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万波  赵伟 《今日科苑》2007,(12):107-108
通过AT89C51单片机芯片可实现对森林多点气象因子自动监测,并控制高频头实现远程数据的无线传输。本系统的特点是收发模块采用超外差二次变频调频制式、36MHz短波频率传送数据信息,数据格式为BCD码,可随时外接各种传感器探头,具有抗杂波干扰强、保密性好、遥控距离远、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林区森林气象因子自动监测和远程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2.
道路行车安全与交通运输受不良气候影响严重,为解决恶劣天气条件与复杂路面状况对交通与气象管理部门间信息共享效率低,道路事故率高等问题,本文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并构建寒区交通气象监测系统,实现气象数据实时收集与路面状况及时判断。该监测系统硬件部分包括能见度传感器、路面状况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主机等;软件部分由数据采集与传输程序、客户端显示界面等构成,同时具备无线传输与有线传输相兼容模式,可达到数据端到端传输目的。监测系统经现场测试表明:系统整体运行正常,监测值相比测量值偏小且相关性R2均大于0.85。道路状况传感器受光照强度、路面类型与冰雪厚度影响显著,相对误差随路面构造深度增大而增大,随冰雪厚度增加而减小。根据相应问题进行适应性改造后的系统,针对路面冰雪厚度监测精度均达80%以上,满足交通气象预警需求。  相似文献   

3.
朱娟 《大众科技》2013,(10):16-17,51
针对偏远地区水情数据远程监测的实际需求,文章进行了基于zigbee协议和CDMA通信技术的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设计开发。以支持zigbee协议的芯片CC2530来构建传感器节点和中心节点,以CDMA无线通信模块构建能与internet进行数据传输的网关。传感器节点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组成无线传感网络后,采集数据传给中心节点,再通过ARM处理器驱动CDMA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该监测系统低功耗、易组网、易安装,适合大区域的远程无线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无线检测终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对无线采集终端供电,使用MSP430F149单片机和传感器模块进行通信控制,利用N R F905无线收发模块和SIM900模块实现无线网络的构建和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送。现场的数据可以快速传输到用户的手机上,数据采集更加低碳、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而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是要在家庭内部以家庭总线的方式构建一个相当于住宅神经的家庭控制网络。本文把无线传感器网络引入到智能家居中,完成智能家居系统中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的硬件设计,探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基于ZigBee技术的面向农作物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硬件子系统包括四大部分: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和电源模块;软件子系统涉及开发平台Tiny0S系统、CC2420驱动设计、串口和内网通信程序设计和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系统模块化、开放式的结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7.
本系统由控制部分和采集部分组成,实现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数据的采集、传输和监控。控制部分以ATmega16单片机为核,单片机接收并处理数据,通过液晶128*64显示当地环境的温度和温度。数据采集部分由ATmega16单片机控制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nRF905无线模块进行传输,传感器采用SHT1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短距离无线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志强 《大众科技》2009,(12):63-64,56
阐述了采用AT89C52单片机实现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的原理和结构组成。该系统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PTR2000作为无线传输模块,实现单片机跟PC机之间的无线传输。单片机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送到PC机;PC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单片机发送指令。此方案与蓝牙技术相比成本低、功耗低而且协议简单。  相似文献   

9.
采用ARM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智能传感器模块组采集气象数据,通过GPRS实现与气象中心站通信,最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PRS的自动气象监控站.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传统防盗报警器无法及时将报警信息实现远程无线传送的问题,文章利用单片机和GSM模块设计了一种远程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系统使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作为探测模块,单片机和GSM模块作为系统的控制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以实现远程报警的功能。该报警系统电路结构紧凑,易于隐蔽,用户操作简单、易懂、灵活,在智能家庭防盗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实施24小时气象观测的中心台站。通过对1998年—2004年夜间12:00—00:00时(UTC)的气象资料进行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夜间的天气特点,对夜间飞行提供气象保障依据。  相似文献   

12.
DZN1野外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GPRS数据传输模块安装在仪器箱内,是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数据传输的主要部件,无线模块通信不稳或GPRS无线模块本身的故障,无法上传数据,数据入库率较低,对工作质量影响很大,这时需要更换GPRS无线模块,更换前要对无线模块进行必要的设置,排除通讯故障,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杜衍君 《大众科技》2014,(6):120-121
雨量计数器是区域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区域站)雨量传感器校准中重要的配套设备。本文从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出发,针对之前校准中存在的缺点,研制出较为方便实用的雨量计数装置,降低了基层台站检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区域站雨量传感器雨量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王娟敏  孙娴  姜创业  何永健  施国萍 《资源科学》2010,32(11):2246-2252
以陕西省气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地理数据等为数据源,采用Delphi开发语言,以基于COM组件技术的ArcEngine作为底层开发平台,使用基于构件的方法研制了陕西省太阳能资源评估业务系统。该系统包括辐射数据管理、辐射资源计算、太阳能资源评估和产品制作等四部分模块,其中辐射资源计算主要包含水平面和山地太阳总辐射分布式计算两种模型,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该系统可提供陕西省不同时间尺度上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等的水平面和山地辐射模拟值,并可完成对全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程度、资源储量等指标的评估,实现了太阳能业务工作的系统化,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太阳能资源计算和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电法发送机是电法勘探的重要设备。在电法勘探中,电法发送机的发送方法及其效率对电法勘探效果影响较大。本文将伪随机的思想特性运用于电法发送机的制作中,其发送装置由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模块和信号控制模块IPM(智能功率模块)组成,其中FPGA模块将用于伪随机信号的产生,产生的信号用于控制IPM模块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常用的功能需求出发,提出OA总体设计方案,规划设计了OA的整体框架及其主要功能模块。选择Eclipse作为主要开发工具,运用该可视化编程工具实现OA系统的界面交互,对 Tomcat服务器和数据库进行优化设置,确保企业OA的信息发布、工作流应用、知识共享和公文管理等功能完整呈现。  相似文献   

17.
刘彦鹏  吴明光  刘锴 《科技通报》2006,22(2):254-257,270
EIB(European Installation Bus)产品在发达国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基于EIB总线协议的应用模块开发是该领域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总结了基于EIB协议产品开发过程的基础上,通过一个EIB的典型产品一开关按钮,重点阐述了基于EIB标准开发楼宇自动化产品的具体方法和工作流程。模块能够与ABB、Siemens公司的产品无缝连结、互联互操。并通过了EIB中国培训中心的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18.
从汇文编目模块的参数设置、熟练使用自动生成功能、套录外部数据和网络信息源四个方面介绍使用汇文编目模块的技巧,并结合作者的编目实践,指出了汇文编目子系统存在的不足,总结了使用该模块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丹  梁康  聂茸  顾人颖 《资源科学》2016,38(6):1140-1148
蒸散发作为水文循环和能量平衡联系的纽带,对全球和区域水文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Budyko假设,采用全国71个典型流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水热模型对蒸散发估算精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阐释了不同气候和植被类型下蒸散发对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特征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水热模型加入反映下垫面特征的参数后,蒸散发的估算精度能得到显著的提高;②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流域蒸散发对降水最为敏感,其次是下垫面参数和潜在蒸散发;湿润流域蒸散发对下垫面参数最为敏感,其次是潜在蒸散发和降水;③对于不同植被类型的流域而言,森林流域和混合流域蒸散发对降水和下垫面参数变化最为敏感,草地流域蒸散发对降水的变化最为敏感。研究结果对于蒸散发的区域性研究、稀缺资料地区水文预报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冯晓龙  陈宗兴  霍学喜 《资源科学》2015,37(12):2491-2500
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已经成为稳定苹果种植户收入,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陕西、山东、甘肃和河南4个苹果主产省的45个村庄与931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对苹果种植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6.67%的样本农户苹果生产受到气象灾害影响,其中85.92%的农户采用了适应性行为,但对包括覆膜、防冻剂等新型适应性措施的采用比例较低;村庄和农户层次的因素共同影响苹果种植户适应气象灾害的行为;村庄层次的苹果种植面积占比、基础设施供给情况,农户层次的户主风险类型、家庭规模、生产特征等因素正向影响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而县年平均温度负向影响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农户采取事前预防性行为和补救性行为的村庄与农户层次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