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任师国 《垂钓》2006,6(7):29-29
我国的垂钓活动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已有数千年。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好者不计其数;各种垂钓方法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只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悬坠钓法传入大陆后,传统钓法才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应该说,在我国庞大的垂钓人群中,绝大部分人使用的还是传统钓法,很多钓友对它也做了比较大的改进。我现在要介绍的是根据本人多年垂钓经验,在手竿传统钓法提竿时机上如何把握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在垂钓实践中,摸索出一种专门用于钓鲫鱼的手竿钓具结构,自命名为“211结构”。代号中2表示双坠,中间的1表示单钩,后边的1表示脑线长1厘米。它是一个双坠、单钩、短脑线结构。它比一般传统钓法灵敏度高,又比台湾钓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将它介绍给大家,意在抛砖引玉。采用双坠的目的是提高钓组的灵敏度。实现双坠的必要条件是选用台钓大肚细尾(直径小于1毫米)浮漂。双坠采取一上一下串联方式(如图)。但两坠重量在分配上是有严格要求的,即上坠重量平衡钓组所受浮力后,整个视标应刚好露出水面;加下坠后,视标没入水…  相似文献   

3.
老华 《钓鱼》2005,(10):21-21
我所接触的钓友中,无论风雨痴钓的好友还是在水边只一二面之交的,不少是原先固守颗粒铅坠、短子线且一线到底(将钩直接挂在主线上,不用细于主线的一节子线)的传统钓者,近些年来,纷纷吸收悬坠钓法的一些长处,对传统钓法作了改进,因为悬坠钓法的确在特定水域有它一定的优越性。除了垂钓理念的改变,如注意二力平衡、诱钓合一、也使用商品饵等,在钓组上,为了调标的准确和方便,较为普遍地使用铅皮座卷铅皮替代过去一颗小铅粒了事的做法。《钓鱼》2005年第5期四川甯夕雨先生的《浅谈“改进传统钓法”的一些思考和尝试》作了很好的介绍,颇有同感。我想补充一点的是:在调漂时不可忽视水的密度,我的体会还是到水边临时调漂为好。  相似文献   

4.
肖红卫 《垂钓》2006,6(6):30-31
过去人们垂钓多用长竿、短线、七星标的传统钓法,自从悬坠钓术传入大陆后,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喜爱上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不论在养殖鱼塘或是野外湖泊,悬坠钓法都被钓鱼人所广泛使用。如今,悬坠钓法已被国内广大钓鱼人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一些技术的革新:钓浮、钓翻身、钓跑铅、逗钓、拖钓等,这些新技法已和最开始的悬坠钓法大不一样。而我们垂钓时遇到鱼情发生变化,就会有更多的办法来调整和应对。  相似文献   

5.
谈海钓用坠     
不管是淡水钓还是海钓,不论是采取什么样的垂钓模式都离不开铅坠(含其他材质)。在垂钓过程中铅坠是钓组搭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垂钓者赖以把钓组抛入水中的必要条件。在海钓过程中铅坠的使用有着和淡水钓不同的特点,正确地把握使用好铅坠对于提高海钓质量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洪 《钓鱼》2005,(3):31-31
我喜欢悬坠钓,然而悬坠钓法上大鱼的机会居然比不上传统钓,在垂钓的实践中我发现悬坠钓难钓大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当前,台钓以它轻巧、灵敏和上鱼率高,受到了全国许多垂钓者的青睐。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钓场条件的限制姑且不论,就其操作麻烦、观漂吃力(尤其遇有风浪),就很令眼神差的老龄钓者头痛,在垂钓时往往看不准漂“向下一顿”或异常,错过提竿时机。为此,笔者把与钓友根据台钓原理稍加改动的短脑线双悬坠双钩钓组(在草多的钓场可改为短脑线双悬坠单钩钓组,如图),提供给对看送源情有独钟的老龄钓者。  相似文献   

8.
梁育民 《钓鱼》2004,(17):19-19
悬坠钓在大陆已开展有十几年了。但是关于悬坠钓的钓目,该咋调咋定的讨论屡见报端,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垂钓运动的普及兴旺,也说明钓鱼人的素质在提高。我的钓龄快40年了,玩悬坠钓也有十几年了。悬坠钓的技术含量确实比传统的卧坠钓高,逼得我必须重新学习,以求识得庐山真面目。悬坠钓的钓组在水中的状态基本上可分二种。一种是钓组在半水中调成平水。此时钓组的比重或密度与水体的比重或密度不等,钓组在水中无剩余浮力,钓组在水中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当延长水线,调成下钩饵刚刚触底,视目杆正好为零目时,这就是人们所所公认的,悬坠钓的极限灵敏点。于是就产生了钓目愈小愈灵,钓目愈大愈钝的原则。我把去掉一个饵后的目数叫单调目,去掉二个饵后的目数叫双调目。单调目及双调目是必须要知道的,否则你就无法随时了解钩上留饵情况。  相似文献   

9.
张克喜 《钓鱼》2008,(14):24-25
我们在垂钓中,不时的会碰到风浪,有时甚至是五、六级的大风浪,用悬坠钓和传统钓都将无法进行,使人感到非常遗憾,因此几年前我便想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自己提出的课题是:(一)六级以下的大风浪钓组能可靠定位,漂尾仍能醒目准确的显示鱼讯;(二)钓组灵敏度极大的提高,使其接近悬坠水平;(三)垂钓现场组装快速并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马建华  郭红明 《钓鱼》2008,(4):26-27
鲢鱼、鳙鱼作为大型淡水鱼类,由于其生长快,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也是水产养殖的传统四大家鱼之一,几乎所有的水域均有放养。过去垂钓鲢鱼、鳙鱼时,由于对其摄食习性了解不深,加之传统的坠钩卧底钓组灵敏度不足,用手竿垂钓鲢鱼、鳙鱼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使用海竿飞钩钓组、爆炸钩钓组、水雷钓组配酸、臭的饵料才能钓获鲢鱼、鳙鱼。  相似文献   

11.
华朝熙 《钓鱼》2004,(17):17-17
浙江任志新先生在本刊第3、4期上,提出悬坠钓如何吸取传统钓中的长处来改进钓组,颇受启发。本文就传统钓中如何吸取悬坠钓法的一些理念,对传统钓组怎样调灵与调钝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朱建华 《钓鱼》2006,(11):26-26
钓跑铅。实际上是钓跑线。方法很简单,掌握四个要点:1.线组必须使用的是空心铅皮座;2.要将空心铅皮座上边的太空豆向上拉动10 ̄15厘米;3.在原铅坠上再加重铅皮,使坠重大于浮漂浮力,铅坠卧底;4.通过调整使浮漂露出水面习惯垂钓的标示目后,就可以钓跑铅垂钓。具体的说:一是在线组  相似文献   

13.
张忠江 《钓鱼》2007,(7S):21-22
用手竿在水库悬坠钓鲤鱼,在东北,尤其是我省已相当普遍,而且深受钓友们的喜爱。分析原因主要是悬坠法钓鲤同传统底坠法钓鲤相比有很多优势:一是钓组组合科学合理,灵敏度高,而且轻便。二是悬坠钓法浮漂调钓空间大,可以适应各种鱼情。三是钓获量明显增多。笔者和钓友每年都到水库垂钓,钓获量都在15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4.
马迎华  李运华 《钓鱼》2004,(17):18-18
随着钓鱼技术的发展,淡水钓鱼专家们定性地分为传统钓、悬坠钓、竞技钓以及现在的国际钓法,导致许多钓手无所适从。我们从1988年开始学习钓鱼,主要在自然水域垂钓,如汉江、水库、排水渠等,偶尔到养鱼池钓几次。我们认为一种好的钓法不是刻意追求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我们认为悬坠钓引起的最大变化是装备上的改进,并不是钓法上的完全改变。我们是一种自由钓法,何为自由钓法。就是顺其自然,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15.
马建华 《钓鱼》2005,(20):36-37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可以亳不夸张的讲,现代的悬坠钓法已经摆脱了最初“台钓”的框框束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垂钓技术。但直到现在,仍有大批钓友将其称为“台钓”,部分钓友直到现在仍然用“台钓”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钓鱼活动,众多的钓鱼刊物虽然也展开了对现代悬坠钓法的技术性探讨,但系统性介绍悬坠钓的文章不多,而部分介绍悬坠钓的理论文章又过于深奥,  相似文献   

16.
黄少武 《钓鱼》2004,(13):15-15
目前,悬坠钓法已被广大钓友在垂钓中普遍运用。悬坠钓法也在垂钓实践中显现其先进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马建华 《钓鱼》2005,(12):23-23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代的悬坠钓法已经摆脱了最初“台钓”的框框束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垂钓技术。但直到现在,仍有大批钓友将其称为“台钓”,部分钓友直到现在仍然用“台钓“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钓鱼活动,众多的钓鱼刊物虽然也展开了对现代悬坠钓法的技术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甯夕雨 《钓鱼》2005,(6):21-21
去年本刊第10期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悬坠对钓鱼的种颠覆》的文章,文中肯定悬坠钓的优点,赞扬了悬坠钓在钓鱼技术革新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和对垂钓运动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让我们明白,现代悬坠钓在我国垂钓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决定传统钓法浮漂沉浮的直接因素是铅坠,而决定台钓漂尖沉浮的直接因素是钓饵,台钓钓饵的作用与传统钓法的铅坠的作用相似。 可以这样说:台钓调漂后,饵即坠。实际垂钓中,台钓钓饵的变化和位移对漂尖的作用与传统钓法中的坠的作用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传统钓法浮漂的沉浮是钓饵的位移通过脑线影响铅坠,引起铅坠的位移后才产生浮漂沉浮的;而台钓则是  相似文献   

20.
拔标钓术     
长枪兵 《垂钓》2009,(7):26-28
“拔标钓术”顾名思义,是指将正常手竿钓组中的浮标拿掉,转变成一种独特的钓法。它借鉴了抛竿、手竿悬坠钓、传统“板钓”部分技术要素组合而成,是在特定条件下运用的一项竞技垂钓技术。它是以钓底兼顾打截口、主抓成功率逮死口为重点、针对乱层鱼和钓底层鱼为核心的一种特殊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