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刚刚放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一口气读完了它. 这本书的作者是斯宾塞·约翰逊博士,他是享誉全球、深孚众望的演说家和作家.  相似文献   

2.
《告诉孩子,你真棒》是知心姐姐卢勤老师一本书的名字,它是我极力向家长们推荐的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这本书是写给家长们看的,我一直用这本书里的理念教育着我的学生们,因为我已经把自己当作了他们的家长,当我看到我的25个孩子的进步、听到老师们表扬他们的时候,心中会充满母亲一样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是我每日必品的心情咖啡. 阅读过<心灵鸡汤>这本书,我格外惊喜,从没想过这本书竟有如许价值,这真是一碗鸡汤啊!  相似文献   

4.
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是我枕边常放的一本书.近期,我又细读了这本书,再次被于老师宽容和幽默的魅力折服.  相似文献   

5.
从来还没有一本书象《红军长征记》那样,引起我如此强烈的兴趣.我每读一遍,都为它所显示出的钢铁意志和崇高理想激动不已.这是一部伟大的史诗,一曲英雄的颂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读者推荐这本书.  相似文献   

6.
早上,我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书.这本书很有意思,封面上画着一张大嘴巴,嘴角还流着口水呢. 我把书拿回家,翻开第一页,这一页的内容是蛋糕的制作方法.下一页画着诱人的炸鸡腿,第三页上有一个巨大的汉堡包……噢,原来这是一本食谱呀!我最喜欢美食了,那些美食的图片真是让我越看越喜欢,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们,你读过《童年趣事》这本书吗?我敢说你们一定没读过,因为这本书是我自己创作编辑的,又没出版发行,读者只有我自己。这本书内容全是我小时候的趣事,平常我一有空闲就拿起  相似文献   

8.
曲线and音乐     
我把随身听的声音调至最小,开始写这篇作文。最小? 是的,最小。有声音吗? 没有。那为什么不关掉? ……有人注定一辈子读不懂一本书,对吗? 一本书? 是啊,一本书。不要以为我说的是“人生”这本书、“事业”这本书,“爱情”这本书等等。  相似文献   

9.
我读了一本书,叫<原来如此>,我觉得它很好看.这本书介绍的事物很清楚,许多科学原理都可以在书上找到,所以我才喜欢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2日,我买下了那本书--<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情,每一个案例都引起我的共鸣,给我启发.  相似文献   

11.
李治 《英语沙龙》2013,(1):40-41
有人说没有差评的书不可能畅销.你看,可不是,我最喜欢的自己的第二本书《不懂项目管理,还敢拼职场》也招来了这样的差评:作者从头到尾都在固摆自己的优越感,名校、海归、500强.他说的一点没错,这些标签的确属于我.也许在这位读者眼里,我是拿这些光环出来显摆的,他却忘了读一读这背后的来历和这些平台给我的感悟.还记得在为这本书起书名的时候,我曾一度想过叫这本书《如果你也没有一个好爸爸》,后来怕老爸削死我,作罢了.但在一个拼爹的时代,如果我们没爹可拼,我们只能努力.  相似文献   

12.
《荒野里的呼唤》是一本很好的书,我很喜欢.这本书讲了动物们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有兔子的,有雄鹿的,也有山猫和豪猪的.其实,我喜欢魔法故事胜过动物故事,可同时我也喜欢动物故事胜过魔法故事.至于我为什么这样说,你只能自己去想了. 《荒野里的呼唤》充分地展现了动物世界里的弱肉强食和命运之神对于动物的残忍和冷酷,以及猎人布下的陷阱的可恶.好端端的动物,就这样给杀了,是不是有一点太残忍了?从这本书里我看出了动物的血腥以及猎人的残忍.我印象最深的是本书的第二章,写的是空中之王——秃鹰.  相似文献   

13.
书房沉思     
在家的时候,我经常躲进自己的书房里.我爱坐门口处,下面的院子、饲养场、花园,以及住所的大部分地方都一览无遗.在书房里,我有时翻翻这本书,有时看看那本书,随兴所至,多方射猎,了无计划.我时而默想沉思,时而踱步踟蹰,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 我的书房位于塔楼的3层.塔楼的底层是我的小礼拜堂,第二层是一个主卧,主卧的旁边是客房.  相似文献   

14.
一口气读完张水鱼的新著《巧解读——语文有意思》后我不禁自言自语:"这本书实在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案头书.这本书对一线教师来说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都太有用了."说有用,不仅仅是水鱼老师对文本的巧解读可以拿来用作备课资料,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本书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借书记     
我是个书迷。只要看见报刊上推介哪本书好读,我就要把那本书买到。如果买不到,我就会想办法 。 妈妈为我订了十多种课外读物,我习惯每天睡觉前阅读。有一本刊物上连载英国作家达伦.山的魔幻小说《吸血侠》,我读着读着就上了瘾,想马上买到这本书,一口气把它读完。读了上一期的连载盼着读下一期的滋味,实在难受。我跑遍了湛江的大小书店,就是买不到 。 正准备求老爸托北京的朋友帮我买这本书,却发现我的同桌竟然有这本书。他怕我看到,上课时用胳膊挡着偷看,很不幸,还是被我发现了。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 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谁知,当我提出想…  相似文献   

16.
王泉的《中国当代文学的西藏书写》是一部以研究当代西藏文学作品和作家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史专著.这本书在着重史论叙述的前提下不忘在全球化背景中关照中国当代文学西藏书写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趋势.这是一次对当代西藏文学细致而虔诚的审视和回顾.  相似文献   

17.
一般地说,一本书能全部读完,有所收获也就不错了.可是我收藏的<东北工业建设中的劳动模范>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和帮助,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  相似文献   

18.
朋友最近送了我一本书,和书一起送的是一个要求:读完写篇感想.要知道,这本书是<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30年>,像我这样完全是建筑设计行业之外的读者,能把这样一本巨著读下来已属不易,更何况书中老有让我流连一处或反复前后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旅程中,一定有一本书,放在我随身的背包里.就算在录像的空当也一样,总会有一本书,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好像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习惯. 多年来,保持着这种习惯.习惯,是一种镇定剂、一个护身符,我靠它得到安稳.我是一个很喜欢挑战的人,也常常想要改变轨道,从来不肯循规蹈矩,然而,却不喜欢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不管在什么样的日子里,只要有一本书,再寒凉的天气,也像在口袋里放了一个暖炉.  相似文献   

20.
"这本书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彼得·德鲁克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旁观者>.这不是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是他对"人"的观察、描画和体悟.我们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然后再随时拿起这本书,每个轻松精彩的短篇都由一个或两个人以及他们的故事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