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权利与宪法权利之间的关系,行政法学界的研究多集中于两者的区别.两者除了区别以外还有着以下的联系: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法权利与宪法权利都属于公权利,行政法权利来源于宪法权利,并随着宪法权利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同时行政法权利的发展也可以补充丰富宪法权利,有利于落实宪法精神,推动宪法权利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权利公平原则是规范和控制行政权力、保障相对人的重要的行政法原则。我国现行法卒规范中虽有体现权利公平的若干制度,但更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缺乏权利公平原则为此,有必要根据基于宪法精神的权利公平原则,审查违宪违法的立法,制定、修改法律规范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申诉、行政信访等制度中构建符合权利公平原则精神的,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职务行为的技术规范,促使权利公平原则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3.
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是行政法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服务性、交互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具有促成行政程序主体双方地位的平等化、驱使行政权力运作的理性化及保障行政相对人实体权利实现等内在价值。要保障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实现,需要通过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履行程序义务的法律责任、完善听证制度以及赋予行政相对人以程序抵制权等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法律地位是教育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我国教育法治进程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是学生法律地位的体现。基于现行教育法律关于学生权利义务的规定,可将学生的法律地位归纳概括为民法上的特殊民事主体和行政法上的特殊行政相对人。但当前学生受教育权的可诉性、程序性、公正性不足,有必要将受教育权的救济纳入行政司法审查的范围,对学生权利进行全面救济,并兼顾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法治政府是中国政府自身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在法治政府中,通过义务和程序的科学设定来防止行政权力的扩张、膨胀及其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侵犯,同时又通过行政相对人与政府的合作顺利完成行政目标;通过转变政府执法方式,完善行政相对人各种程序性权利,加强《行政程序法》等各种程序法制建设,以加强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行政过程的正当化、民主化与理性化是现代行政法治的重要表征,这就要求在行政活动中重视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的法律价值。高扬行政相对人的主体性地位,使其由被管理的客体向参与主体的角色转变。这对于实现行政相对人的实体权利、控制行政权的恣意行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略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不仅有保护相对人实体性权利实现的外在工具主义价值,同时有尊重相对人人格尊严、保障相对人平等地位、维护程序正义等独立价值。其独立价值的实现凸现了程序性权利参政和控权两大功能。基于上述认识,保护相对人程序性权利为行政法治所必须,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权利保护的系统化和权利实现的机制建设上。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法治的不断发展,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在总体上、结构上、动态中处于平衡、平等,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得到尊重,是现代行政法律关系的发展趋势。论文在分析权力与权利平衡的内在特性的基础上,从平等原则、中立规则和诚实信用法则等方面探讨了权力与权利平衡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
万高隆 《培训与研究》2008,25(12):52-54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法治的不断发展,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在总体上、结构上、动态中处于平衡、平等,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得到尊重,是现代行政法律关系的发展趋势。论文在分析权力与权利平衡的内在特性的基础上,从平等原则、中立规则和诚实信用法则等方面探讨了权力与权利平衡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0.
行政奖励作为一种与行政命令等硬性行政手段相对的软性行政手段,被广泛的用于政府治理,在带来较好行政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其中行政相对人行政奖励权利得不到有效法律保护是一大问题,本文试从行政奖励的权源——设定权,谈如何使行政相对人行政奖励的权利得到有效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现代各国立法、租赁权都呈现物权化倾向,只是表现不一。租赁权物权化的实质是占有的效力所致和法律拟制的结果,并非租赁权本身的效力。我国立法肯定了租赁权物权化,但只是最低限度地体现了这一趋向,不动产租赁权却在弱化。  相似文献   

12.
Rights     
The hypothesis that turtoring experiences would make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 more meaningful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out a loss in traditional achievement was investigated. The thirty-four Ss in the project group volunteered to spend about two hours tutoring and two hours in class each week. The progress of this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e progress of students in the traditional sections who were exposed to the same tests, text, and instructor.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tutoring group achieved as high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the tutoring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ir attitude toward children and teaching; the tutoring group felt that both they and the children being tutored profited from their experiences; and that the cooperating teachers felt the project should be continued as their students profited from the tutoring.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成员权,是成员权人基于建筑物的物理构造、使用功能和权利归属的不可分性形成的共同关系而彼此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只有加强对成员权的法律保护,才能进一步维护区分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体现广大业主的意愿。文章在分析成员权的概念、内容,行使原则与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员权在行使过程中所遇到的侵权问题及应采取何种方式救济,以期实现对区分所有权人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引发了人们对环境权的呼唤与诉求.至今,环境权被许多学者当作是环境法的基石,并在各国宪法当中被确立.诸多的环境法学者期望通过对权力的诉求来解决环境问题,然而环境权在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却是不尽人意的,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权本身的定义是不确定的,其实际含义和所诉求的内容均指的是作为基本人权的平等权,而此平等权根本无法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须以义务为本位.  相似文献   

15.
公民权是人权在宪法中的体现。行政权源于公民权,保障公民权是行政权设置的终极目的。现阶段我国行政法必须明确保障公民权,以实现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随着融资融券、表决权信托、种类股等业务的兴起,同一个股东所持股权中的共益权和自益权开始分别属于不同主体,即共益权和自益权的主体发生了偏离.我国公司法允许的共益权与自益权主体偏离形式有表决权的章程另行规定、红利分配的另行约定、特别股、基准日后的股份受让;以合同方式引起的共益权与自益权的主体偏离形式有融券、表决权信托、表决权拘束协议等业务.以合同方式进行的共益权与自益权主体偏离一般是有效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也有其弊端,应综合公司法、市场规制法、行业规范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环境权包括实体性环境权和程序性环境权。其中,以公众参与权为核心的程序性环境权作为实体性环境权的重要保障,已经得到区域性法律文件、宪法和司法机构的确认,这不仅同宪法的民主精神相契合,同时亦对立法和行政机构产生拘束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方法律文化的产物,constitutional civil rights有其独特的自然法背景。本文通过对西方法律思想史、宪法史和美国最高法院司法实务见解的梳理与综合分析,认为将constitutional civil rights译为“公民权利”属于误读,它混淆了依据人的属性和依据公民资格而获得的权利之间的道德区别。应将其译为“私人权利”,明确这一权利体系的前国家与超国家特征,使其区别于实证法律传统之下个人依赖作为政治社会成员资格所享有的公民权利,并区分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之间的差异。在法官的解释下,constitutional civil rights还呈现出开放特性,是一个能够感应时代变化的、发展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9.
民族自决权、人权与主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自决权涉及到西方民族理论的核心--"一国一族"论,这一理论基于西欧近代的民族进程和国家进程的同步发展,长期以来,这种理论被奉为民族理论的"公理",但并无普遍意义,它与人权、主权的关系如何,这是文章要探讨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