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任务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展开预设的教案,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对预设的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沈大安老师对课堂的预设和生成这样说:“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语教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人们非常重视预设生成的教学,忽略了非预设生成的教学。所谓非预设生成是指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等获得的结果或结论,与教师的课前预设相左,或者是在教师的预想之外。对于前者,因为是通过预设而形成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所谓“预设”:就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所谓“生成”,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所出现的各种情况。“生成”对应于“预设”,因预设而精彩。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把控教学预设,引发智慧生成.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无序的盲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预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的预先设计,即备课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灵活产生的内容,是教师无法预先设计的部分。教师要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做到充分“预设”,在面对动态的“生成”时,把握“生成”产生的时机,引导学生,从而有序而高效地推进课堂教学,达到尊重学生、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有规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自教师的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又是动态的,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效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还要充分利用随机生成的教育时机和教育资源。一句话,有效的教学必定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离开了预设,生成就如无线的风筝;没有了生成,课堂便是一潭平静的湖水。因此,课堂因预设而高效,因生成而升,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7.
动态生成的课堂流光溢彩,姹紫嫣红,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课前进行教学预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生成是新课改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改革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这就决定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有教师的课前预设,更要有课堂上师生即时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点,生成是预设的机变,数学课堂教学应在精心预设下促进生成,让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9.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预设,预设对有效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设是指教师在课前把握教材、分析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巧妙构思、精心规划课堂的各项教学活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更需要生成指导下的预设,因为,课堂教学预设是基础,生成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但要生成课堂的高效率,离不开教师备课时的精心预设,所以,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只有大胆、主动、科学地进行了教学预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凭着深厚的功底机智合理地把握、调节,促进各种课堂生成。这就决定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忙碌中结束了,静下心来翻看这个学期写的教学反思,发现有许多讲的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遗憾,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有效处理生成"是新课改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课堂生成是课堂教学从教师本位向学生主体转变的必然产物。合理的预设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充分的预设的确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心中有底",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预判,是降低教师课堂驾驭难度的好办法,但预设不是解决生成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可以预设的,也是可以控制的,这是课堂教学的特点。正因为此,教学设计才变得必不可少。但课堂又是生成的,这是课堂教学的又一个特点。如果无视课堂的生成性,那么教学就是残缺的。一言以蔽之,"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应该说,"生成"的课堂虽因充满各种变数而会让教师面临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一对欢喜冤家,因为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由于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教学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创  相似文献   

14.
宋冬兰 《考试周刊》2012,(56):53-5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可能性,是教师无法全部预设好的。所以,教师不可能是完全胜券在握,按照自己的精密的预设顺水推舟地进行课堂教学,现在的课堂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这对于已习惯于四平八稳、配合默契的"控制式"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挑战。因此,互动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不断发展彰显"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5.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品德课堂教学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本文主要从新课程下精心预设"意料生成";敏锐捕捉"意外生成";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三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教师、教材、课堂有机地相融、和谐地构建,充分展现动态的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不少教师简单地、机械地解读“生成”,认为我们的课堂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有着太多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决定了课前预设越多,课中学生的自由空间就越小。因此,关注课堂生成,不再需要预设教案,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智慧应对自如,就能将课堂引向精彩。  相似文献   

18.
预设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生成,而是为了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和富有成效性。科学预设,是解决教学问题、发现教学规律及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只有科学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和高效的课堂。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教学预设具有科学性呢?我以为,应做到“四关注”。  相似文献   

19.
颜鹏 《中小学电教》2012,(8):131-131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预设",利用其在课堂之中的"生成"功能,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对于一节成功课堂的标准如今就有了一条新的标准,就是对于"预设"和"生成"的良好把握,"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堂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注重生成的课堂才有生命的活力,个性的飞扬。要使语文教学设计适应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生成,着力于预设。在预设"生成点"时,充分考虑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能使语文课堂生成更多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