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图·读句·学词·识字小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看图学词学句︾教学提示银川市城区回民一小刘彩娟一、教材简析“看图学词学句”编排在一年级两册教材里,是低年级语文教材重要的课文类型。第二册教材安排了10篇“看图学词学句”课文,分别编排在教材两大部分(“看图学文...  相似文献   

2.
全面回顾抓住重点小语第六册第一单元教学建议隆德县教研室仇千记小语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材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一方面对第五册语文“读懂每一句话,把句子写通顺”的训练重点进行复习与巩固;另一方面为第六册语文“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意思”做了过...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我说的是中国、新加坡合编的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7课第一课时。教材第一部分Learn to say中的两个话题句:“Where is my…?”And“Is this your…?”分别在第一册及本册中见过面,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段新的对话。如此编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听  相似文献   

4.
图文并茂是“看图学词学句”的显著特点之一,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看图学词学句”也突出了这一特点。这些图画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学词学句能力,对指导学生说话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看图学词...  相似文献   

5.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二册的文体分类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看课本的部分目录。第一册“第二单元记叙文”,包括《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等;“第五单元散文”,包括《荷塘月色》、《灯》等。第二册“第二单元记叙文”,包括《包身工》、《荷花淀》等;“第三单元记叙文”,包括《土地》、《黄山记》等;而后又列出一个“第五单元散文”,其中包括《天山景物记》、《风景谈》等。据有关介绍,全书一至四单元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实用文部分,第五单元为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第十册最后一个单元《古诗二首》,试作多角度解析如下。泊船瓜洲一、朗读解析《泊船瓜洲》描写了王安石路过瓜洲时见到的景物,反映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可用中速朗读。第一句“京口”、“瓜洲”间不要有明显的停顿,然后重读“一”字,把两地只隔长江一道水的意思强调出来;第二句明显地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瓜洲、钟山虽然相距百里,诗人却说:“只隔数重山”,意思是说离自己的家已经很近很近了。其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第八册第24课《猫》一课后面的第一个练习是这样的:“猫的性格有些古怪,结合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这种性格的?”小学第八册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和中等师范学校新编《阅读和写作》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的教学参考资料,也全都照搬课文第一句,认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并且从课文  相似文献   

8.
第二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新疆自治区教研室特级教师张岚小语第二册教材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包括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讲读课与阅读课,以及基础训练等四个内容。第七单元是本册继第三、四单元之后的第三组讲读与阅读课.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和一篇阅读课,还有...  相似文献   

9.
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杂文单元,单元首页的“文体知识”对杂文的介绍是这样的:“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解说“杂文”的:“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称鲁迅杂文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文艺性的论文”。由此可见,对杂文的文体认识,大家基本趋于一致,即杂文是一种兼具论说性和文学性的一种边缘文体。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首…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本单元教学要点一览表中,第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要求有一明显的错误:“应用文的主旨、材料和格式——调查报告、总结报告、请示报告”。  相似文献   

11.
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教学建议昆明市武成小学杨丽芬“九义”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共有“看图学词学句”5课,从整体看,这5课看图学词学句有以下共同特点:图文并茂,图画和文字紧密结合,图画表现的就是词和句的具体内容,这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②生字都随词句...  相似文献   

12.
研究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研究者:李慧玲(主备)、高年级数学组老师.“一备”原行为教案:略.“二备”新设计教案.片段一:复习运算顺序,  相似文献   

13.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一——六册)文言文练习答案,有些不够确切,有些错误明显,现分册择主要的解说如下.第一册第六单元阅读训练第四题。[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原答案:客 ké,门客,这里是意动用法,“把……看作门客”的意思。按:把“客待之”与“客之”混为一谈了.“客  相似文献   

14.
第二册第一单元看图学词学句教学建议□江苏周建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统编小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编者安排的是五篇“看图学词学句”。纵观这一单元教材,编者都是从发展学生语言入手,先安排图画和短文,再从短文中提出要学的词,从词中提出要求掌握的生字,课后安排了体现教学...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材《几何》第二册中,“三角形内角和”一节的原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原实验 现行小学中高年级《自然》第一册“怎样认识物体——空气”一课中有一个实验: 小林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别人清楚地看到,他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空气“倒”进第二个杯子里,又从第二个杯子倒回第一个杯子里。你试着想办法做一做。 现作“翻译”如下: 实验目的:将甲杯中的空气“倒”入乙杯中,再倒回甲杯中。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阅读训练”要求将短文《甜》第四段记叙欠妥的地方调整顺序(不增删文字)(P161),对此,教学参考书提供了调整五处完整句子的答案。这些调整无疑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除这五处外,该段短文还有一个句子,其中“不用说”和“就是”后的连带成分位置也应该调换。原句如下(横线为笔者加): 不用说山乡的小型水电站落成,海边渔港新修成一座水库,就是葛州坝上长江截江这样的千古壮举,谈起来都使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二册《奕喻》(钱大昕)一文有“曾观奕者之不若已”句。对句中“曾”,教材第287页和人教社编第二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235页的注均为zēng,乃,竟。”笔者认为这个注音值得商榷。“曾”确有两种读音。查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  相似文献   

19.
赵水灵 《科学课》2009,(10):48-49
教学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该册教材主要训练学生“计划与组织”的探究能力。本单元是该册教材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一个单元,“二级目标”是“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请看在平时的教学视导、听课活动和教师基本功考试中出现的几个例子。例一:一位教师在执教第七册第二模块第一单元"China town in America"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