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大量酒精中毒者及其亲属打交道的麻醉医师经验证明,很多人认为只有过量饮酒才有害,人们通常称之为狂饮。不少人确信,偶尔饮少量酒是无害的,而有些人甚至认为酒是有益的。间或饮少量酒果真无害吗?提出人应自觉放弃饮酒,保持清醒状态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的,有价值!因为现代的职业越来越广泛,在这些职业中哪怕是劳动前夜饮少量酒也会给劳动成果带来威胁,并时常给周围的人造成危险隐患。酒与运动是不相容的。对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耳杯史话     
王念石 《收藏》2001,(9):73-74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器在酒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酒的起源迄今已有7000~9000年历史。随着酒的出现,酒器也同时产生。酒器品类繁多,归纳起来可分为盛酒器、注酒器、温酒器、饮酒器、挹酒器五类,耳杯属饮酒器。耳杯呈椭圆形,两边附有新月形双耳上翘,浅腹小平底。从整体上观察,它又很像鸟形,两耳如同鸟的双翅,所以古代又将它叫作羽觞、羽杯、鸟杯。  相似文献   

3.
酒是形成喜庆气氛的灵魂,拉近距离、加深友谊的社交媒介酒是一种能使人兴奋、麻醉,带有刺激性的奇特而又富有魅力的饮料。酒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图1:比利时2002年"祝贺生日"小型张)。古往今来,酒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饮酒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比利  相似文献   

4.
饮酒和运动不相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酒和运动不相容张南1)①黄昌领2)目前还存在这样一种看法:酒能消除疲劳和心理紧张。常有人用酒来平静情绪,减轻某些运动项目中的过重负担,情绪冷淡时刺激兴奋过程。大多数饮酒者不知道饮酒所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本文就饮酒对人体的危害试作阐述,供教练员和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春节将至,又到一年豪饮时。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适量饮酒对身体有一定益处。新春佳节,亲朋欢聚,饮酒产生的兴奋和欣快感可以助兴。但豪饮之余,切莫忽视了饮酒之害。记得2001年的12月25日,一夜之间,省医院收治了26名因过量饮酒,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从医学上讲,通常28克酒精就会引起小动脉痉挛。当饮酒超量,引发脑小动脉痉挛时,人就会视物不清、语言失控、眩晕欲倒,呈现一系列醉  相似文献   

6.
王静雪  刘安 《健身科学》2013,(12):54-55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对酒的喜爱,由这首诗中即可见一斑。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文人雅士爱酒者不胜枚举,仅李白就做了十余首饮酒诗,陶渊明更是写三一十首饮酒诗。从古至今,中国人喜好饮酒者数不胜数,但知酒者却甚少。冬天到了,很多人都好喝上点酒驱驱寒,但怎样饮酒才更加健康安全,却并不见得人人都知道。  相似文献   

7.
病防口入     
过量服鱼油可致代谢紊乱深海鱼油具有降血脂、防栓等作用,并在不少心血管统疾病患者心中成了“保护”。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珠指出,过量服用鱼油制剂能引起代谢紊乱。陈院士说,根据新的研究,油制剂吃多了,会引起人体肪代谢失调,甚至出现恶心吐、腹泻等肠胃反应。此外,海鱼油产品的质量悬殊较,如果不合格,容易氧化变,这样反而会伤害身体。哮喘病人莫饮酒科学研究表明,因酗酒而猝死的哮喘病患者正在呈直线上升趋势,10%左右哮喘病人的死因与饮酒有关。据专家介绍,过量饮酒可能造成呕吐、食物反流、误入气管而引起哮喘发作。另外饮酒后全身毛…  相似文献   

8.
饮酒妙法     
适量地饮酒可使人保持身心健康。酒被人们誉为“百药之长”。正如日本的诙谐短诗“川柳”所叙——“就是在神话时代,想要骗人都得用酒”。相传日本八岐的大蛇,就是因为饮酒过多而被素盏鸣尊(日本天照大神的弟弟——译注)所击败。自古以来,酒曾“导演”了各种各样的戏剧。现在,许多日本酒和西方酒,除用于饮用外,在做菜和点心时也多被使用,酒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了。饮酒的方法,现代和古时候好象都没有多大变化,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这就是冠婚葬祭和营业往来等  相似文献   

9.
杂诗     
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他时若到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 遇贤(922—1009)禅师,俗家姓林,为雪峰义存禅师的第四代传人,居苏州明觉禅院。其人“唯事饮酒,醉则成歌颂、警世俗,因号酒仙”。  相似文献   

10.
《体育博览》2012,(8):33-33
理想速度,即不超过肝脏处理能力的饮酒速度。要知道,肝脏分解酒精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0毫升,而酒中所含的纯酒精(乙醇)的量,  相似文献   

11.
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他时若到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遇贤(922-1009)禅师,俗家姓林,为雪峰义存禅师的第四代传人,居苏州明觉禅院。其人"唯事饮酒,醉则成歌颂、警世俗,因号酒仙"。  相似文献   

12.
《体育博览》2012,(9):111-111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美酒是性爱的伙伴。有不少男女以酒助性.缱绻缠绵.达到了性的高潮。但要想真的搞清楚酒对性的助与败.众所周知,适当的饮酒可以助性但是饮酒过量便会适得其反。因此.酒后性爱量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患了风湿病,医生给开了一些药片吃。我寻思,酒有活血之性,服药时用酒送服,效果不是更好吗?谁知,服了药之后,肚子痛得不得了。去问医生,他告诉我:吃药时不能饮酒。这是为什么呢?”一位患者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知道,酒精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兴奋作用。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转为抑制,使大脑对外界反应降低。如果在兴奋期加服了兴奋药,在抑制期服安定或镇静药,就会产生协同作用;相反,若在兴奋期服抑制作用的药,或是在抑制期服用兴奋的药物就会产生拮抗作用。可见,喝酒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更为严重的是,…  相似文献   

14.
杨里宁 《健身科学》2013,3(3):24-26
在《红楼梦》总共120回中,共出现“酒”字580多次,直接描写喝酒的场面60多处,提到关于饮酒的各种名目则有20种,如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等,真是名目繁多,丰富多彩。在贾府这个大家庭里,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酒当然是少不了的,除了在宴会上的各种酒之外,富贵人家的养生也离不开酒。  相似文献   

15.
以1 215名学龄儿童为被试,以适度睡眠、合理饮食、口腔卫生、体育锻炼、防止久坐五类健康促进因素与冒险、越轨、吸烟、过量饮酒、冒险骑车五类健康危害因素为对象,对影响其健康因素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龄儿童的健康危害因素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健康促进因素间的关系则较为复杂.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也表明,学龄儿童健康因素的结构特点主要包含两个因素,其中健康生活习惯因素主要包括适度睡眠、合理饮食与口腔卫生三类健康促进因素;冒险生活方式因素则包括冒险、越轨、吸烟、过量饮酒、冒险骑车五类健康危害因素以及体育锻炼、防止久坐两类健康促进因素.以期建立较为全面、合理的学龄儿童健康因素的结构模型,减少影响学龄儿童的健康危害因素,增大影响学龄儿童的健康促进因素,促进学龄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藏界资讯     
《收藏界》2008,(1)
栏目主持:芷水跨越3000年时空成就荣耀颠峰西凤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酒之一,它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秦、汉、唐时期均被选为宫廷御用酒。酿酒、贮酒、饮酒的各种器  相似文献   

17.
一生爱棋,夜半梦醒时分,时常忆起经历的棋人棋事,过程亦梦亦幻又似真。某夜,忽而梦及长寿路一带众多棋友,一张张脸庞、一个个身影,走马灯似浮显眼前。朦胧中,有的说得上名,有的模模糊糊,记不清了。绞尽脑汁,哪还有睡意?索性披衣起身,将记住的先写下,其余的再冥思苦想。及至白天,又与97岁高寿的陈炳涛老先生通电话,他有超人的记忆力,尤其是关于棋的内容,终于基本收集齐了,遂酝酿此文。  相似文献   

18.
1.诱饵。原料:黄豆、玉米、生鸡蛋、药酒。配制方法。药酒的泡制:把15粒丁香、山柰(1元钱量的1/2)放入500毫升高度大曲酒或高度纯高粱酒里泡20天即成药酒。把500克黄豆炒熟后碾碎成高粱、小米大小颗粒,500克玉米碾碎成高粱、小米大小颗粒,将两者混合在一起,用药酒拌湿(酒似滴而非滴状),密封两  相似文献   

19.
我这人,有点爱管“闲事”。以前,不论亲戚、朋友、同事、邻居还是不相识的人,只要有看不顺眼的事就爱多嘴,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与钓鱼结缘后,感觉与人关系有所密切,有关人的事管得少了,而有关鱼的事却管得多了。这不,新年的第一天,几位钓友一起喝酒闲聊,当话题转到一些不注重生态且滥捕滥捞之事时,钓友老张把我去年救助三坑野生鱼苗的事抖搂了出来,还一个劲地嚷嚷,要我讲与大家听听。在此,我虽有点醉但心明,好在有酒壮胆就不怕话多,不妨说出来也提醒一下那些只要鱼,不要生态保护的人。  相似文献   

20.
甜食勿过量     
甜食过量与食盐过量同样有害。譬如吃点心或饮桔汁等过量,就会使血糖增高。人体为了不使血糖含量增多,胰脏就得开足马力分泌胰岛素。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习惯,既使不吃糖也照样分泌胰岛素,形成血糖值低;血糖值低,人体自然受不了,就又得吃糖或甜食。进食后,胰脏又分泌胰岛素;如此恶性循环,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甜食过量不仅能引起糖尿病,而且容易引起癌。更有甚者,据一位精神科医生的报告,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爱吃糖果、甜点心,爱饮咖啡和吃水点心等甜食,所以甜食过量与精神病也有一定关系,不可不引起重视。在甜、酸、咸、苦四种味道中,大多数人最爱吃甜食。人如此,动物也如此。例如,有些虫和鸟就专吸吮树干上的甜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