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教会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要实现"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教育目的,就应该引导人们从生活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从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建构。道德交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交往离不开对话。对话是道德交往的重要环节。正是在道德对话中达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共鸣与共享,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教会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要实现“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教育目的,就应该引导人们从生活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从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建构。道德交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交往离不开对话。对话是道德交往的重要环节。正是在道德对话中达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共鸣与共享,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生命体验的视野中,独白是个人抒怀言志之生命叙事,与对话并不对立,但并不当然地导致道德学习主体的失语;独白式道德教育也不必然是自说自话、不听人言的道德灌输,如果过分地追求对话之形式,势必导致师生之间无意义的滥语.独白与对话互相交融,独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德教育方式,是对话的前设环节;对话由师生的独白交互进行,教育者可以独白,道德学习者亦能独白,这些作为片段的师生各自的独白链接、融合而成道德教育的对话过程.故对话式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化地贬斥独白、消解独白,而要既倡导对话,又尊重独白,并努力建构一种让生命在独白中对话并在对话中独白的话语交往模式.  相似文献   

4.
人与道德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体;道德是末,人是本;道德是手段,人是目的;道德为人,而不是人为道德。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乎公民道德的人,其内容的选择应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满足当代人在现实生活中对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需要,其方式方法应是实践、体验、对话、交流与讨论等。  相似文献   

5.
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挑战。需要调整与革新。坚守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三个命题为: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德育需要打好品德基础;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德潜能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重视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重视双向沟通、对话、论理和代际交往。革新学校道德教育要抓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的机遇;激发教师成为有道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人;创造育人为本的学校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  相似文献   

6.
走向对话的学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对话是理解道德要求的钥匙,对话使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可能。对话在道德教育中的内涵是丰富的.是师生双方精神上的融合,通过“和而不同”的原则和多种形式,实现双方道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升华。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对话的展开形式是多样化的,它主要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本与超文本时话与自我时话等。  相似文献   

7.
现代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在道德教育领域中.交往的主要形态表现为德育对话。其结构也相应地表现为“主体(教师)-文本(德育素材)-主体(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关系。在德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但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与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德育文本(德育课程、教材或相应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我们把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看成是一个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中通过主体的独语进行道德反思和主体间的对话进行交往,实现人对自我的理解、人对人的理解,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道德教育中的独语与对话,在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双重确认中,使理解在两个维度上展开和实现。  相似文献   

9.
论基于关怀式道德教育的道德学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当前道德教育低效性的种种表征揭示出儿童的道德成长同时需要有效的道德教育和有效的道德学习。关怀式的道德教育注重实践、尊重学生的生命与感受、强调师生关系以及教师以身作则的道德意义,是一种能够切实推动道德学习的道德教育。儿童基于此,通过师生关系、生活世界、课堂交往、文本叙事、圈层叙事和自我叙事进行道德学习,则可望完成不断获得道德成长的内在的、根本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的突破口应从道德发生中去寻找,道德发生中蕴藏的交往实践正是道德教育的本源。当代道德教育应有交往实践理论的支撑,走出道德教育困境需要实施交往实践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传统德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出构建主体德育模式势在必行,并指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唤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实现情理交融;开展讨论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判断选择;优化德育环境,发挥隐性课程作用;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分析及工作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学生道德发展呈现出道德认知从感性走向理性,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律,道德评价由单一性的评价体系变为综合性的评价体系,道德目标由养成教育向成人教育过渡等特点。由此出发,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师生的交流沟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发挥德育的整体教育功能,融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教育为一体,以唤醒和培养大学生的理想、情操、良知、信念和完整人格,使道德规范成为他们的内在约束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须反对简单的灌输和独白,而须关注个体的理性自觉,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走向积极的交往对话,在个体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唤起其道德意识和生命尊严;另方面,须充分利用权威人士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德育是师生主体间在生活世界里为达到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行为所展开的交互共在、协同互动的交往过程。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并融入生活世界的德育,它建构了主体间精神活动的过程,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基础;师生主体间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互交主体"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助的融合,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5.
论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在春秋时期官学没落、私学兴起、儒家思想体系尚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中产生的。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与早期儒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文路线、主体思维方式和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内在的联系。孔子与学生展开了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道德对话 ,使师生形成对道德现象相似的理解 ,彼此受到启迪 ,道德观念得到升华。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6.
传统道德教育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体生命性。现代道德教育则又矫枉过正,学生被置于中心地位,教师则保持价值中立,它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不论是传统道德教育还是现代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道德教育,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扬弃,又是对现代道德教育的留守和超越,具体表现为: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对象性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论道德语言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富峰 《教育科学》2006,22(1):31-33
道德语言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道德命令、道德评价、道德交流是道德表达的主要方式,在德育过程中,常用的德育方式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劝勉、道德对话和道德独语。在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上,采用不同的道德语言形式,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在德育对象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以道德劝勉为主,在自律阶段,以道德对话为主,在他律和自律相统一的高级阶段,则要努力培养道德独语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来对中小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个体品德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且具有发展的差异性。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生活背景个体之间和不同学段之间。教师只有选择和创设适合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才能使德育走进学生心田。实现有效德育的方式是激发道德学习愿望,确定德育起点;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选择师生交往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增强教育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李情豪 《中国德育》2006,1(2):17-21,62
德育效能决定着未来人才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未来民族的主体素质。师生关系对德育效能有着直接影响,这是由师生关系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和谐性、互动性、民主和平等性、多层面性和需要的相辅性,符合这一特征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德育实施过程。真爱、平等、沟通、榜样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动力、试金石、立交桥、航标灯。师生爱得越真挚,民主平等程度越高,沟通渠道越畅通,表率性越强。师生关系越和谐,德育效能越大。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变革是整个教育变革进程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部分,它的每个环节都深受社会变革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进程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不良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最大阻力。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宏观文化环境和人际交往起作用。儿童节目中的敏感内容、负面教育新闻等媒体文化,公众对社会信任、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