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智分100     
把100分为一个一位数与一个两位数的和。若将这两位数的个位数码去掉,写在一位数的末尾,再把所得的两个新数相乘,则所得的积是三数码相同的三位数。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蚂蚁做操》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要注意积是由一位数乘两位数个位的积与十位的积合成的。这就是一位数既要乘两位数的个位,也要乘两位数的十位的根据和原因。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二、导学案设计课题:蚂蚁做操课型:新授课设计意图:1.自主探究,体验笔算乘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1.记忆。要求学生记住:①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够除的,要先除十位数上的数。②读除法算式中的两种方法。如26÷2或2),可以读作26除以2,也可以读作2除26。③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④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⑤一位数除两位数,计算熟练以后,可以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⑥一位数除多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  相似文献   

4.
计算习题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习题的功能,要设计具有思维性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与数学思维. 一、分层推进——深化思维 1.步步为营 在教学中,计算要在把握重点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到"步步为营",从而将所有知识点"一网打尽". 例如,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习题练习时,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练习题"12×5和21×5"让学生计算.提问:为什么由相同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乘上同样的一位数会出现乘积一个是两位数,而一个却是三位数?分析得出:之所以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是因为这个两位数的数字排列不一样,乘积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是由两位数乘数的十位数决定的,如果十位数乘上一位数的积是一位数,那总的结果就是两位数,反之则是三位数.  相似文献   

5.
最小的一位数是1还是0?要回答这个问题须从“位数”和“数位”说起。位数是指一个整数所占有数位的个数。把占有一个数位的数叫一位数,占有两个数位的数叫两位数……例如,48076是五位数,因为它占有五个数位,这里“0”占有数位。0能不能称为一位数呢?不能。因为记数法里有个规定:一个数的最高位不能是0。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若没有这个规定,0就是一位数,由此可以得出最小的两位数是00,最小的三位数是000,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不对的。不仅这样,若没有这个规定,对一个数也就无法确定它是几位数了。例如,15是两位数,“015”就变成了三位数,“00…  相似文献   

6.
(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甲、教学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和建立倍的概念。乙、教学难点:①建立倍的概念;②理解求一个数几倍的含义;③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及乘数与被乘数每一位相乘连续进位和积的对应。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认识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四位数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推算;②能对一个乘法算式用两种读法,即25×4读作25乘以4,或4乘25;③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过程,知道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④掌握被乘数中间、末尾有O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⑤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结果得0,在连乘算式中,只要有一个乘数或被乘数是0,这个乘式的  相似文献   

7.
一、题例导析例1 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自然数;万级最高位是能被2整除的最大一位数,最低位是最小的质数;个级的最高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用万作单位记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导析】此例的关键是指导学生正确写出“这个数”。首先从这个数是九位数,且最高位是最小的自然数,可知它的亿级只有一个数位,这个数位上的数字应是1;其次由万级的最高位是能被2整除的最大一位数知,该数位上的数字应是8;由最低位是最小的质数知,该数位上的数字应是2;再其次由个  相似文献   

8.
一个学生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成正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强化训练、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提高口算能力入手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取得理想效果。一、基本训练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来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减法,特别是进位加和退位减上。中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上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直觉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粗线条的、简约的、跃进式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现仅就选择题教学谈一谈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一些体会。 (一) 通过比较,启发直觉思维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求直觉思维的解题思路。 [例1] 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4.3×8.17=( ) A 1985.31,B 198.531,C 198.532,D 19.85331。师生共同总结出三条解题思路:①按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积得解。②由被乘数24.3和乘数8.17确定积是三位小数,否定A和D;再由被乘数和乘数最后一位数相乘是3×7=21,它们的积的最后一位是1,进而否定C,而确定B。③由积的最后一位是  相似文献   

10.
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多位數珠算乘法的基础虼?教好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多觉得非抓住三个关鍵不可,这就是:①正确熟练的珠算加法;②被乘数与积的定位;③口訣的运用。下面就这三方面分別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一)加法是乘法的基础。譬如“78×7”这道題,如果学生对于加9和加1的知识和技能沒有掌握的话,那么在被乘数个位“8”与乘数“7”相乘得“56”后,第二步被乘数十位“7”与乘数相乘得“49”(490)时,其中“9”(90)的打法就一定成問題了;反之,如果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加法的话,就能自如地运用“九上四去五进一”和“一下五去四”这两句口訣去处理这个“9”(90)了。基于上述原因,我在教乘法之前,十分重視加  相似文献   

11.
熟‘.团..、|.JJ川曰圈..尸[︸卜4、填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相同1数是( 2组成的最大四位),组成的最小四位数是(),它们的差是()。.口里最大能填几。1645<1口25 4260>4口59 3.一个三位数,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百位上数字的3倍,三个数字之和是12,这个三位数是()。4.()一4=4.··…()。余数最多可以填()个数,当余数最小时,被除数是()。5.一根绳子剪1次有2段,剪2次有3段。剪成21段要()次。6.按规律填数。(1)4000,3700,(2)3000,3030,3070,3120,(s)…二引二口16 16 4 9 J IN切b八.YU八NUI 7.右边的图形中一共…  相似文献   

12.
学生自学能力差,要不要引导学生自学,在这个问题上有的老师是持否定态度的。如有一位老师教学“三位数乘多位数”,他从一位数乘法讲起,然后讲两位数乘法,再讲三位数乘法。课后有同志提出,三位数乘多位数有两位数乘多位数作基础,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学三位数乘法,毋需从一位数乘法讲起,一讲到底。这位老师的回答是,这样做是从班上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知识基础差,缺乏自学能力,你让他们自学,反而收不到好的效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一位数乘两位数是在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就知识内在关系而言,表内乘法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工具,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竖式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在方法格式上的必要准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也是有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由乘数乘被乘数个位的积与乘被乘数十位的积合成的,如13×2=3×2+10×2。这就是乘数既要乘被乘数的个位,也要乘被乘数的十位的根据和原因。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三个问题:一是学生没有学过乘法分配律,对于一位效乘两位数,  相似文献   

14.
【导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笔算除法例3、例4” ,包括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和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后继学习 ,包括一位数除法的其它知识 ,乃至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本课教学重点是解决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的除法计算方法 ,总结出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本课学习难点是理解确定第一位商的算理和能动地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关键是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通过有计划的编排练习启发学…  相似文献   

15.
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内容时,学生都觉得这一类题目的计算太繁琐了,经常出现列式正确而计算错误的现象.那么,出现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追根究底,是因为这一类题目中都有与3.14相乘的现象,再加上学生不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得这一类题目的计算变得难上加难.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使我们拨云见日呢? 一、巧算3.14与多位数相乘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熟记3.14与一位数相乘的积,如3.14 ×2 =6.28、3.14×3=9.42、3.14×4=12.56、3.14×5=15.7、3.14 ×6 =18.84、3.14 ×7 =21.98、3.14 ×8 =25.12、3.14 ×9=28.26.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记住了3.14与一位数相乘,不是只记住了8个结果吗?可3.14更多的是与两位数、三位数相乘,甚至是与七位数、八位数相乘,那该怎么办呢?"例如:"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324厘米,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题中求正方形的边长,实际上是求圆柱的底面周长,列式为3.14×324,那它的计算是不是就超出我们所熟记的上面的8个结果呢?请看下面的乘法竖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6觸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穴不进位雪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2.通过探究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总结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3.结合探究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评析】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会数学方法、感受数学学习成就等方面,都能落到实处。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笔算)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真分数与整数相乘除的积和商,同整数乘除的结果相反,这是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难免出现猜题和用乘除法乱套题的现象。一、整数和真分数相乘,积为什么小于整数?先看一道例题:12×(7/8)=10(1/2)可以看出:整数与真分数相乘,积比整数小1(1/2)。如果把乘数的分子缩小一份(即缩小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11月3日周二昨天单元检测,今天试卷分析。因为之前外出培训,落下一些课,所以今天的试卷分析我想追求速度,争取一节课完成。但是,当看到如下试题中的2和22这两个数时,我的内心开始犹豫了。9.一个三位数与2相乘的积是316,那么这个三位数与22相乘的积是( )。我想起批阅时只是读了一遍题目,然后关注学生的答案对不对,也就是精力更多是放在结果上。而今在课堂上,面对2和22这两个数,我一瞬间看到了其中的“秘密”,此时我如果还是不去关注,是真的心有不甘。  相似文献   

19.
(一)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教学中,要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今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学中,要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要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例如,教一位数乘两位数,要结合图形(或幻灯演示)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先乘个位数,积写在个位上,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再乘十位数,积写在十位上,十位满几十就向百位进几。教  相似文献   

20.
一、重难点浅析本单元知识内容是两位数乘多位数和三位数乘多位数。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的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只有当出现乘数是两位以上的情况后,才能把乘法的法则完整化,即“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然后把每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而学生只要懂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