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任扩展与家族制民营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任是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资源。家族信任在家族制民营企业的创业及小规模的稳定经营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当家族制民营企业要扩大规模发展壮大,家族信任又成了一种阻碍和制约因素,因此要实现家族制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必须把家族信任扩展为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民营企业中的“家族制”管理弊端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民营企业要主动迎接加入WTO的挑战,突破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以求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族制民营企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把企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企业改革创新最根本的是文化的创新。目前影响福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最大障碍和困难在于“人和”方面有着许多的制约因素,这与家族制民营企业文化中的“家族主义”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超越家族主义,实现企业文化创新,构建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和”局面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信任关系表现为显著的情感导向。建立在伦理、忠诚、恩义、血缘、婚姻基础的信任关系,在民营企业成长历程中,不但表现为差序格局的人类学特征,更加表现出现实性、功利性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倾向。推进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民营企业既具有传统家族化组织的特性,又必须适应现代化公司组织的发展需要,受到中国儒家文化信任关系与现代商业专业理性的双重影响,根源在于制度性信任条件的缺失与理性商业价值观的失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需要突破儒家家族文化带来的内外有别、情感导向的信任机制局限,在现代商业理性和企业发展利益诉求之间,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营企业中有80%是家族企业,在创业阶段,民营企业选择家族所有和家族经营的治理方式是合理的。但是随着我国家族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在融资和行业准入等发展中的“非国民待遇”和传统家族管理的方式都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完善家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促进家族企业从传统家族制向现代家族制转变,才能有利于我国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内部差序管理模式日益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这种管理模式与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紧密相连,具有十分强烈的特殊主义取向。从作为社会资本的信任来看,民营企业内部的信任类型主要表现为情感型信任、混合型信任以及工具型信任三种,并相应地将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区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信任源于社会对大学进行学术传播、创造和应用的持续性期望,大学组织对社会需要和期望逐步满足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逐步获得社会信任的过程。信任能够简化大学组织学术活动和交往合作的复杂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大学组织的运作效率。大学发展过程中,学术传承需要信任来维系,学术创造需要信任来激发,学术团队需要信任来凝聚,大学组织的良性运转需要信任来推动。信任是大学组织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大学组织发展的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8.
大学的信任源于社会对大学进行学术传播、创造和应用的持续性期望,大学组织对社会需要和期望逐步满足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逐步获得社会信任的过程。信任能够简化大学组织学术活动和交往合作的复杂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大学组织的运作效率。大学发展过程中,学术传承需要信任来维系,学术创造需要信任来激发,学术团队需要信任来凝聚,大学组织的良性运转需要信任来推动。信任是大学组织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大学组织发展的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加大,政府资助已经成为多数社会组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从政社关系理解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是传统研究路径,鲜有研究通过数据从信任视角揭示政府资助社会组织的动因。文章采用一种混合研究设计,基于滚雪球式抽样获取有效样本384个,使用最小二乘法验证何种因素影响了社会组织获得政府资助,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案例比较方法进一步揭示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在资助社会组织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关系信任”而非“专业信任”指标来衡量是否向社会组织提供资助,关系信任机制的形成助推了政社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双向认可,尤其是具备一种公开、显性、正式的组织关系信任的社会组织更可能获得政府资助。在这种非竞争性的政府资助分配机制下,一旦社会组织将过多资源用于关系建设,就可能减少对专业能力的投入,长此以往政府资助分配会偏离最佳阈值,更无法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设计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黄身发 《南平师专学报》2003,22(3):49-51,66
家族制是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桎梏,这是近几年以来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肯定的观点,并且认为民营企业应该抛弃家族制,那么,民营企业是不是应该走出家族制呢,本文从民营企业的所有权家族化、经营权社会化、股权公众化等几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的知识,在描写中国传统的家庭化时,主要着眼于对传统的批判,成功地树立了反传统家族化的旗帜。到了抗战时期,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面对家族化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借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的活动,如长子,逆子、败家子等来印证社会历史,从而显示出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的家族化观。  相似文献   

12.
家族具有传承与延续生命、感情寄托、供养等功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为一种家族契约,家族契约的优势在于利他性和责任。家族企业的本质就是家族契约的优势对企业中的要素契约劣势的部分替代,它决定了家族企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要实现家族企业永续经营就要在家族层面和企业层面上充分发挥家族契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家庭及家庭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们的家庭性的新概念,论述了家庭性的内涵、外延及分类,把人性研究从过去整体的抽象研究转入局部的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传统“家”制度从大化革新前后开始萌生,到近世基本形成,并于1898年经“明治民法”得以确立。其问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家,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住,在经历了早期的“氏族”、“乡户”,中世的“名主”、“族”等形式后,终于在近世发展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家”。随着家形态的变化,日本传统的“家”制度也逐渐确立,最终形成了以家督继承制为核心,以父权家长制为基本特征,以模拟血缘关系为依存的典型的日本家族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184名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1)家庭亲密度与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和敢为性呈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呈负相关;家庭适应性与兴奋性、敢为性呈正相关,与独立性、紧张性呈负相关.(2)敏感性和独立性两人格特征上存在家庭类型差异:极端型家庭与平衡型家庭在敏感性上有显著差异,平衡型家庭与中间型家庭在敏感性上有显著差异;平衡型家庭与中间型家庭在独立性上有显著差异.(3)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应与焦虑都有较强的预测性,家庭亲密度越高的大学生越具有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生活适应越顺利.  相似文献   

16.
优良家风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道德支撑,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熟识度和认可度,而且还可以促使其细化、深化、日常化,进而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挥优良家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必须以和谐家庭作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奠基石,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加大优良家风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将家风建设融入生产、生活,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家庭中,成员间联系的强度和长度都越来越低,以至有逐渐脱离家庭共同体的"原子化"倾向。"家庭原子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家庭中的渗透。由于"个人主义","家庭原子化"取消了长辈的"持续‘在场’影响",再加之"功利主义"这一不利的价值观导向,家庭教育功能由此而式微。超越此"家庭原子化"遭遇,促进家庭教育功能的恢复,有必要倡导关注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教育政策与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不仅影响孩子的未来,也与家庭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具有一些与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隔代教养、父教缺失、亲子交流时间少、"乖"孩子情结、攀比心理、性教育缺乏、家长缺乏学习与反思意识等方面,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亲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承担教养责任,提升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家庭文化已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近年来,我国学界围绕着家庭文化的内涵、功能、特点、变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设路径等展开了广泛地探讨,取得了不少成果。学界在阐释家庭文化内涵时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倾向;关于家庭文化功能、价值或意义的探讨比较深入和广泛,形成了内外两种基本视角;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家庭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关于我国家庭文化的变革历程,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于现当代;如何更好地建设家庭文化,学界一致认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同时着手。相对于时代的要求而言,目前的研究仍显不够,表现为研究的层次比较低、重复现象严重、理论深度不够等,学界应加强实证性的、有可操作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家庭秩序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秩序是基于现代明基础之上的良性的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赖以存在并健康发展的规范体系。家庭秩序包括两性婚姻关系。家庭角色关系、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家庭经济关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教育、家庭化、家庭道德等内容,建立当代新型的家庭秩序,需要家庭自身的营造、社会家庭之间的示范及互动作用,社会规范体系的运作。家庭秩序与社会秩序有相当的联系,家庭的建立、存在、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