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4):19-19
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由中国烟叶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青岛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烟草遗传育种北方中心)四家单位共同投资2000万元,于2001年8月组建的集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烟草种子企业。  相似文献   

2.
<正>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由中国烟叶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遗传育种北方中心)四家单位共同投资于2001年8月组建的集烟草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正>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1990年划归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和管理。199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育种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与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合署办公。2004年云南烟草工商  相似文献   

4.
《云南科技管理》2005,18(1):52-53
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1990年从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划归云南省烟草公司领导和管理。199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育种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与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合署办公;1998年划归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领导和管理;2004年云南烟草工商分设后恢复原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现任所长邵岩同志。  相似文献   

5.
<正>一、基本情况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先后由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农科院领导,1990年划归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199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育种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与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合署办公。所(中心)现有正式职工95人,其中:高职23人、中职45人:博士18人,硕士及硕士研究生28人。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以下简称所(中心)]是云南省唯一的烟草农业科研专业机构,主要从事烟草育种、栽培、植保、烘烤技术研究以及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技术实力雄厚,科研条件优越。承担着国家科技部、国家烟草专卖局、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下达及其它烟草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和任务。现有员工93名,其中高职21人,中职45人;博士16名,硕士32名,在职攻渎博士学位6人,在职攻读硕上学位16人。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1990年从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划归石南省烟草公司领导和管理。199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育种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与云南省烟草科学司卜究所合署办公;1998年划归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领导和管理;2004年云南烟草工商分设后队复原名—石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现任所长邵岩同志。全所(中心)现有员工7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人高职l人、中职40人、初职7人)。研究人员中有博士6名、硕士46名。拥有国际先进的科司卜、分析测试仪器200多台套),能够承担与烟草研究相关的各种科研任务;拥有占地6.7…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烟草宾川白肋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中国烟草云南省进出口公司、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白肋烟科研、生产、收购、加工和经营的专营公司。公司现有员工104人,下辖11个烟叶收购站点。白肋烟基本种植区域分布于大理州宾川、鹤庆、云龙及永平4县12个乡镇,2009年种植规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烟草学会从1994年成立以来,会员已逾1200多人,设6个专业委员会和12家分会.围绕陕西烟草发展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吸烟与健康""烤烟布局调整"等项调研活动,调研报告分别获省政府、中国烟草学会一、二等奖.组织了科普宣传、论文研讨、专业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等各种形式的活动80余次,在陕西省委、西安市委领导和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学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1年成功筹办了国际烟草CORESTA"烟气与工艺"学术会议,以严密的安排、文化特色和高标准接待,受到国际烟草CORESTA 领导、国家局、省市领导的表扬.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烟草品种发芽和苗期耐寒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5个烟草品种发芽和苗期的耐寒性进行鉴定。在常温(20~30℃)和低温(11℃)胁迫下测定了种子发芽特性以及幼苗素质等指标,将各个性状在低温与常温下测定值的比值作为耐寒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对低温胁迫,幼苗的地上部比地下部敏感,而地下部变化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苗高、相对幼苗干重之间显著相关,是较好的耐寒性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5个品种分为耐寒型、中等耐寒型和低温敏感型3类。研究结果将为烟草抗寒性机理研究和育种提供选材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专家简介:李小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处副处长,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省级中试基地"云南省农作物原种繁育中心"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种子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云南省种子协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1,(18):1-1
事件 日前,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发通知,拟对现行的卷烟包装标识进行调整。不过,这个看似要与国际接轨的政策并没得到公众的鼎力支持。不少人认为,中国烟草警示语只有一句不痛不痒的“吸烟有害健康”,而国外常用的是“吸烟致命”。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我国部分烟草企业在告知消费者烟草有害健康这一标准上“内外有别”。  相似文献   

13.
"云南烟,四川酒"是消费者群体中很久以来口碑相传的誉美之词,不是很精确,也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优质的同类产品,但大体上说明了这两类消费品的优势产地所在.如云南的气候、温度、湿度很适宜优质烟草的种植,首先便决定了其"云烟"的资源优势.因此,近百年来,"云南烟"一直是众多消费者的所爱,而昆明卷烟厂则是云南省,也是中国烟草生产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4):109
<正>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位于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源头、全国最大优质烟叶基地的云南省曲靖市,占地面积121万m2,绿化面积66.8万m2,是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工厂。现有在岗员工2700多人,工程技术人员600多人,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打叶复烤、制丝和卷接包生产设备和行业一流的自动化物流系统、动力中心等,年产卷烟100万箱以上,是中国烟草行业的现代化大型骨干企业,税利总额排序曾连续6年获"中国烟草行业十强企业",并先后荣获  相似文献   

15.
朱启升,安徽省合肥市人,曾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长,现为长江流域(安徽)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研究员。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十五”杂交水稻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曾先后获优秀归国学者,安徽省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现主要从事杂交籼稻育种、绿色超级稻育种及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烟草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烟草行业培训也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资源、培训队伍等方面逐步转变。行业培训工作是提高员工素质的基础,也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保障。从当前烟草企业培训重视程度、培训形式和内容、培训队伍、培训效果评估和激励机制等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为中国烟草企业教育培训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烟草行业在降焦减害、关注全球环境、加强管理、开展控烟行动、探索烟草有益用途五个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成绩,展示了这一特殊行业在关注公众健康、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端正态度,旨在树立烟草及烟草业的公正形象.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种质资源的开发创新与保护不够、种业企业竞争能力弱、良种基地建设与现代种子加工技术滞后、财政资金支持种业发展投入不足及结构不合理。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云南省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要,采取加快传统育种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及组装集成,以生物种质资源管理及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种业企业为主体、科技创新为动力、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生物种业体系,加快云南省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南科技管理》2009,(6):71-71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专门从事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省级科研机构。同时又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云南省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中试生产中心。现已形成完整的新药研发链,设置有4个研究中心、2个国家三级实验室和中试基地。  相似文献   

20.
构建生物育种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以及育种企业和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生物育种企业的产品选择、定价与品种权许可等市场行为。研究表明,较高的植物品种权保护水平不利于品种多样化,有助于形成大型生物育种企业的市场垄断,并提高种子的市场价格;农业新品种种子价格由技术系数、投入品价格以及平均成本决定的规律揭示了发达国家技术领先的种业公司利用植物品种权保护机制操控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链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