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鼎新 《视听界》2002,(6):48-49
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媒介不仅具有舆论性质,同时也具有产业性质。随着媒介属性这一理论上的澄清,媒介进入了一种以经营管理为特点的新时期。从经济学角度考察,现代社会存在信息资源的无限性与人的注意力的有限性之矛盾,并被形象地命名为“注意力经济”或“眼球经济”。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没有注意力就没有利润率,这是所谓新经济的特点和基础。为此,各媒体迫切需要有自己的品牌和旺盛的人气,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家电台、电视台纷纷改版,推出自己的新节目,试图赢得更多的受众。其中不少节目尽显媒介自身传播  相似文献   

2.
张智刚 《视听界》2002,(4):71-71
所谓边缘科学是在一些传统学科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丰富扩大之后出现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重合而形成的新的学科门类。边缘科学的出现曾引起过科学研究方法论上的飞跃性进步。边缘化在艺术领域也普遍存在,如喜剧小品(戏剧+相声)、音乐剧(传  相似文献   

3.
4.
5.
中央电视台国际部承揽了中央电视台大部分境外节目的引进、编译、制作、播出。每周近30个小时、20个栏目的首播节目,是60余名工作人员高强度无私奉献的硕果。不论是电视观众,还是我们办节目的电视人,你可以承受偶尔某个节目的枯燥乏味,你却绝对无法忍受这20个节目的消失,哪怕是短时间的消失。  相似文献   

6.
赵挺 《视听纵横》2002,(4):49-50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新闻的真实感则是受众在接受新闻传播时对新闻事件是否具有真实性的一种判断,直接影响其对新闻报道主体的接受程度。真实性是真实感的基础,真实感则反映真实性,只有真实的且让受众有强烈真实感的新闻报道,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并被广大受众所接受,但新闻报道具备了一定的真实性却不一定就有真实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戏曲广播节目编辑、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对戏曲广播节目编辑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戏曲广播节目的传播方法,希望能够对促进我国戏曲广播节目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电视媒介发展的大环境下,不同的节目类型需要不同风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从而促进节目主持人传播的发展。一个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艺术核心,如果一个节目想要长久屹立在电视媒体市场之林,就必须有一个自身素质过硬、有独到主持特点、思想与时俱进的主持人。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相对固定的,但因为不同的节目内容和环境需要,主持人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身为一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并根据节目定位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才可以建立一个有自己风格的节目品牌,才可以使节目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9.
试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在编排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诸如重与轻、长与短、硬与软、现场与解说等关系十分重要。 自1995年浙江省开展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抽查评比活动以来,仙居电视台四次荣获“十佳”称号。为考察日常新闻节目的编排情况,笔者就1999年11月1日《仙居新闻》节目的编排进行分析。这一天属于平常日,因而,分析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下面请看节目清单: 1.仙居下岸水库拦河大坝工程合同签字仪式今天举行1′10″ 2.背景报道:主体工程──拦河大坝40″ 3.[走进国企]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主持人在直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大众传播中人际传播化的重要工具和事件本身的参与者,成为受众的延伸。近年来,在我国电视节目中,科技、探索、发现类直播节目逐渐增多。与其他类节目直播要求不同,科技类新闻事件的直播有其特殊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因此,对节目的主持人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语言表达:既要严密准确,又要轻松活泼在科技类节目现场直播这一特定传播情景中,要求主持人能够运用综合语言能力对事态发展做出严密准确的报道与评论,然而直播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现场信息低谷,此时除采用片断直播外,通过主…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一种年轻而又具观众缘的节目形态。它以主持人、嘉宾、观众等在演播厅里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语言交谈形式,就共同感兴趣的某一问题、某一现象或某一人物发表看法、提出主张,引起情感上积极的沟通和共鸣,从而达到节目的最佳传播效果。因此,真实是它赖以生存的基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节目主持人自然指的是掌握或处理广播电视节目的人,有人说:“节目(栏目)办好了是主持人的成绩,办砸了是你无能。”这种把节目的成败完全归咎于个人的说法,实属偏颇,有失公允。因而,有的主持人感叹:“这碗饭不好吃。” 我认为要解决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关键问题,应该从以下这三方面入手。 A要有不断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主持人节目(栏目)实际上是由一个群体组成的,节目主持人只是其中的一员,只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一座人物化的“桥梁”。这“桥梁”由许多人共同参与架设,每位主持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囊团为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视谈话节目的质量.陕西电视台于2003年12月6、7两日.邀请一部分国内从事电视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媒体代表.以陕西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开坛》栏目为话题.围绕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展开广泛探讨。与会者就。为什么谈.谁在谈,谈什么.怎样谈。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独到和深邃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教育电视台是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必然产物,教育电视节目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与关注。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社会主要传媒和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组成部分的电视,必然将进行一系列的前所未有的改革,集团化模式、产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早新闻关键词--中国早间电视节目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骐  全燕 《新闻记者》2004,(7):47-48
在时间的链条上,早间时段因处于结束和开始、黑暗与光明的启合点而具有了某种神性,常常蕴含着发生奇迹、创造奇迹的种种可能。在媒介时代里,电视新闻制造的早间神话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电视娱乐节目在受众的热情狂欢、种种质疑和专家的理性批评中走入尴尬,有的依然红火,有的处于低迷,有的干脆下课,这些现象让人反思也引起更多的思考。本刊将陆续刊出这方面的章。  相似文献   

20.
冷凇 《声屏世界》2006,(11):61-62
如果把一个节目比作一次篮球比赛,那么主持人就是那个时刻注意要接球和传球的人,特别是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如何准确地接到嘉宾的“球”,又如何把“球”准确无误地传给观众或者把“球”巧妙地反传给嘉宾,都是一门很高的技术。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任务不仅仅是简单发问,更多的是如何与被访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发问中发掘被访者的深层内涵,由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传播,以至与电视机前的受众互动形成人际传播。如何将这门高技术发挥得更好,应该把借鉴国外主持艺术和发扬中国传统主持风格结合起来。个性化与模式化英美电视节目主持人非常注重个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