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直译和意译是韩汉翻译中常用的方法。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怎样把两种翻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原作的思想、风格传达给读者是极其关键的。  相似文献   

2.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高中英语教材的最重要的两种翻译方法。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直译与意译的对象可以是包括成语在内的单词,也可以是句子,下面我们就分析直译与意译在单词、成语和句子翻译中的运用进行逐一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方法指津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地落实,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和原文一致.  相似文献   

4.
王红伟 《课外阅读》2010,(11):181-18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就是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语言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这两种翻译方法在具体使用时应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相似文献   

5.
佛经翻译,对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文化都产生了久远而深刻的影响。鸠摩罗什与玄奘是佛经翻译史中的两位宗师。罗什崇尚绮丽,主张“依实出华”。玄奘提出了“五不翻”理论,他的译文确切流畅。二者分别代表了“意译”与“直译”两大派别。  相似文献   

6.
一、文言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能综合考查文言水平,因此它是高考语文的传统考试方式之一。文言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是指在文言翻译过程中,译文要与原文尽量保持对应关系,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并注意保持原文的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意译为辅是指无法直译的地方,如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难以直译的地方,采用意译的方法。二、文言翻译的方法文言翻译要求做到信、达、雅,即准确、畅达、优美。中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9,(4):17-22
胜光法师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著名翻译家,译著颇丰,译者一生专注于翻译实践,对其翻译思想并没有进行过专门论述。《金光明经》是译者所译著品中篇幅最大、保存较完整的译著之一,其中存在着音译、直译、意译等各种翻译方法和"忠实原文""、灵活机动"的翻译观点,对此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翻译思想,并和玄奘的翻译理论进行比较,以现代翻译理论重新审视其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尽量保留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  相似文献   

9.
文言语句翻译有两点基本要求:一是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随意增减内容;二是语言明白流畅,无语病。翻译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对应翻译,力求保留原文词句的特点和句法结构特色。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的大意作翻译,  相似文献   

10.
俄汉互译的方法包括直译、意译、音译、不译等。翻译方法是翻译界永恒的话题。翻译方法的恰当运用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直译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十分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特色,追求的是“形式和内含”的统一。意译的关键在于整体上把握原文的精神内涵,细节上无需过多讲究。音译、不译、释义等是对直译和意译的补充。本文以分类说明、举例论证的方式分析不同翻译方法的特点及运用。实践证明,译者对翻译方法的选择和对原文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分析是得出高质量译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精要1.信、达、雅———文言翻译的原则。“信”,就是准确,即忠实于原文,不随意改变、增减意思。“达”,即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即具有文采,用词造句考究,文笔优美。就高考文言翻译而言,考生要做到的是“信”和“达”,所以,翻译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力求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风格;所谓“意译”,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按照原文表达的大意去翻译。意译是直译难以进行时的一种辅助手段。2.留、对、换、删、补、调———文言翻译…  相似文献   

12.
宋丙彪  李静 《考试》2003,(10):4-4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可辅助以意译。翻译的具体方法有: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故予与同社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翻译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训练,一方面,它可以考查中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考查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翻译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一是准确,二是顺畅.准确指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曲解,不随意加减;顺畅,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语句通顺,流畅.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按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逐词逐句地翻译.意译指按原文大意来翻译,当直译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时,就要用意译.  相似文献   

14.
一、方法指津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地落实,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  相似文献   

15.
文化因素的影响是经贸翻译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部分之一。翻译也是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本文通过分析经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原因,归纳了五种有效的翻译方法:直译法、音译法、释译与音译的结合法、谐音取义法、意译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将刊物的目录(content)译成英文,以便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学者的观点,让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的确,看文先看题,标题的好坏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如何,因此,作者在选定标题时总是费尽心机,既要概括地反映文章的内容,又要使题目简练,吸引读者。标题虽然字数不多,但作为了解文章的窗口,其译文变得日益重要。英译标题时可遵循翻译的一般原则,务必审慎解 力求透彻全面地理解原文意义,然后根据需要,采取直译、意译、音译或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重新编码,力求使译文与原文语义相符,功能相似。标题翻译其实与文章翻译一样,应忠实地再现原题的内容和风格。但如何译出高质量的既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又能很好地传达原题目意义的译文  相似文献   

17.
文化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具有制约作用,特定的文化语境赋予原文以特定的含义。因此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文化语境入手,探讨了文学作品在翻译中如何通过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直译加注法和直译加意译等翻译方法正确理解并翻译原文,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18.
自 1 9世纪末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以来 ,引起了几代人不断地思索和探讨。对这三字原则的不同意见的争论 ,有如“百年战争” ,一直延续至今。我国第一篇谈论翻译的文字首推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 ,文中提到了“因循本旨 ,不加文饰”的主张。东晋时的道安发扬蹈厉 ,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 ,力主矜慎 ,要求“案本而传 ,不令有损言游字”。六朝的鸠摩罗什提出只要能存本旨 ,就不妨“依实出华”。唐代大翻译家玄奘提出“五不翻” ,采用音译 ,善参意译 ,成为“新译”派的代表。至此 ,直译、意译和新译三大流…  相似文献   

19.
翻译实践应掌握原作的思想和风格,数量和表现形式上不要求目的语等同于原语,但在内容方面要保持与原语一致。直译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但不可逐字翻译。意译要求译文自然流畅,但不拘泥于形式的对等。合格的翻译需要直译和意译的结合,即为形意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失分归纳文言文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原则:"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达",就是文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雅",就是文字简明、优美。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学们在考试时常犯如下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