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英 《四川教育》2005,(5):47-47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有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向父亲报告学到的新东西。儿子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父亲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儿子把苹果切成两半。通常的切法是纵向从苹果顶部切到底部,而他的儿子却横着劈开。他刚要批评,儿子却举着切开的苹果说:“看哪。里面有颗星星!”果然,苹果的切面中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父亲沉默了。他从小到大吃过不少苹果,却因“惯性”和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发现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2.
分解成功     
古印度人有个捕捉猴子的神秘妙法:在群猴常出没的原始森林里,放上一张装有抽屉的桌子,抽屉里放一个苹果或者桃子,然后将抽屉拉开到猴子的手能插进去而苹果或桃子却不能拿出的程度,猎人就可远离桌子静静地安心守候。每一次,猎人都可看见这么一幅可笑的画面.猴子将手伸进抽屉里取桃,桃子却怎么也  相似文献   

3.
要把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我们发现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2个苹果.这一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抽屉原理".抽屉原理的一般含义为:"如果每个抽屉代表一个集合,一个苹果可以代表一个元素,假如把n+1或多于n+1个元素放到n个集合中去,其中必定有一个集合里至少有两个元素."抽屉原理有时也被称为鸽笼原理.  相似文献   

4.
小狼王在野猪群里逃了出来。他心有余悸地暗想:“真玄呀?差点把命搭进去了。”突然,他发现一只狐狸蹲在前面。小狼王眼珠子一转上前说:“走,今天我请客!”二人进了“山猫酒家”,不一会儿,山猫经理端来了红烧兔肉、烤野鸭、清炖羊肉,外加两瓶猕猴桃酒。酒过三巡,小狼王瞪着两只红眼,说:“咱们都很喜欢吃兔子肉,这树林里的兔子可要分一分,省得打架!”“对!”狐狸说:“但不知树林里有多少只兔啊?”“听猴子说这片树林里共有120只兔子,”小狼王对狐狸说:“咱们就照猴子说的数目来分,让你分到兔子数的14,等于我分到兔子数…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  相似文献   

7.
将三个苹果放进两个篮子里,该怎样放呢?你或许说,这不是太简单的事嘛。但无论你怎么放,总有其中的一个篮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这就是有趣的数学现象——抽屉原理。我们可以把以上的现象概括为以下的“数学语言”(抽屉原理):抽屉原理1把多于n+1(n为自然数)个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有2或2个以上的物体。抽屉原理2(更为一般的)把多于m×n(m、n为自然数)个物体任意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放有m+1或m+1个以上的物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碰到或运用到“抽屉原理”。下面我们来…  相似文献   

8.
森林里住着一只快乐的猴子,他饿了就上树摘新鲜的水果吃,累了就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休息。一天,他经过一户人家,看到这家的桌子上摆着一只碗,碗里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看上去太诱人了,于是猴子一手抓起一个苹果,跑回了森林。  相似文献   

9.
“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迪里赫莱(Dirichlet)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迪里赫莱原理”,也有称“鸽巢原理”的.这个原理可以简单地说成“把10个苹果,任意分放在9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这个道理是非常明显的,但应用它却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抽屉原理是各级各类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本讲就来学习它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是老师不好     
今天的晚点内容可真丰富!看,有小朋友爱吃的点心“月牙酥”,有山楂片,还有苹果。孩子们盥洗后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吃着。 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梦迪把小点心揉得粉碎放在盘里用手抓着吃。我问:“梦迪,为什么把晚点抓碎呢?”她说:  相似文献   

11.
游旗山     
今天,爸爸带我去爬旗山,我很高兴。进了旗山公园,我一下子就被里面的猕猴吸引住了。爸爸拿出一个巧克力派给我,让我喂猴子。谁知我刚接到手,一只猴子就抢了过去。它张开嘴巴,露出锐利的牙齿,一下子就把包装袋撕开了,有滋有味地吃起来。爸爸见了,也想喂猴子,又拿出一个巧克力派,还没递过去给猴子,一只被众猴称为猴王的猴子连蹦带跳地跑来,像“美猴王”似的,一把抢过巧克力派,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正当我们准备离去的时候,又有几只猴子跑来,伸出手来向我们要东西吃。我可不想再给了,爸爸也是。猴子见我们不给,全都过来将我们围住。就在这时,一个…  相似文献   

12.
活宝李睿     
我在上剑桥英语班时,认识了一位叫李睿的同学,他可是油嘴盖天下,厚脸赛城墙呀!此君一身精干,大鼻子,小嘴巴,牙齿有些发黄,穿衣总那么厚实,好像要把自己变成胖子。因为他精明,所以大家叫他“猴子”。别看这嘴表面小巧玲珑,其实“大”着呢!一次他问我:“1加1等于几?”我爽快地回答:“当然是2啦!”“错,1只老虎加1只兔子,老虎吃了兔子,还剩1,所以答案是1;1条蛇加1只鹰,鹰把蛇抓上天,蛇把鹰毒死了,蛇又从天上掉下来,死了,所以等于0;还有……”听了他的话,我真是哑巴有口说不出,羡慕他有这么丰富的知识!当我迷迷瞪瞪…  相似文献   

13.
咔嚓一口,我从苹果里吃出来了一个……你猜,我咔嚓一口,从苹果里吃出来了一个什么东西?“一只癞蛤蟆!”呸呸!恶心死了。要吃你吃,我可不要吃癞蛤蟆!再说了,苹果里怎么会冒出来一只癞蛤蟆?“一条大鳄鱼!”你说什么?我从苹果里吃出来一条大鳄鱼?那我还不被大鳄鱼给咔嚓一口吃掉了甲喂喂喂,小读者,请你不要陷害我好不好?我又没有欺负过你。  相似文献   

14.
面包猴     
爸爸妈妈上班了,把乐乐狗一个人留在家。没人跟他玩,乐乐狗觉得很没劲。 乐乐狗打开食品橱,发现还有一块面包,就拿出来吃。咦,这块面包看起来怎么像一只猴子似的?乐乐狗觉得挺好玩的,就拿在手里掂来掂去,真有点舍不得吃它,还用嘴亲了亲面包。没想到,这么一亲,面包活了!真的变成一只猴子,“扑腾”一下,从乐乐狗的手上跳到了地上。 “你是谁?”乐乐狗吓了一跳。 “我就是你手里的面包啊!你刚才亲了我,所以我就变成一只猴子了。”面包猴在地上跳来跳去,“就叫我面包猴吧!我们一块玩,好吗?” 乐乐狗乐坏了!他正…  相似文献   

15.
喂养     
杨子明 《课外阅读》2009,(15):62-62
喂猴。猴子吃东西,不会像人那样吃完,趸不可能去珍惜。比如猴子抓苹果吃,抓到爽甜的,吃上几口,就忙着抓下一个。抓到不爽甜的,吃一口后,就丢了,回头再抓。等到没吃的了,才又捡回刚才丢掉的来吃。  相似文献   

16.
“给我站住!”一只野鸡头皮上滚过一声炸雷,震得它头皮发麻。它战战兢兢地回头一看,是一只非洲狮。它站住了。“睡到地上去!”野鸡乖乖地睡到了地上。非洲狮生猛地冲了上来,一把按住野鸡,活生生地把一只鸡腿从野鸡身上“解放”下来。一声惨叫,一地鸡毛。“滚吧!”野鸡艰难地助跑起飞,一瘸一拐地冲上了天空……“给我下来!”猴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眼前的这只狮子生是把它给吓傻了。它服服帖帖地三下两下下了树。“去,给我摘两个波巴布树的果子来!”波巴布树又叫猴面包树,也就是猴子吃的面包。猴子跑得飞快,弄回了果子。“没你的事了。”猴…  相似文献   

17.
“电脑算命”看起来挺玄乎,只要你报出自己出生的年、月、日和性别,一按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据说这就是你的“命”。其实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电脑游戏而已。我们用数学上的抽屉原理很容易说明它的荒谬。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或狄利克雷原理,它是数学中证明存在性的一种特殊方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把3个苹果按任意的方式放入两个抽屉中,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这是因为如果每一个抽屉里最多能放一个苹果,那么两个抽屉里最多只能放两个苹果。运用同样的推理可以得到:原理1 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有一篇著名的短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我认为他切错了。我们普遍认为,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递到我面前“:爸爸,看呐,里面有颗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有一篇十分著名的短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的面前,“爸爸,看呐,里面有颗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出…  相似文献   

20.
对于“猴子分苹果”问题 ,如果猴子只数较多 ,按照常规方法去解 ,比较繁琐 ,也很难做出正确答案 ,本文介绍一种方法 ,可解任意只猴子分苹果问题 .问题 1 海滩上有一堆苹果 ,按下述方法分给 3只猴子 :先分成 3堆一样多的苹果还剩一个 ,把这一个扔到海里 ,第一只猴子拿走其中一堆离去 ;再把余下的苹果也均分成 3堆仍多一个扔进海里 ,第二只猴子拿走其中一堆离去 ;最后把余下的苹果也均分成 3堆仍多一个扔进海里 ,第三只猴子拿走其中一堆离去 .问原来至少有多少个苹果 ?最后至少还剩多少 ?分析 按照常规思路 ,假设原来有n个苹果 ,根据题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