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一切有机体的本能,同时,任何“资源”也都是相对稀缺的,所以,在同类有机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竞争中到底靠什么赢得胜利昵?  相似文献   

2.
媒介竞争是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考察近代以来一百多年间的媒介制度演化可以看出,媒介制度创新与媒介的竞争相始终。媒介之间的"竞争"既是一种市场竞争,也是一种制度效率的竞争。百年间推动中国媒介制度演化的竞争表现多样,既有微观层面上的制度竞争,也有宏观层面上的制度竞争。媒介之间的市场竞争是媒介采编与经营制度创新的主要驱动力,而不同国家或地域之间的管理制度之间的竞争则直接影响媒介宏观管理体制的变迁与演化。  相似文献   

3.
英国"电话窃听门"事件的发生,仿佛一瞬间给全世界的媒体敲响了警钟。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越来越离不开媒介,而越来越多的媒介间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使得媒介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可以是黑暗中的探照灯;用得不好,它甚至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形象。因此,媒介应该用良性、有序的竞争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以及品牌保鲜,将媒体自律作为行业文化健康发展的原动力。笔者从"英国电话窃听门"事件发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媒介竞争环境下采访手段的不良发展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4.
周九常  付永华 《情报学报》2007,26(5):717-722
学习是网络组织的一个基本职能,在网络组织运行中,学习过程与竞争情报过程融为一体.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从学习的互动性(范围)和经典学习模式两个角度来考察网络组织竞争情报,从学习的互动性角度提出了网络组织单向学习中的竞争情报模式、网络组织双向学习中的竞争情报模式和网络组织多向学习中竞争情报模式,从经典学习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网络组织学习"发现"阶段的竞争情报模式、网络组织学习"发明"阶段的竞争情报模式、网络组织学习"执行"阶段的竞争情报模式以及网络组织学习"推广"阶段的竞争情报模式.最后提出了网络组织学习与竞争情报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5.
连线报道是广播以"快"和"活"的特点适应媒介竞争形势的新的新闻报道形式。记者是做好连线报道的关键因素。相对于传统的广播报道,记者在连线中一般以"我"的身份亮相,他是"在场者",也是"观察者"、"体验者";他是"采访者",也是"被访者"、"讲述者"。记者需要适应这种角色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众媒介赢得市场的竞争策略有多种表现。这些手段包括用广告塑造媒介及产品形象、增加媒介产品的品种、提高服务品质、降低媒介产品价格以及营造市场垄断地位等等。上述手段的共同特点是媒介运作愈来愈呈现出商业化特点,大众媒介的阅听人被看作消费者,而媒介把目光主要瞄准在如何更好地运用资本来控制大众媒介的消费者。在我国大众媒介的产业化进程中,价格作为争取更大市场空间的竞争策略尤其引人注目。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使得媒介市场烽烟四起。然而价格战给媒介竞争究竟带来了什么?是促进了媒介市场的良性发展,抑或是相反? …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7,(4)
论文对2000-2015年《人民日报》60余万篇报道进行大数据分析,试图了解中央媒体的全国省域报道资源分布情况和相关因素。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资源的地域分布存在较大差距,北京、上海呈现"双中心"特点获取了大量全国性报道资源。其他省份总体上呈现东、中、西部地区递减趋势。通过相关分析和案例研究发现,宣传资源省域分配还受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新闻规律等的影响。研究建议,中央媒体应有意识的加强全国各地域相对平衡报道,防止地域媒介偏见和"消失了的地域",各地域在中央媒介资源竞争上要注重"提质增效"和"内嵌式"传播,增强媒介资源竞争的"巧实力"。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在交易成本、人力资源市场、规模扩张、品牌竞争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一本文从媒介产业集群现象的出现入手,着重对媒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探讨,并提出培育媒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8,(6):73-82
当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媒介技术的高歌猛进,与媒介哲学研究的迟滞形成鲜明对比。人对媒介技术的使用与反馈成为学术书写的主流叙事,而对人的生命本质与存在方式的追问却被搁置。通常被作为结构功能主义预设的"有机体",在数字时代需要被重新审视,全新媒介环境具有颠覆有机体存在的潜能,进而对关涉有机体的生命政治彰显出巨大的型塑力量,"社会有机体"或彻底沦为理想型概念。本文强调,媒介环境即生命政治。通过对有机体不同向度的诠释,本文发现二者在前提预设、理论阐发、实践勾连、观念指向、现实关怀等诸多方面的共通,为媒介哲学层面的主体追问提供了对话平台,对重新理解媒介、存在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打开了新视野。本文进一步指出,缺乏主体观照的媒介环境学是肤浅的,而忽视媒介环境的生命政治是抽象空洞的。  相似文献   

10.
在2007年4月16日对"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前期报道中,部分媒体为追求新闻的轰动性而忽视了报道的真实和准确,在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仔细考察传播事件的详细过程,追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在媒介竞争激烈和新媒体异军突起的现阶段如何树立良好的媒介公信力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一问世,就形成了强大的立体传播优势,并向传统媒体发起猛烈的冲击。据今年4月22日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已有上网用户5660万户,成为亚洲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它的这种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也是传统媒体难以想象的。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它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巨大冲击目前我们还无法估量。特别是宽带网的建设,将极大的增加网络容量。今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发挥各自的长处,克服各自劣势,在竞争中求得共同发展,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走联合的道路。事实上,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合,一些先行者已经进行  相似文献   

12.
同题新闻这一话题,是在近年来新闻媒介飞速发展,媒介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媒介内容生产方式不断创新等新的媒介环境下提出来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同题新闻是一种同质信息过剩而异质信息欠缺环境下的新闻竞争,也就是说,同类信息出现了超量,而异质信息出现了低量。  相似文献   

13.
媒介全球化对我国传媒的冲击,绝不限于WTO协议中的承诺,也不限于我国的传媒开放政策。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不仅互联网作为一种全球媒介本身这一点会不断改变,而且它还会成为媒介全球化的助推器。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全球媒介竞争中,政策壁垒显得十分脆弱。在传媒开放政策方面打防守战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投入全球媒介竞争的洪流,打  相似文献   

14.
郑维东 《视听界》2011,(2):19-21
相比于上星频道集群,城市电视是地面频道的一极,也是区域媒体的一极。在上星频道与地面频道之间,在全国媒体与区域媒体之间,我们往往放大了前者的势力和影响,忽略了后者对于市场演进的动力含义。市场竞争瞬息万变,媒介环境在竞争与变化中演绎。城市电视既是媒介环境中参与建构的一部分,也是受制于媒介环境影响而不得不调适出自我发展道路的一极力量。城市电视置身的这一相互作用和持续变化的过程,被业界一言以蔽之称作"城市电视台转型"。本文以新环境下的电视传媒发展及其对内容竞争、广告竞争和产业增长的影响为分析重点,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的媒介权益——媒介竞争中的外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某一行动主体的行为对与此无关的第三者产生的影响。媒介竞争中的外部性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为获取更大经济利益,而竞相争夺具有较强购买力的高端受众,在媒介的定位上,就是大量媒介进行高端的市场定位,少有媒体定位于社会弱势群体。高端定位对社会弱势群体具有负的外部性。盲目的高端定位不仅起不到赢取高额利润的目的,还会损害弱势群体的媒介权益。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改变目前媒介以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 一方面要建立公营的媒介机构。  相似文献   

16.
媒介竞争的三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家武 《当代传播》2003,(3):71-72,70
1994年,党的十四大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战略。同其他产业一样,我国媒体产业也打破了沉闷的局面,掀起了竞争的浪潮,各种媒体粉墨登场、频施妙计、屡出怪招争夺受众和广告市场。时至今日,这场涉及所有媒介产业的竞争已愈演愈烈,综观各种媒体的竞争战略,笔者将它们总结为三种境界,即同质竞争、差异竞争和品牌竞争,并试图从经济学、心理学和新闻信息论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王以群  李军舰 《情报学报》2008,27(2):302-307
从竞争情报(CI)与柔性组织的关系出发,以企业发展竞争情报为基点,把竞争情报的激发因素分为信息技术、竞争情报组织、竞争情报系统(CIS)、企业战略联盟、学习型组织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竞争情报推动企业柔性组织变革的激发模型,并且对这些因素在推动企业柔性组织结构变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如今,传媒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为此,有人提出了寻找传媒的“无竞争空间”的观点,认为媒介应该寻找和开发未被竞争对手发现的“处女地”,这样既可避开与对手正面交锋,又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如果说正面交锋是争夺受众,那么寻找‘无竞争空间’则是分享受众。”这一观点的提出恰恰符合当今传媒市场分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曹鹏 《新闻记者》2000,(12):21-23
在市场化浪潮的压力与主管部门的优化报业结构 的政策调控下,国内的报业目前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卷入竞争的漩涡中。面对市场,寻找前进的方向。发展的出路、生存的策略,就成为老总们的当务之急。经济增长点、兼并、重组、改版、招聘──这些词汇更成为报业经营管理的工作用语,高频度地挂在业内人士的口头。 媒介骨干成为猎头对象 经济领域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文化领域的竞争更是如此。媒介的成败利钝,其实都取决于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实力。 近来随着新媒介的创办与老媒介的扩张或重组,资深而有实力的报人,开始成为猎头的…  相似文献   

20.
曹鹏 《新闻记者》2001,(4):23-24
北京都市类报纸竞争拉开序幕晚报都市报在各地崛起 ,成为近年来国内媒介市场的潮流。如今 ,都市类综合性新闻报的竞争 ,开始在首都北京拉开序幕。尤其是今年以来 ,短短两个月 ,已经冒出或预告了至少四五种都市报 !可以说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程度。大致清点一番 ,有这样几家 :北京工人报改为劳动午报 ,完全改造成了一份晚报性质的小报 ;由原物资报与残联携手所办的华夏时报 ,虽然名义上是全国性报纸 ,但是主要目标似乎还是北京 ;由戏剧电影报翻牌的北京娱乐信报 ,是由原先北京青年报的老将出马 ,尽管保留了娱乐二字 ,但是突出的却是“信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