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概论》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改革,理论教学与审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综合水平的基础学科,在进行文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研究的一个方面。加强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如进行语言文字的审美教育、进行文学作品描述内容的意境美的教育等多方面的审美教育。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点,完善学生的审美兴趣的培养,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美育目的,由此看来,进行审美教育己成为我们今后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审美”就是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作家的典范作品,尤其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具有审美意识的特质,要“使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以其特殊的鲜明的审美风貌显示出来”(见钱勤来的《文学概论》),就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一特殊性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艺术概论”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重心是艺术的发生、创作、鉴赏及其规律,在“艺术概论”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建构美的观念、寓教于乐、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正确而深刻的审美观念,经历从认知意识到审美体验、从审美关系到美感形成、再从美感形成到领悟品味的过程,如此反复追寻、研究,从而豁然贯通,最终收获艺术的喜悦,达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刘学云 《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2):144-145
高校非中文专业一般开设有文学作品鉴赏课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阅读中形成自己有建设性的见解,进一步发展个性,完善人性.根据教学需要,遵循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等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学鉴赏课的教学应该包含几个必需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6.
《文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相对枯燥,很难激起学生兴趣.由于文学与美学具有很多共性,实践证明,可以用诗意化的美学思想为指导对《文学概论》实施理论教学.本文对实施诗意化《文学概论》理论教学思想的必要性及其建立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激发学生对《文学概论》的兴趣,促进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推动了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的开展和进行。但在新形势背景下,我们需要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进行深度完善,合理调整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深度激发汉语文学教学中潜藏的审美教育,是因为其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意义重大。基于此,我们应积极探究审美教育的内涵,提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军校文学欣赏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强化对学员的审美教育,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学欣赏教学对学员的审美教育作用;在教学方法上,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并论述了教员在实现审美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正处于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的年龄阶段,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为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教师可以尝试在朗读、文学作品欣赏、写作、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在关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实施"三创"教育的三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美在创造中"的教育,激发学生的"三创"意识;进行审美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创造人人可为,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出发,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三创"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