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贵刊的一名新读者,与《中华家教》相识的时间还不长。由于孩子刚上幼儿园.我非常关心他的成长.包括身体、知识的掌握等等。尽管我决心做个好爸爸,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方面不懂.也无从学起。一位朋友便向我推荐了《中华家教》。  相似文献   

2.
A老师是我的同事,不久前,我与他在一起谈论当今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一拉一扯就扯到了他儿子身上。他详细地向我讲述了几个他的家教故事。听完A老师的故事,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家教艺术和教育情怀着实让我感动。以下是A老师向我讲述的他的家教故事——  相似文献   

3.
“洋”家教是近半年来新兴的家教服务。据北京某文化交流中心的陆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洋”家教平均每小时要100元左右,但请“洋”家教和孩子练口语的家长们仍是不少。正在做“洋”家教的某大学留学生布鲁斯坦言,由于人员稀缺,现在不少“洋”家教都身兼数职,他就在给两个家庭做家教,而他认识的一位外教则已经成了4个家庭的外语老l师。布鲁斯透露,现在很多家长在请“洋”家教的时候都要1求懂中文,因此,一些本想做家教的外国人却为中文犯了难。(张颖) (责任编辑晓峰)瞄}一 “洋”家教方兴未艾@张颖  相似文献   

4.
我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大学生做家教是一种提前踏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实践活动;而一个个家庭映射出复杂的大世界,给大学生以适当的借鉴."今天我就要阐述大学生做家教利大于弊,尽管现在社会上对"家教热"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A老师是我的同事,不久前,我与他在一起谈论当今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一拉一扯就扯到了他儿子身上.他详细地向我讲述了几个他的家教故事.听完A老师的故事,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家教艺术和教育情怀着实让我感动.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设计师朋友。今天早上气哼哼地跟我说,刚拉黑一个大傻帽儿。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微信好友,问他能不能随便给做个LOGO,还说自己要求不高。朋友说没那么随便,就把设计报价单发给那人。那人半天回他个笑脸,说:小老弟别这么认真嘛,咱俩关系这么好,你做完我请你吃顿饭还不行吗。什么是交浅言深?举两个小例子。第一个。因为写过几篇疯传朋友圈的微信小爆文,一个十年没联系长我一届的  相似文献   

7.
廖爱银 《中学理科》2008,(11):49-50
我做的第一份家教是给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女生补习英语。据说她英语考试的分数从来没有跨越过及格线。她爸爸请我给她做家教的时候距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要是我能在短时间内帮她把英语提高至及格线以上,他爸爸就谢天谢地了。  相似文献   

8.
薛家柱先生是我刊的老朋友、老作者,他曾为我刊撰写的“生命的灯”一文,打动过许多人的心灵。这期《家教话题》,他特意赶写了“家教要从大处着眼”的文章,从他自己如何培养两个女儿的切身感受谈起,说明家教中大处着眼,小处放宽的原则是可行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欢迎来信来稿谈谈。  相似文献   

9.
麻辣语录     
《四川教育》2013,(1):3-3
“我很喜欢教会别人知识的那种成就感。我做过家教,我觉得当几个小时的家教比搞几个小时的科研舒服多了。”——逃离科研选择当中学老师的清华博士吐露心声。  相似文献   

10.
初为人师     
每每看到这张照片 ,脑海里就浮现出做家教的那段日子。读商丘师专时 ,很多学生去搞家教 ,既锻炼了自己 ,又有些额外收入。我也一样 ,想早点体味一下做教书先生的滋味。说来也巧 ,朋友的远房亲戚想请个家教 ,了解了我的情况后 ,当即达成了协议。两个弟子都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一个叫贝贝 ,一个叫露露 ,都非常活泼可爱 ,一见面就老师老师地叫 ,异常亲热 ,倒让我有些不自然了。读了10余年书 ,一直尊敬地叫别人老师 ,没想到今日有人喊自己老师了。我从小就非常崇拜老师 ,幻想有一天能做一名人民教师。入师专读书前 ,我因一篇获奖作文到北京领…  相似文献   

11.
我因截瘫离校多年,后来受人之托,居然做了几个月的特殊家教——为一外地打工人之女义务授课。事情是这样的:1997年9月底,堂弟把陌生的母女俩带到我家。他介绍说,小姑娘的父亲在我村打工,  相似文献   

12.
行走于父亲和家教专家两个角色之间,东子行色匆匆,但毫无倦色.因为这两个角色在他的生命中已经相融,并且浇筑出了他人生的彩虹桥. 和他聊天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他作为父亲的温和,也能碰撞到他自我保护的犀利,更多地是接触到他把家庭教育看作生命一部分的智慧,而这种种背后,我看到的是一种骄傲. 支撑这种骄傲的是他对于"父亲"这个词的诠释、延伸、放大,这是很多人做不到,做不好的.  相似文献   

13.
据《武汉晚报》报道 ,汉口一老汉为孙子聘请家教 ,以其孙数学卷子上的题目考应聘者。两天中 ,大学生、研究生应者甚众 ,无一做出 ,自称高级教师者 ,也没有做出来。附《武汉晚报》报道原文 :3日 ,汉口武胜路新华书店门前 ,找家教工作的大学生三五个一堆讨论一道数学题。旁边还有一位老汉看他们做题。老汉说他姓杨 ,来这里是想给读初二的孙子找位数学家庭教师。老汉对大学生们说 :“我不管你是华师的还是武大的 ,也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也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特级教师 ,只要你能做出我孙子数学卷子上的这道题 ,我就请你当家教。”据报道 …  相似文献   

14.
为人处事,时常看见一些人做拆东墙补西墙的事,而据我观察,目前90%的家教无疑正在践行这一做法。所以,我的观点是,找家教,没必要!一般家教,就是炒现饭。讲讲习题,做做卷子,完全  相似文献   

15.
第一回合短兵相接下了晚自习,薇拉拉塞着耳机走在校园里,脑袋一片空白。薇拉拉怎么也没想到这次班委会的选举自己会被大傻直接点名做班长。现在的薇拉拉,开始搞不清楚状况了。大傻何许人也?竟然让薇拉拉如此头痛?! 大傻其实并不傻,而且相当精明,不然也不会让薇  相似文献   

16.
以前上大学时,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份家教工作:小男孩上4年级,他的父亲大部分时间在外跑销售,母亲和奶奶对孩子言听计从,偶尔也发发脾气,训斥两句,但都被孩子强词夺理地顶撞回来;小男孩只怕父亲,而父亲不在家的日子,他就毫无顾忌地玩到天黑才回家;考试不及格,他随口撒个谎搪塞过去  相似文献   

17.
暑假回家去玩岂不是太浪费了,不如呆在学校里,品尝一下打工的滋味。快要放假的时候,我这样暗自设想。可是,做什么工作呢?我成绩比较优异,做初中生的家教没有问题,而且做家教挣钱比较快,——但家教太难找了。去各家书店和一些街头,你会发现门口已经站满了一群守株待兔的大学生。不行,机会太小了!  相似文献   

18.
我上大学期间,前后做过四五个家教,到了大三,我决定再也不做了,因为我深深感到,有许多事情不是我一个小小的“家教”能改变的。我驾驭不了复杂的现实我做的第一份家教是教一个初二女生。这女孩的学习成绩很差,她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看到别的孩子请家教,他们也请,但他们同时也很明理,知道自己孩子的基础太差,而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所以,没有对我提出诸如“期末考到XX名”的要求,只是让我每星期去两次,检查一下孩子的学习状况,帮她解答一些问题。去了几次我就发现,这个女孩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也许正值青春期…  相似文献   

19.
为期一年的家庭教育刊授大学业已结束了,真的感谢《家教博览》杂志的这一义举。孩子已12岁了,我已做了12年家长,但总觉得以前是糊里糊涂地在做,尽管自己是师范毕业,做了10多年的大学教师,我和妻子都在不自觉地做着家长。通过参加本刊举办的刊授,我和妻子认真阅读教材和每期《家教博览》,掌握和理解书中的家教理论,并结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实践,更新了家教观念,使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更理性,更自觉,收获多多,相知恨晚。刊大,使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更理性更自觉!辽宁丹东@董广伟  相似文献   

20.
顺英是我大学期间做家教时教过的一个4岁的韩国小姑娘.那时,她的父亲已在中国做了几年生意,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决定长期在北京发展自己的事业,便把家眷也接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