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曹立朝 《档案天地》2014,(11):10-12
正在河北省档案馆珍藏有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档案,这批档案起止时间为1913年—1949年,共计10多万卷。档案按民事、刑事、行政性质分类,内容涉及河北高等法院和伪高法及部分分院所形成的诉讼档案和文书档案,内容较丰富。本期要介绍的珍贵档案是:民国河北高等法院第一分院(天津高一分院)检察处首席检察官"陈嗣哲贪污、渎职案",此档案资料有4卷计150页,主要内容包括"陈案"  相似文献   

2.
马铭 《档案》2008,(6):36-37
民国甘肃高等法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09年2月的甘肃高等审判厅、检察厅。1927年6月,根据国民政府训令,改甘肃高等审判厅为甘肃高级法院,裁撤甘肃高等检察厅,高级法院内设检察处,由酋席检察官监督全省检察工作。1928年3月,正式称甘肃高等法院,地址为民国路128号,直隶中央司法行政部。  相似文献   

3.
裴赞芬  刘韬 《档案天地》2006,(2):19-21,18
河北地处京畿.近代以来由于外来势力激增.涉外案件日渐增多.甲午战争前后大量的教案事件即是明证之一。进入民国以后.涉外案件仍时有发生.由于当时中国法律制度并不健全.故这一时期的许多案件的判罚很令人玩味。收入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公报》中的诉讼案件即有不少是涉外案例。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乃社会形态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民国文献特征的民国旧平装图书,记述了该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侧面,是研究民国史实与社会形态等诸多方面的文献信息载体,是民国时期精神文化、物质创造的真实记录,有着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文章试从民国旧平装图书的历史由来、民国旧平装图书之特点以及民国旧平装图书的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民国时期的出版业,在政治舆论上它提供相应空间,学术文化上它是不可或缺的载体,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因此一直为后人广为称道,甚至被认为有着难以企及的地方。民国时期出版的整体面貌是怎样?武汉大学吴永贵教授的《民国出版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民国出版的整体视域,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民国时期出版业状况的力著。1从时间轴上把握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发展《民国出版史》从"晚清时期出版业的近代化转  相似文献   

6.
张廷银 《图书馆论坛》2007,27(4):161-162,173
民国期间纂修的《田氏家谱》(河北临榆)和《迁锡许氏宗谱》(江苏无锡)中,分别对此期的图书馆发展状况作了介绍,或提出相关的建议,这对于认识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实况和建设新时期的图书馆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国档案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真实记载了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由于当时管理方面的原因,民国时期文件与档案一般未作保存价值鉴定,新中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7月,由江苏省档案局申报的《民国江苏司法档案整理与研究》被列为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础类)第146项选题研究方向。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江苏高等法院(审判厅)档案共120594卷,包括民事、刑事裁判书及各类文书档案,涵盖民国整个历史时期江苏高等审判厅、江苏高等检察厅和江苏高等法院等各历史阶段。内容系统完整、稀有独特、数量庞大、时间及区域典型。作为珍贵的法律史素材,对于深  相似文献   

9.
<正>一、民国公文主要种类民国时期,政局多变,各个政权建立后,都颁布了自己的公文程式,公文名称亦时有补充和变化,正式规定的文种有十几种,其他杂体文多达数十种。现结合云南省档案馆民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调研全国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期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民国时期期刊的数字化现状,以及国内四大有影响力的民国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并结合国家图书馆于2012年启动的"民国文献保护计划",深入研究民国期刊数字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给出解决途径,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民国时期档案又称旧政权档案,系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单位及个人形成的档案。我县档案馆收藏的民国档案,绝大部分是解放后从原国民党旧政府机关中接收过来的,还有少量是来自于民间个人上缴和捐赠。民国档案较系统地反映了民国时期镇赉县各单位的主要活动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民国时期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民国时期在民国乡村图书馆有所作为的四位代表人物晏阳初、李靖宇、陶行知、钱穆的乡村图书馆思想及他们的主要事迹,并罗列了民国时期其他在乡村图书馆事业中做出贡献的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13.
曹辰波 《新闻世界》2014,(7):148-149
对民国期刊进行修复和数字化整理、开发意义重大。本文介绍并比较了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和CADAL的民国期刊库等三个我国常用的民国期刊数据库,并对这些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郑晶 《档案与建设》2015,(11):69-71
全新互动模式的南京博物院民国馆,取材自民国时期首都南京之风貌,直观展示民国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市民生活,对传承与保护南京民国时期的历史文脉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在我国博物馆展陈和规划设计方面的创新也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浅淡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是一批非常重要的文献,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但是,由于民国时期的造纸状况和现代人对民国文献保护的意识不强,造成了民国文献的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对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为民国文献的保护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版本学视角谈民国文献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含有大量文物、学术和艺术精品,其价值不在古籍善本之下。对于拥有大量民国文献版本的图书馆来说,应该从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角度对民国文献的版本特征、版本地位、版本价值及搜集整理工作中的版本意识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引起图书馆界对民国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确立保护民国善本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民国时期珍贵历史文献进行重点保护与收藏,为形成全国性的民国文献保护方案提供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是昆明城市文化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昆明的山水景观和抗日战争塑造了城市文化。民国昆明城市文化的内容包括山水景观、抗战的大后方、民主堡垒。考察民国时期昆明的城市文化,为今天的昆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谭春霞 《出版广角》2016,(17):55-57
从2007年起,我国不少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民国新闻史”。新闻史研究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需要大量史料的支撑,而档案史料就是研究的一手资料。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原因,民国新闻史料分布区域较为分散,集中整理难度较大;新闻史料基本融合在其他史料文献资料中,难以翻阅查找;近些年,档案修复技术的突破,档案数字化的出版趋势,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出版社与档案馆的业务合作,为“民国时期新闻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提供了可能性。民国时期新闻史料的整理出版是研究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事实依据,是“隔代修史”的现实需求,对于研究民国新闻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任荣 《浙江档案》2000,(2):19-20
在我国国家档案集合中,民国档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员.作为民国时期社会活动的客观记录,民国档案是民国历史的重要见证.唯其如此,就使得民国档案在国家档案全宗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民国档案,是民国时期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云南省档案馆保存有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档案共154个全宗,300724卷,它全面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云南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交通、民族等方面的情况。为更好地保护抢救馆藏资源,提高馆藏档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近年来,云南省档案局根据民国档案的特点及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