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通过学界对丽辽"关系分期""朝贡分期"与"遣使分期"的认识和使用,从丽辽"关系""朝贡""遣使"的起止时间及阶段划分等三个方面入手,对上述三组概念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关系"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朝贡"强调的是"宗藩关系",而"遣使"强调的则是"使者派遣"。三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对丽辽"关系分期""朝贡分期""遣使分期"提出了新的划分标准与依据。并得出由于丽辽两国在1038年以后,朝贡制度与遣使制度实现了制度化,因此1038年以后的丽辽关系,应为东亚封贡体系之始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五代、宋初天台教籍复归中土的问题上,“遣使日本”说既确乎有据,“遣使高丽”说亦难以否认,那么,最有可能的大概还是往日本、高丽两国皆曾遣使求取天台教籍。至于遣使求籍及教籍复归的时间,或如何勇强氏所言,吴越求经日本是在汉、周之际.而求经高丽则是在宋朝初年。此外,如木宫泰彦等学所指出的那样,在宋初之后,随着中国与高丽、日本的贸易往来和化交流.亦陆续有包括天台教典在内的佛教典籍自高丽、日本复归中土。不过,那多半是吴越亡国之后的事了。在天台教籍复还中国一事上,史料对义寂、德韶及吴越王钱俶三人所起作用的记述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点亦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宋朝高丽交聘考孙建民顾宏义⒇公元10—13世纪,东亚大陆辽(或金)、宋、高丽大三角的形势格局,使得中原的宋王朝和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不断调整与发展外交关系。宋人江少虞即指出:“高丽自五代以来,朝贡不绝。朝廷每加爵命,必遣使以奖之。”①可以说,高丽朝贡宋...  相似文献   

4.
关于渤海移民,尤其是亡国后遗民问题,学界基本关注的都是渤海人被迁入辽境、据地建国(定安国、兀惹)及流入王氏高丽和女真地区这三个流向的情况,而少有留意迁入日本列岛和中原地区者。通过史料分析渤海人经过二次移民及战争俘虏等形式移民两地者,藉此,对渤海移民的总体情况做一补阙。  相似文献   

5.
韩国的高丽妇女史研究开始较早,但由于高丽史研究本身起步较晚,加上缺乏史料等原因,发展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相关的论文还很少.1970年代随着韩国社会急速走向城市化、产业化道路,家庭伦理和女性生活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与女性相关的社会问题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出现了通史类的妇女史论著.进入19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化运动、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史研究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出现了整理出与高丽女性相关的资料集和<高丽时代妓女研究>等专著和论文.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军人政治的结束和国民政府的上台,在更加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下,妇女史研究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辽史研究苦于文献史料奇缺,而丰富的辽代考古器物、墓室壁画等却可弥补之。将辽代考古器物和墓室壁画资料与辽代文献史料有机结合,便可对辽代各专门史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辽、金、元三朝的宫廷音乐始终没有见到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著作。由此导致了大量的音乐通史著作在谈到这三朝的音乐状况时,往往十分简单粗疏,甚至略而未及。更为遗憾的是,对详细记载这三朝音乐概况的《辽史·乐志》、《金史·乐志》和《元史·礼乐志》一直未受到学界的关注。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研究难度较大,再加上相关史料散佚严重,研究基础薄弱,可资借鉴的成果太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刘婷 《德州学院学报》2010,26(3):56-58,67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是徐兢随使高丽归国后写的一部奉使记,为研究宋丽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在运用这一史料的基础上,探讨徐兢生平、随使时间及<图经>的撰成时间等学界有分歧的相关问题.<宋史>无徐兢传主要是因为<宋史>撰修者并未真正见到附有张孝伯<行状>的完整版本<图经>.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界思想解放和新史料的出版发行,目前陈诚的研究,经历着由浅及深的过程,呈现出客观、全面、系统的研究局面。就目前所见有关陈诚研究的论著进行总结,以期推进陈诚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妙对     
苏东坡妙对苏东坡博学多才,文思敏捷。传说有一次他陪高丽使者游览名胜,一路上言谈风趣幽默,气氛诙谐活泼。苏向使者介绍说: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杰地灵,就连妇幼村老中,也不乏作联善对的高手。说着说着,不觉来到一座宝塔前。高丽使者见身旁站着一老翁,便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