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方方的新作《软埋》以其深沉厚重的历史意识实现其历史叙事的新突破,其历史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历史真相的追问与求索;对"人"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地位的肯定;对人之存在困境的深度探寻。其叙事表现出强劲的意识穿透力。  相似文献   

2.
就题材来讲,当代作家方方的长篇小说《软埋》,是一部讲述鲜少被文学提及的土改历史的小说。作者试图通过现实主义笔触,使影响整个当代中国社会生态的那段历史真实浮出历史地表,也使每个历史亲历者都不愿记忆、不愿讲述的那些惨痛记忆一一得以呈现。作者以此告诉读者:拒绝遗忘,才是我们面对历史的正确立场和态度。此外,从艺术特质来说,无论是作家努力营造的"双线索并行,逆时间叙述"的结构形式,言说历史的"人性"视角,还是具有传统情韵、规范汉语的书写方式,都使这部作品成为近十年来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16,(6):63-67
《软埋》是方方面向历史的一次抒写,以土改为故事背景,融合历史与现实,与当下社会形成一种观照;在叙事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以"中间叙事""见证叙事"和"大框架写实主义下的超现实叙事"以及结尾充满叙事张力的"叙事空白"来结构全篇,通过对这些叙事技巧的解读及效果的观察,引导读者走到叙事的背后,透视作者对历史的冷静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4.
方方的最新长篇小说《软埋》讲述了在土改期间一段凄惨的死亡故事,方方用死亡叙事的笔法展示了小说中人物的三种死亡形态:自然死亡、无端祸事死亡和自杀。大量非理性状态下的特殊死亡形态进一步展示出人在内部、外部以及宿命上的生存困境,从而揭示了作者在死亡叙事背后真正的现实关怀,即对历史的"打捞"、对人的生存困境的突围以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方方的《软埋》设置明暗两条关联互补的叙述线索,通过吴青林与老革命刘晋源的现实交游、与大学教授龙忠勇的实地踏访、对父亲留下的日记的探秘(明线)及丁子桃在失忆后的昏迷状态下对土改往事的追溯(暗线),呈现出一段暧昧不清的历史事实。小说不仅是以文学形式打捞土改历史,不仅是关注土改风暴中人性的异化,更是在对记忆、历史、生存的多元抒写中,表现了作家对囿于历史中的人的生存的多维考量。记忆与失忆、历史与真实、存在(生存)与虚无三组关键词是解读小说文本的密钥,记忆与失忆的面对对象指向历史真实,而其现实选择却指向人的个体生存。小说始终关注并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当人的生存囿于历史时,人应如何存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对于历史和人的关注一直是一个持续增长的核心问题,之于方方来说尤其如此。不同于以往方方笔下勾勒出原生态日常生活图景中的众多小人物图集,她的新长篇小说《软埋》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洋溢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因子,人成为再现历史、重构历史的一块块文化拼图,历史成为真实可感的人的历史。小说从本质上力图回避具有决定意义的宏大历史叙事,而转向民间的、个体的、散乱的历史碎片,希翼在家族隐史、乡村秘史、民间传言的时代缝隙中采撷和串联起历史的真实,廓清与还原出承载民族记忆的历史文化景观,方方以写实的笔调建构起文本叙事中的多维空间,凸显出普通的、真实的、典型的个体生命在历史海浪中的起落、浮沉。  相似文献   

7.
马拉小说《金芝》以当代人的视角回叙前现代乡村"走马镇"的历史,书写金芝这个女人的伤痛与救赎,呈现中国乡土文明的颓败与回归,反思前现代中国场景中的"一种现实"。这种现实既有作为现代性思想化身的金芝个人被前现代乡村改造的隐喻,又有传统乡土精神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从衰败到延续的挣扎与救赎。  相似文献   

8.
霍锋利 《文教资料》2008,(28):34-36
本文以救赎一词为中心,探讨了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中主人公"鸟"从单纯的个人救赎到自我与残疾儿双重救赎的心路历程.此外,针对向来被认为突兀的结尾进行原因分析,发掘"鸟"的转变行动背后的认知过程,阐明一些较少被关注的、与主题相关的故事情节之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太原大学学报》2017,(2):68-72
方方在其新作《软埋》中延续了她小说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对自为与他者的关系、选择与自由的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选择、彼此之间相互矛盾的关系与萨特存在主义的相关理论相印证,而作者方方在实现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超越。  相似文献   

10.
正对"软约束市场主体"的深刻认识,是我们理解过去一段时间利率高企的核心线索,也是指引未来投资方向的重要依据。所谓"预算软约束"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提出。国家视企业如同自己的子女,如果企业亏损,会得到国家"父爱主义"的支持和帮助。预算软约束对于企业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预算软约束的条件下,企业对价格的敏感性下降;第二,企业领导者关注补贴甚过关注效率;第  相似文献   

11.
沈虹光是著名剧作家,2015年却出版了一部很好的历史纪实文学《壮士无言》,其中收集了她近几年来创作的关于抗战、关于女性革命的系列作品。其叙事立足于"大事件"中小人物的史料发掘,思考的却是"壮士无言"背后被各种意识形态构建的历史被软埋的现实和未来。作者试图从记史、记事、写人、立传等纪实文学写法的融汇处,经由湖北通城等地方史的小切口,再现一段段抗战及革命的个人史,进而致敬抗战英雄。  相似文献   

12.
厦门翔安隧道,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条大断面的海底隧道,其陆域段埋深极浅,需下穿一条省道,地表建有众多构造物,施工中采用CRD工法,使隧道顺利安全地渡过陆域浅埋段.目前,海域段软弱围段正应用本工法施工.对陆域段浅埋暗挖段CRD工法,在全强风化地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为相关工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关于救赎的电影。影片中因为诸多象征手段的运用,才赋予了"救赎"以深刻意义。主人公安迪的隐忍、睿智和坚忍不拔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狱友、监狱乃至社会。"救赎"的主题在影片中贯穿始终,是热爱生活,永不放弃的一种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本科学生软技能是指与硬技能相对应的隐性技能。软技能是衡量应用型本科学生能否"激发个人潜能并通过与他人合作进行能量放大并获得更大成功"的技能总和。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软技能属于职业技能,但不同于一般性的动手动脑技能,软技能更具有前瞻性、潜在性、内生性和自组织性。应用型本科学生软技能培养应立足于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成长,在更加宽泛的领域采取有效的途径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由"硬技能"和"软技能"两部分构成,两者本应呈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关系.但是,高职教育时于"软技能"的长期忽视造成了高职学生这方面技能的缺失,形成了职场软肋.因此,软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阐述软技能的内涵和重要性,提出软技能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故乡》中在草灰里埋碗碟的到底是谁?历来众说纷纭。笔者在简单梳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看法:学生们认为是水生或者水生和宏儿埋的;我认为是闰土埋的。并且,笔者认为谁是嫌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鲁迅通过"埋碗碟"悬案批判了无论是哪组嫌犯身上都存在的痼疾——奴性。鲁迅的这一批判甚至对今天的中国人依然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染的小说创作,其扩大的意义也许在于,她要通过女性个人档案的建立,给一直在历史的尘埃中被湮没,失名乃至被扭曲的“女性”正名,让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声”的女性,真正发出自己最个人的声音.这样看来,她就不仅仅是以“挑战者”的姿态,拓开了女性“个人话语”的空间,而且试图把写作变成个人在文明解体或价值失范时期完成女性“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陈染的创作为女性文学“开启了另一扇门”.  相似文献   

18.
作品信息     
正方方长篇小说新作《软埋》出版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方方最新长篇小说《软埋》。《软埋》的故事情节跨越了五十余年,其间伤痛和宽容、失落与满足、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不可挽回的遗忘不断交错、碰撞,无论选择铭记还是遗忘,这都是一段应该了解的历史,也是每一位读者都不应错过的精彩故事。格非认为,方方在结构上改变了悬念的设置方法。原来可能会通过哥特式、恐怖等等人为  相似文献   

19.
正周庆荣是中国散文诗人群体中一个有温度、有理想、有远方的人,一直以来他都在探寻和开拓着散文诗的经验场域和精神空间,除了追蹑个体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感悟,他也将自然、历史、哲学以激荡变化的潜在意识打并入对尘世的辨认与救赎。周庆荣在散文诗中纷呈着个人的生存经验以及对时代的历史性拷问,一方面他审视和修炼自己,渴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有理想、有远方的人;另一方面,他也通过对一  相似文献   

20.
隧道施工中,不仅要确保新建隧道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而且还应该确保地表安全的既有结构。隧道施工面临隧道结构整体沉降、全风化花岗岩遇水软化、裂缝控制及建筑物差异沉降等问题。基于系统性分析隧道施工特征和控制措施,为实现控制方案可靠性,本文基于浅埋大断面软岩隧道施工分析与探讨建筑安全控制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