的基础 ,往往会对理想、道德、纪律等起到促进作用。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由于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深刻的认识 ,容易成为综合素质高的人 ,就更有创新的可能。那么 ,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目前理工科…  相似文献   

16.
语文作为最基本的一门学科,既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也是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文章指出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具体表现,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人文性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介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同时还学会如何做人。于漪老师说:"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不可机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别阐述了现代体育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的释放、传播、体验与发展;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体验和人文精神的升华;是人类和平、和谐等人文理念的体现;是人类自由创新与规则约束的完全结合与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精神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公平公正意识理念的积极体现。旨在加深人们对现代体育精神的理解与认识,进而丰富、完善、提升人文精神,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丽娜 《大众科技》2009,(2):148-150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文科学与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地运用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源,因地制宜地与现代的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完善的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高校人文教育模式是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指人和人类社会整体变迁的过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世界性潮流,是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社会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关于人的现代化,目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有人认为,人的现代化就是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人的特性;也有人认为,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这些解释都是不确切的。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