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汉语国际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第一个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学科专业,从最初设立发展到今天,所承载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所指的语言教学,更是外国学生深入了解学习中华文化的工具,是中国文化传播于世界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且随着多极化国际形势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既是满足世界人民学习了解中华文化需求的基本手段,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育模式,进而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使之能够更好地肩负起传播当代中国文化的重任,逐渐成为专业所需要重点攻坚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专业化的文化语境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需要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通过"拜师学教"活动,体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通过实习、见习,提交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等,体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全程性;通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常规性;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体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性;通过各种竞赛,体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语文的教学发扬中华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需要在汉语文化的视野中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从语文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在汉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汉语文化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字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对汉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高师专业教育相结合是高师学生对基础课认知、基础课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需要。在高师专业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作业模式的探索,可以有效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师范生专业教育的结合。由此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师范生专业教育结合的意识,在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注重与师范专业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及教学,培养学生们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能强化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及综合素质,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展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教学,促进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措施进行了分析及探究。  相似文献   

6.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专业教学中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是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转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关系,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为一体,适应了现代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古诗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会背、会默、会理解古诗,还要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走进古诗的情境美,感悟古诗的精神美。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但是,目前的古诗教学,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能够默写古诗,能够写出古诗的诗意,而忽视了古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8.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将国学经典与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将《少年王冕》中"孝文化"和"勤文化"渗入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王冕的精神内质,还能得到国学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施的"立交桥"。开发高职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逻辑起点是培养核心素养,依据在于:核心素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准线,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水平线,是学生终身发展的生命线。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组织需要由单体开发转为职教共同体开发,技术路线遵从组织设计—需求调研—制订内容—优化完善等环节,运行机制需要依托教育大数据的反馈和教育信息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能够为当今信息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我们根据工程教育认证对通信工程专业教学的要求,对本专业基础课"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解,探讨了教学方法、考核手段方面的改革。这些教学改革手段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将有助于推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存在着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专业能力而忽视非专业能力、过分注重就业率而忽视职业发展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是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质量的需要。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可从构建"平台教学、专业分流、岗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文素质全、专业基础知识宽、专业核心知识精、岗位方向技能强的"点、线、面、体"课程体系,采取"导师+项目+团队"的教学形式,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  相似文献   

12.
王俊莉 《甘肃教育》2014,(16):84-84
正教学改革离不开教研,教研就是教师有效思考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教师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素养,有广泛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的有效尝试与积淀。本文就如何将教研与日常教学有机的相融,使课题研究真正成为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1.立足学生教育,立足学生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立足学生教育和学生发展,也就是以学生的教育发展需求为自身研究发展的"根"和"本"。那么,什么是学生的需求呢?这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用心去研究、去钻研,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需求确定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习是高校师范专业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保证。我系结合所学专业和本地教育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双向互动"教育实习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体教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解读,找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因素,得出体育教学能力是社会的需要,可以强化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凸显体育的功能,让学生正真实现"三走"。因此,建议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生要强化学生基本知识技能,其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能力,尤其要注重学生实践、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岳德虎 《高教论坛》2012,(1):116-118
高职语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以专业需求与通识教育教学内容,突出励志、敬业、起疑为三个教学重点,构建以适合专业需求、就业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课程教学过程,确保切实发挥高职语文的基础性作用,使高职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够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满足高职学生的真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7,(23)
思想力"原点"师范院校教学直接关系到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和质量,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实施,高等师范教育中音乐教学的改革也面临着新的调整机遇。对于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其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未来教学工作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教育部《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中国文化课的设置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并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分析MTCSOL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华文化专题"与"中华文化经典"两门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转变要求改革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因此,教育学专业和教育类专业要相互融合,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使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具备"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技能"的素质结构,并采用交互渗透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多种综合素质逐步全面扎实地发展,以培养真正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不仅是以汉语教学为职能,更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着重探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招生面试环节,适量增加中华文化考察比重;优化中华文化课堂的结构和内容;立足语言本体,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史知识;开展多元化文化实习项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战略已经正式启动。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需获得相应的专业发展,树立"教育要发展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专业思想,在专业知识上要有量、质、结构的发展,关注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学交往能力的发展,并形成相应的专业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