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个她女儿的故事。她女儿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孩子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这位同事,是一位曾在亚运会上得过七项全能亚军的优秀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  相似文献   

2.
和其他父母一样,为了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让她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我女儿四五岁的时候,我便让她学习小提琴和儿童美术。 那时女儿在幼儿园的中班,每天5点半放学。我接她后,直接送到附近的少年之家,每周一、三、五学琴,二、四.六学画。 开始的时候,女儿很兴奋,学得也很认真。但很快就没了兴致,上课开始走神,有时竟打起瞌睡。 学琴班有学龄前至小学六年级年龄不等的10个学生,每次上课1个半小时,老师不可能逐一辅导每一个学生。每节课老师讲一下指法.弓法、五线谱,无论学生学会与否,第二次只抽出10分钟,挑几个学生…  相似文献   

3.
罗雯静 《中华家教》2014,(Z1):82-83
在一次沙龙上,一个父亲问我:我的孩子上了舞蹈班,开始的时候很喜欢,慢慢地,训练的难度有些大了,压腿时会很疼,孩子就有些退缩,说不想上舞蹈课了。这种情况,我是同意她放弃,还是让她坚持呢?我问了这个父亲一个问题:上兴趣班是否是孩子自己的决定?学习舞蹈是否是她自己想要的目标?父亲回答:是她自己非要上的。我和这位父亲分享了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孩子依然喜爱舞蹈,只是她遇到挑战与困难。压腿很疼、  相似文献   

4.
我的女儿叫王诗,今年11岁。我们让孩子学琴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且认为孩子做一件事坚持到底,对孩子的意志品质是个锻炼。孩子的爸爸在乐团工作,我本人在学校也搞艺术教育,家里早就有钢琴了。有这样的环境熏陶,但是女儿并没有主动要求学琴。 孩子4岁半时,我们找了老师教孩子学琴,但老师说她根本坐不住,再加上老师的授课方法也比较枯燥,所以,学了两次后,就停止了。到了孩子5岁时,我们认为必须要培养孩子的坐功了。一开始,孩子每周上一次课,每次 40分钟。老师留的作业很多,要练四五个新曲子。我的感觉是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5.
当女儿的学生女儿3岁时,养成了独生子女常有的任性、不听话的小毛病。为了改掉她的坏毛病,我想了很多方法,但都无济无事。女儿进入学前班后,我决定抓住时机,积极配合老师改掉她的坏毛病。没想到几天下来,老师非但没有批评她反而表扬了她。说她在学前班很乖,很听话。尤其是老师让她当小老师,给小朋友评分,帮助其他小朋友。我发现了孩子的两面性,为什么在家里和学前班两个样呢?老师和我分析了她的性格特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女儿今年读小学三年级。几年前当她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发现她有唱歌的天赋,为此还高薪聘请了专职音乐教师培养她。孩子由老师精心调教后果然长进不小,每当幼儿园有节目表演,女儿总是要么表演独唱,要么在合唱队中担任领唱。孩子进小学后,一位任课的音乐教师有一次在谈到我女儿情况时,也很兴奋地对我说:“你女儿的嗓子相当不错,只要舍得投资好好培养,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就这样,两年多来我们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几乎所有积蓄,不光请师范院校毕业的在职音乐老师教孩子唱歌,还特意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当然,一天天长大的孩子自己也越来…  相似文献   

7.
美国评价好学生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书育人》2005,(3):26-26
一个朋友到美国十几年了,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他家,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屋里都有一大堆的奖状和奖杯。我不禁称赞朋友很会教育孩子。没想到朋友说,你到有孩子的美国人家里去看一看,可能家家都是如此。朋友介绍说,每学年结束时参加家长会,总看到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奖状,空手而归的寥寥无几。“老师评奖不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是为了表彰某几个人,而是为了鼓励所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过了暑假,孩子就要上学,父母少不了要和老师沟通,这看似简单的事,却让许多父母顾虑。有位父亲这样说:“女儿刚上幼儿园,几次送女儿时见到老师,老师也不告诉我们女儿在校情况。而女儿正在适应一个新环境,此时老师的主动性很重要,我很想和老师谈谈,又怕我们的意见让她难堪,关系弄僵了,对女儿更不好。”那么,怎样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还是一个已有两岁女儿的母亲。我常在想:假如女儿上幼儿园了,作为一名幼儿家长,我将有什么想法,怎么做呢?我会有两个期望,一个乐意。一是期望老师能把我女儿培养成一个体智德美全能的人才,二是期望老师能及时与我交换孩子在园的情况,一个乐意即很乐意接受老师分配的一些“配合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女儿29个月,经常和邻居的一个小男孩玩,小男孩比我女儿小4个多月。两个孩子刚开始在一起玩时,我女儿经常欺负小男孩,故意打他。每当那时,我都很公正、温和地劝阻女儿不要欺负小弟弟:“你看,弟弟是你最好的小伙伴呢!”“弟弟的玩具都给你玩呢。”“弟弟陪你一起玩,弟弟多好啊!”我还经常表扬小男孩。过了几个月,奇怪的是事情反过来了,小男孩经常欺负我女儿,故意打我女儿。我们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请问:这两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双方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欺负别人或受欺负时该怎么办?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现在上小学五年级。我和丈夫都是一般的工人,收入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比较注意孩子的智力开发,她五岁时,我们就给她报了舞蹈班。上学以后,孩子的学习也比较好,从不用我们操心。听别人说,小时候学英语容易,因此我们又给孩子报了剑桥英语班。在英语班上孩子学得非常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听到老师对孩子的夸奖,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我们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可是孩子上这些课外兴趣班,使我们本来就不太宽裕的生活感到更加拮据,但是我们想孩子这么好,不培养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我换了一个工资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老师的微笑     
放学后,我和往常一样把小朋友们一个个送过马路。走在路上,听见身旁的两个小女孩在对话,“今天我们老师笑了两次,你们老师笑了几次?”显然这个孩子很高兴,另一个孩子失望地说:“一次也没有笑!”我有点意外,孩子们这么在意老师笑不  相似文献   

13.
吉林方晴家长问:我的女儿4岁半,上幼儿园小班。最近幼儿园开办了一个舞蹈班,自愿报名。我也想给女儿报名,主要是希望能培养她的艺术细胞。可小孩的姥姥说,孩子的骨头没长硬,不能去练。请问孩子几岁学跳舞好呢?  相似文献   

14.
平等的谦让     
一家三口到朋友家玩,朋友也有一个和我女儿一样大的9岁的小男孩。两个孩子玩得挺开心。朋友很客气,给了两个孩子每人一块蛋糕。看得出来,蛋糕很好吃,朋友9岁的儿子,几口就把它消灭了。我女儿呢,大概舍不得,吃得较慢手中还剩下一半。朋友儿子眼巴巴地看着我女儿,求她给他一半。  相似文献   

15.
肖梅 《家庭教育》2001,(9):20-21
主持:有位父亲来电询问:“我女儿3岁刚上幼儿园,几次送女儿见到老师时,老师也不和我们说女儿在校情况。女儿回家常说大班的王老师夸她儿歌念得好,很乖。而自己的老师从来不提。我想,女儿正在适应一个新环境,此时老师的主动性很重要,我很想和老师谈谈,又感到这位老师性格内向,我们的意见是否会让她难堪,关系弄僵了,对女儿更不好。有人建议给老师送礼,我也觉得不妥。和老师沟通,我没有经验,特别想请教有经验的父母。”孩子一上学,父母就少不了和老师打交道。怎样和老师沟通,真正做到家园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呢?本期6位父母朋友,将和我们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我给六岁的女儿报了两个兴趣班,围棋和舞蹈,围棋锻炼思维,舞蹈提升气质,这是我的初心,至于女儿学成什么程度,我并没有很在意. 这阵子,舞蹈老师布置作业,每天要求家长监督孩子练习,每天录下练习视频上传微信群,老师即时点评.这下可好,微信群里像炸开了锅,像我这种还没进入状态的家长,被老师批评几次后,也渐渐沉不住气了,纷纷加入了战队.  相似文献   

17.
每学期开学初,教师总要做好新生家访工作,而往往忽视了对“老”生的家访工作。其实,经过了两个月的假期生活,孩子们又对幼儿园、对老师陌生了起来。通过实践我发现:对“老”生进行家访也很有必要。一、教师可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假期生活在家中,父母会将孩子的日常生活详详细细地告诉老师,孩子会将自己新学的本领表演给老师看。这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参观幼儿的卧室、玩具橱,以此来观察幼儿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家访,我知道了胆小的亦亦暑假里参加了舞蹈班,开学了可以鼓励她给大家表演;我知道了好多孩子都学会了几个小故…  相似文献   

18.
问:我女儿3岁半,刚开始上幼儿园时很开心,过了两个星期后情绪开始低落,甚至每次看到老师就会哭。幼儿园每周有一次学琴课,她特别不配合,总是哭,还影响到别的孩子。她倒不是不喜欢学琴,因为每次在家练琴都表现得很积极。我女儿上的是当地一家知名的幼儿园,教师素质普遍较高,他们对我的女儿很耐心。我也试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育她,或早上先带她去公  相似文献   

19.
马路课堂     
去幼儿园接女儿时,她正与一位小朋友闹别扭。原来,那位小朋友嘲笑女儿只知道家庭住址,却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家,女儿听了很生气。经过老师的调解,几分钟后两个小家伙总算握手言和。孩子间吵吵闹闹十分常见,我并未上心,于是像没事似的拉着女儿回家。然而,刚走出幼儿园,小家伙就撒气跑到前头去了,  相似文献   

20.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