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它是教师的事业成就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肯做、会做、做到最好就是爱岗敬业的体现。文章从教师的教育工作态度、教育才能、教育责任感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丁凤娥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2):106-106
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这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意愿和个人的行为,而且是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师德修养的核心,更是教师履行道德规范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关键在于心中充满对祖国、人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把崇高的精神追求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只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4.
刘彼嘉  汪锋 《教育导刊》2006,(12):40-42
建设一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们在师德建设上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的内驱力激励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创新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的内驱力。为此,我镇在开展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激励。人文关怀,情感激励给教师以人文关怀,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镇坚持把师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既…  相似文献   

5.
<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职业道德规范的根本内涵,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改进教风学风,不断增强专业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事业使命感。"想干+肯干",确立高尚的目标追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爱岗才能敬业,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教师在教育教  相似文献   

6.
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质,而在教师的素质中,思想品德则是灵魂。那么,当今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素质呢?1.要有爱岗敬业的“师业”爱岗敬业是做教师的前提,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这个“业”、教学这个“岗”。一名教师,如果没有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以为业的意识,那是不可思议的。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和教书育人的信念。2.要有爱生如子的“师魂”热爱学生,这是师德的核心。从一定程度上讲,…  相似文献   

8.
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事业是关系民族兴衰、国家成败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当前,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整体状况良好,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事业心和责任感都很强。但是在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社会急速转型和农  相似文献   

9.
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爱生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爱岗敬业则是师德师魂最后的体现。所谓爱岗敬业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尊重自己的岗位职责。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师德修养和教师幸福感的关系,在教育界一直被讨论。从伦理学出发,师德与幸福感是有机统一的,并且师德修养应该成为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说,应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教师个体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是教师与其自身人格塑造的关系,从而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2.
金延 《陕西教育》2009,(11):50-53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的品德问题已是社会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教师个体品德的作用日渐凸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人们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问题的今天.师德问题目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刊从本期起围绕“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推出“师德报告”专栏,就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师德素养搭建交流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涌现出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3.
任杰球 《湖南教育》2001,(16):26-26
师德教育要与学习雷锋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雷锋精神,像雷锋那样将自己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雷锋那种爱岗敬业、勤奋钻研、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做到乐业、勤业、精业,才能真正用行动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自觉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因此,师德教育要与宣传、学习雷锋精神结合起来,正确认识雷锋精神和师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正>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提高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  相似文献   

16.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这个非凡的社会角色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最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才能学为人师、行为楷模。国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  相似文献   

17.
周星 《考试周刊》2015,(22):14-15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大职责,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人才。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师德素质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非常重要,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可归结为三个“心”,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小学语丈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师师德修养浅谈山东省教育学院王登运师德修养,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具有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控制和调节意识、情感和行为的职能。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的知识、才能...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师德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中"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有教无类、交以为师"等优秀传统基本成为社会和教师认同的道德规范。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当代师德建设要在传承师德传统的同时,不断丰富其内涵,树立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等师德观念,并通过加强领导机制、教育机制、管理以及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