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学举重者预蹲和上挺动作身体前倾是最为常见的错误之一。教练员应该根据每个初学举重选手的不同特点,采取中小强度、多组数和多次数方法,帮助他们在一定的时期内进行持续不断地纠正和训练。因此,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选择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训练方式进行指导,是指导初学举重选手纠正预蹲和上挺时身体前倾错误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挺举在我国相对薄弱,上挺的成败直接影响挺举水平的提高和比赛的总成绩.本文试从解部学、生物力学原理论证预蹲、发力、支撑各阶段技术,以使上挺技术进一步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77公斤级比赛,吕小军惜败给哈萨克斯坦选手尼德札特·拉希莫夫。拉希莫夫采用分腿挺技术,吕小军采用下蹲挺技术。从比赛结果看,吕小军的挺举成绩(202公斤)远远落后于拉西莫夫(214公斤)。以这个比赛结果为显著标志,说明:下蹲挺技术并非是超越分腿挺技术的先进技术动作,不可能像背越式跳高取代俯卧式跳高那样全面普及与推广,从技术动作的显著缺点来看,下蹲挺技术只能专属于一小部分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蹲踞式跳远是小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田径运动,也是受到学生普遍喜爱的项目之一,但这个项目技术性较强,对速度和力量等素质要求较高,所以一般学生较难很好地掌握。这就需要教师从动作的技术和方法着手训练,提升学生跳远水平。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蹲踞式起跑是一项要求具备较强技能的起跑方式,学生在小学体育训练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简单的动作要领,还需要将所学到的技能在实际锻炼活动中进行运用。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尽管学生能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但是很难把握其中的要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先将起跑要领一一讲解给学生,再在演示中让学生加以体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那么,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有哪些?如何在教学中践行这些要领呢?  相似文献   

6.
冯涛 《华章》2011,(25)
在深入舞蹈大跳技术技巧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蹲之于舞蹈中大跳的技术技巧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蹲在大跳前、大跳、大跳后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者学习舞蹈大跳技术技巧要重视蹲的重要性,强调蹲的训练力度,使大跳更为完美.  相似文献   

7.
蹲起机能试验是用来评价人体心脏功能水平的简易方法,目前国内对蹲起机能试验有一定的应用范围,但存在众多疑虑。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蹲起机能试验的研究文献,目前对对蹲起机能试验有了大致的研究、判断,为蹲起机能试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前人还没有对蹲起试验的有效性做过严格、系统的论证;蹲起试验的负荷对大多数人群都太小;目前对对蹲起试验的评价标准研究还不系统;蹲起试验其他影响因素方面对于年龄和性别的影响程度说法不一;从事不同性质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间的蹲起指数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8.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中常用的起跑方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蹲踞式起跑技术。  相似文献   

9.
薛庆於 《生物学教学》2002,27(2):F003-F003
现代竞技赛跑中的起跑技术可以分为站立式和蹲距式两种。而短跑运动中最好的起跑技术是蹲距式。那么蹲距式起跑是怎样产生的 ?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袋鼠的启示。袋鼠的形态十分奇特 ,颇惹人喜爱 ,是珍贵动物之一。袋鼠的前肢短小 ,后肢粗大 ,雌鼠腹前还有一只育仔袋 ,幼鼠就在里面发育成长。袋鼠有一条粗长的尾巴 ,有时站立起来 ,还可以用尾巴支撑 ,不明真相者还以为它有三条后腿呢。尽管袋鼠的育仔袋中装有幼仔 ,看上去大腹便便 ,行动迟缓 ,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广阔的澳大利亚草原上奔跑跳跃 ,疾驰如飞。原来袋鼠不仅是动物界中的跳高和跳远的佼…  相似文献   

10.
王广云 《学周刊C版》2019,(18):148-148
蹲踞式跳远是中小学一门基础课程,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主要项目。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经验,从强化学生助跑速度的训练力度,维持学生起步点丈量结果的精准度,以及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跳远能力提升类练习项目这三个方面集中探讨现代小学生蹲踞式跳远的有效性指导和训练方案,借此大幅提升小学生的蹲踞式跳远的成绩和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11.
蹲踞式跳远是现在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项目之一,根据蹲踞式跳远的各个技术环节,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两种蹲式大便器的两种安装与防水方法的对比,简要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今湖南怀化、长沙,浙江余杭、绍兴、宁波等地的部分方言中仍然保留了早期古汉语"居"用为"蹲"的现象。而对其相关文化背景的研究显示,商代和商代以前,蹲居是中国古人放置和休息身体的主要方式之一。周代以后,由于更多坐具的出现,尤其是礼文化的流行,上层社会和书面语言秉持正统的礼仪观,将蹲居排斥在外。可是由于跟人身体行为相关的口语所具有的特殊的稳定性,同时作为一种非常容易实现的放置和休息身体的方式,即使周代以后在没有坐具和不太强调礼仪的场合,蹲居仍然会被采用。这就是"居"用为"蹲"能够在方言中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周佳 《华章》2011,(18)
本文通过蹲在跳跃中的作用来举例阐述蹲在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性,分别从舞蹈生理学和动力学来加以理论分析,并简单概述了蹲的训练、科学性以及在训练中易产生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境中,动词“蹲”发展出了新用法,由不及物动词变为带受事宾语的及物动词,并产生了新的语义指向。类推机制作用下,“蹲+受事宾语”这一新兴组配关系在网络语境中不断合法化并普及。从深层结构看,“蹲+受事宾语”这一结构经历了“蹲+地点词+V+受事宾语”的连动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举重的挺举项目原是我国的强项,但后来在诸多大赛中我国运动员上挺成功率仅为52%,直接影响了我国选手总成绩名次,许多优秀运动员均因挺举的失误而与金牌失之交臂。该文通过上挺动作的结构和用力分析,找出上挺失败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改进,效果明显,具有广泛性,为广大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潘全中 《考试周刊》2014,(26):119-120
蹲踞式跳远的运动技术结构比较简单、易学,不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对学生的速度、弹跳力和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现实情况是多数学生对学习蹲踞式跳远兴趣不浓厚,并且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提出调整终结性评价的结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客观的评价,并阐述强化学习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蹲踞式跳远是现在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项目之一,根据蹲踞式跳远的各个技术环节,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将短跑的蹲踞式起跑技术的众多指标进行量化式分析,重点研究起跑时重心高度、膝关节开放角度及重心位置变化对于短跑起跑效果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机从人体侧面水平方向拍摄影像,截取受试者预备阶段至第一步落地完成阶段的视频进行图像解析,选取人体各主要关节以及腿部取出比例数据标尺,通过扎齐奥尔夫斯基模型进行图像解析,运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比较T值的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不同层次运动员的短跑出发技术的差异,并寻找到最快捷高速的动作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多少体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致力于短跑起跑的研究,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起跑的姿势也由最早的古希腊的"站立式"逐渐演化至"半蹲踞式"直至现代短跑使用的"蹲踞式"。通过研究,专家们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共识,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也被我们的教练员以不同形式运用到少儿的短跑训练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