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西方大学史上,有许多关于大学的命题影响了而且仍在影响教大学的发展,如大学是学者的社团、大学是探索和传播普遍学问的场所、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机构、大学是独立思想和批判的中心、大学是社会服务站、大学是一个有机体、大学是由多种杜群组成的多元化巨型大学等。这些命题有些反映了大学的实质,有些则涵义模糊,容易引起误解,导致大学理念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该文论述了“何谓大学”这一历史命题和大学理念的嬗变历程,探讨了基于新世纪大学理念的大学实验室的改革创新问题,揭示了新世纪大学实验室体系建设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大学使命与大学追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探讨大学职能发展的历史轨迹为逻辑起点,对大学使命与追求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大学的传统职能是实现新大学使命的基础,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大学使命得以履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文化及大学文化传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文化是特定群体的生活样式,而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是学校文化长期传承与积淀的结晶,是学校个性的集中体现。本文对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传统的内涵和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大学文化的育人特色,并提出当前构建大学先进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九州大学     
九州大学是日本著名的国立大学,在日本以及世界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1903年4月京都帝国大学的分部 京都帝国大学福冈医科大学成立,这就是九州大学的前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九州帝国大学改为九州大学。  相似文献   

6.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在毛泽东的故乡,一座年轻的大学城正在迅速崛起,这就是湘潭大学。湘潭大学创办于1958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59年,湘潭大学因故停办。1974年,国务院批准恢复湘潭大学,学校进入实质性建校时期。复校22年来,年轻的湘潭大学,已迅...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世纪作为起点,大学经历了数次变迁,每一次变迁都是一种制度转型。在今天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大学危机的日益加深,现代大学再次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在经历了理性大学、文化大学和知性大学之后,德性应是后现代大学的必然归宿。只有通过重建一个德性的共同体,后现代大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由现代性所导致的大学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大学市场化使大学各方面都经历着变革。其中大学教师们也难以避免市场化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学市场化对大学教师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并简要阐述了大学制度如何在此情况下使市场介入保持一种合理的平衡,既保持教师的活力,又不使教师完全市场化。  相似文献   

9.
开放大学作为远程教育、成人高等学校,既承担了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又因其面向对象为成年人,主要教学手段为远程教育等特征,形成了区别于一般高等院校的大学文化。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挖掘开放大学大学文化的独特内涵,对于探寻开放大学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现代大学的定位、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人才培养目标等。本文回顾了近现代大学理念的发展过程,对大学的本质、办学定位、理念及大学精神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风建设新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创建优良的大学校风是大学发展的需要,是大学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章论述了大学校风的价值和内涵,提出了大学校风建设的原则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自诞生之日始,就在自治的基础上为其争取学术自由而战。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各有其合理性,但学术自由有其限度,大学自治有其局限性。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自始至终是大学学者们追求的目标。大学七百多年的历史表明,大学虽然在具体制度、职能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大学的核心精神——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并没有变。  相似文献   

13.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是大学的精神,其内涵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演变。大学这个社会组织的特性决定了其自治是有限的、相对的;更重要的,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大学的自治只能在社会现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实现。对大学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与大学的相互关系,对影响大学自治权的因素作社会学分析,即可更深刻地理解大学地位与大学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解读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千百年来大学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近代中国的大学精神在政治动荡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大学精神的建设和大学本身的建设显然已成为摆在中国众多大学面前的一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知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主要的观念,前者以促进人心灵和品格的健全发展为目的,后者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两者都既有意义叉有缺陷。我国大学由于在创办初期面临的“救亡图存”压力及“富国强兵”期待,几乎是“一边倒”地崇奉政治论的大学哲学。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权力自律的相应条件,从而使大学的活动逐步堕入政治功利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的泥坑。其救赎之策为国家对管理大学的方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浅论现代大学理念和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大学理念引导着现代大学的发展,而大学理念只有转变为现代大学制度,体现在制度中,它的引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言,大学的制度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基础在大学,关键在政府。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教授治校这样的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正是现代意义的大学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在讨论了大学市场化有关认识和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宏观上的社会资源合理调配是推进大学体制改革等行为市场化必然趋势的观点;其次,进一步提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大学、企业结合形式,即:现有大学与现有企业的双向融入式结合、大学与其自生的校办科技企业的融入式结合;最后,简要阐述了社会企业与大学进行有限合作后可能出现的大学类型(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股份制大学)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的软实力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打造大学软实力,提升大学竞争力,是全球性竞争环境下大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大学软实力涵括了大学文化力、大学政治力、大学精神力、大学制度力等要素。快速增强的经济实力是构建和强化大学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构建和增强大学软实力的根本动力,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是构建和增强大学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大学软实力过程中,必须消除计划体制的负面影响,克服各种问题障碍,努力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内生力。培育大学精神,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凝聚力。谋划事业发展,增强大学软实力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发展与大学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大学发展,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大学发展是自主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必须给予大学确定自己行动路线的自由和自主办学权力,但要把这种自由和权力转换为促进大学发展的机制,还必须有赖于一整套制度创新。鉴于我国长期来的外控制度传统,从外控制度向自主制度转换,对于促进我国大学发展更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的软实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打造大学软实力,提升大学竞争力,是全球性竞争环境下大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大学软实力涵括了大学文化力、大学政治力、大学精神力、大学制度力等要素。快速增强的经济实力是构建和强化大学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构建和增强大学软实力的根本动力,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是构建和增强大学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大学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消除计划体制的负面影响。克服各种问题障碍,努力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内生力;培育大学精神,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凝聚力;谋划事业发展,增强大学软实力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