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双怀博士自香港回来 ,带给我一套周佳荣教授主编、香港教育图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中国历史》教材。这对于曾在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十余年 ,如今又在大学从事“中学教材教法”教学工作的我 ,无疑是一件愉悦之事。初次接触香港中学教材 ,其精美的装帧 ,便使我耳目为之一新。继而 ,翻阅其内容 ,更为其简练的文字叙述、丰富的图像设计、多彩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而感叹。“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有一种感觉 ,这里所展现的 ,也许就代表着我国中学历史教材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向。因此便有了将它介绍给内地中学历史教师和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们的欲望。一、突出图像教学 扩展知识视野在中学教学中 ,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由于青少年缺乏直接经验 ,加之历史教材所表述的又都是远离现代生活、不可再现的往事 ,这就为学生的感知增添了困难和障碍。同时 ,怎样才能适应青少年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发展的趋势 ,也一直是近现代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课题之一。近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 ...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学最难的是什么王薛刚我教中学历史30余年,即使中间较长一段从事学校党政工作,仍未丢掉中学历史教学。不少青年教师问过我,中学历史教学最难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最容易的是教教材,最难的是用教材教。今就以此命笔,参加“中史参”倡导的“历史教学漫谈...  相似文献   

3.
因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机制的缺陷及专家自身的局限(或疏忽),出现错误本属情理中之事。我曾十余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深感教材既有“硬伤”,更有观点陈旧过时、“左”的痕迹明显、遮蔽学生视野、束缚学生思维的遗憾。因此,黄安年教授等一批关注中学历史教材、有良知与责任感的大学老师和广大中学历史老师,对此提出质疑、商榷,也是很正常的。然而,历史室专家的回应却令人震惊,从“任史识”的反批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官学”的专横与霸道,虽然“四人帮”已垮台20余年,但“任文”扣帽子、打棍子的“文革”遗风依稀可见。如“有意无意地企图…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反映的是课程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认定;教材则是阐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专用书籍,简单说,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目前“一标多本”的情况下,教师是依据课程标准,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所以,真正的、真实的历史教学在课堂。因此,无论是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还是从事中学...  相似文献   

5.
我担任《中国古代史》这门课的时候,面临着这样几种情况:一、课时太少。整个中国通史只有二百个课时左右,只比中学的历史课时多四分之一,同学们刚复习了中学历史考入高等学校,如果只是在中学历史教材的基础上讲得详细一些,那没有多大意义;讲得更广更深一些,时间受限;另讲一套,完全脱离中学教材,又不利于学生将来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因此得另辟蹊径。二、教学改革嚷了好多年了,核心是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历史课的传统教法是陈述式的,讲得再好不过是个高明的“说书人”,照本宣科更是浪费时间,学生能自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事多年的中学师资培训工作 ,经常接触中学教师 ,感到高师的“历史教学法”教学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影响颇深。因而 ,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历史教学法”的教学必须改革 ,以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历史教学法”教学现状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新中国诞生后 ,高师院校历史系 (科 )都设立了这样一门必修课程 ,有的称之为“中学历史教材教法” ,有的称之为“中学历史教学法” ,有的称之为“历史教学法”(本文以下皆简称为“历史教学法”) ,这一课程一直开设至今。纵观半个多世纪“历史教学法”的教学工作 ,应该说 ,…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工作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中学办不好,大学教育是很难办好的。我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没有多跟中学同志接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我想从现在起,争取和同志们一起学习,改进我的教学工作。 我看了一下十年制学校化学教材,有机部分(包括实验)共58课时,材料是不少的。记得解放后我在北大医学院预科教“有机化学”,每个学期32节,教材内容还不如现在的中学教材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创刊四十周年前夕,编辑部的同志邀我将四十年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感受写出来,与刊物的读者——中学历史教师交流。我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感情很深,确实有好多感受,因而我欣然接受了编辑部的要求。我的第一点感受是:我爱上“历史教学”这一行,经历了一个由有趣、有味到有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吉宗礼 《青海教育》2007,(11):34-34
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虽然只有几年时间,但在内心深处感觉到,比较法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情况下和不同历史环境中所具有的各种特征罗列出来加以对比。由于历史知识包罗万象,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多而繁复,而历史上的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高考历史科在考查能力方面注重摆脱和纠正“左”的思潮对历史教学的影响,而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未能真正摆脱多年来“左”的思潮的束缚,存在许多教条、套语、假话,这一现象亟待改进。最近读到刘宗绪教授的文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年第3期),颇有同感,很受启发。这  相似文献   

11.
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的研究成果的过程,其生命力在于不断吸收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并把它变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然而,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却无法令人乐观。前些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关于中学历史教材的书面讨论(报刊上发表文章)中,我们的专家、教授和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对历史教材与史学研究严重脱节的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如《文汇报》的一篇文章就指出:“(中学历史)教材内容陈旧滞后情况的严重,已经到了令广大使用者难以继续容忍的地步”。因此,历史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拘泥于教材,固守…  相似文献   

12.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今年第6、7两期的《商榷与正误》专辑,发表了多位普通中学历史老师及教研员的文章(包括本人几年前寄的一篇拙作),使我感到耳目一新。我一篇一篇研读,觉得每篇文章均甚有道理,也进一步感到《中史参》确实具有科学性、导向性、知识性、资料性及实用性的特色。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是由多位名家和权威花了很大的心血编撰起来的,有很多特点和长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它和人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作为一个中学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所谓“钻研”,除了要“吃透”教材外,还要有一种“不惟上,不…  相似文献   

13.
一、澳门的中学语文教材多数学校使用香港教材,香港实行的是一纲多本,澳门各校便自选不同版本的香港教材。如有的从初一到高二使用香港编的五年制《中国语文》教材,初中每册18篇,体例分为“解题、作者、正文、注释、教学重点、预习问题、讨论问题、语文知识、应用练习”等九个部分。每册课后列有“语文知识教学重点分布表”。“应用练习”中含有“作文题”、“开展语文活动的建  相似文献   

14.
面向中学,试办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是深化成人高教改革的新举措,也是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中学教材、教学改革,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面向中学是我搞好第二专科高师函授教学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第二专科高师函授教学要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三个“坚持”,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 坚持“居高临下、拓宽加深”,正确处理函授课程与中学教材教学的关系.第二专科高师函授教学,首先碰到的主要矛盾是函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学员所教的中学课程、教材内容的矛盾.如今年招收的第二专科物理函授学员是数学、化学、生化、中文专业毕业的专科生.第二专科政史函授学员是中文专业或理科毕业的专科生,有从事中学本专业教学工作,也有从事非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这个矛盾解决得好,会缓解第一专业“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的矛盾;这个矛盾解决得不好,就容易在部分学员和中学领导中,产生第二专业“学非所用”的片面想法,就会放松学习,要求不严,达不到第二专科的水平.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坚持“居高临下、拓宽加深”的教育,反对只临下而不居高的狭隘的实用主义.所以一方面我们坚持开设规定的课程,增加实用性、先进性课程的选修,如《电视  相似文献   

15.
一天,杨振宁在香港出外办事,搭了一辆计程车。司机是一位中年女士。路上,他们便攀谈起来。 “啊,你的普通话讲得很好!”杨振宁在听到女士一口流利标准的北京话后不禁赞扬她。 “我五十年代在北京念的中学,是后来移居香港的。先生,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期伊始 ,笔者有幸陪同领导听了几节高三文科班的历史课 ,发现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在某些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个史论结合的老问题。例如 ,我们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这一课。教师重点讲了“铁农具的使用”和“商鞅变法”。而且讲得很清楚 ,学生也听得很认真。领导 (非历史学科科班出身 )认为教得很好 ,问我有什么看法。我说 :“教师还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好比师傅传徒弟 ,十步留了一步。”领导不解 ,要我讲个究竟。我说 :我曾发表过《中学历史最难教的是什么》 ,提出了教师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借鉴语文教学法,就是在历史教学中也要抓好字词教学,讲究篇章结构的分析,注重写作训练等。历史教学中抓好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认知教材能力的基础。历史教学中的字词教学,首先是要抓好字音的教学。中学历史教材里,虽然对一些生僻字作了注音,但还有不少多音字和古音字没有注音,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认知教材的障碍。因此,历史教学中就产生了抓好字音的任务。其次,要抓好字形的教学,中学历史教材里有许多形近字,差别很小。例如,“戍守”的“戍”、“投笔从戎”的“戎”和“戊戌变法”的“戊戌”,“嬴政”的“嬴”和“输赢”的“赢”,…  相似文献   

18.
简讯     
▲上海市历史学会中学组已于九月一日正式建立。市历史学会秘书长沈起炜教授出席了成立会议,并讲了话。该组将环绕中学历史教材开展理论性、学术性、知识性的讨论交流和研究活动,并做好中学历史教学的咨询工作,反映中学历史教师的要求,为史学会提供办好历史专题讲座的情况;为有志于从事史学研究与普及工作的中学历史教师提供资料与信息;沟通中学与大学、研究机构的联系,帮助青少年历史爱好者开展活动。 (程元)  相似文献   

19.
一、历史教科书的地位与作用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 ,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 ,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 ,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如“历史教材学”)表明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 ,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 ,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要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是在“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编纂手法及其质量”。换个角度说 ,教科书的形式与质量 ,决定…  相似文献   

20.
研究历史教材切忌“过”和“不及”□李德藻面对高、新、难的高考试题,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无不认真地研究教材,竭尽全力界定其概念,探求其显隐问题,收到了极大成效。中学历史教学也因此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在这个对教材的研究过程中,一种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