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技术为高校德育方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方式要由“滞后式”向“超前式”转变 ,由“单线型”向“网络型”转变 ,由“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型”转变 ,从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格局转变 ,从“制度约束”向“制约和自省相结合”转变。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目标创新的必然性和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目标要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要求高校德育目标从要求精英的标准向要求大众型的普通标准转变;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独生子女的增多,要求高校德育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高校办学模式和就业体制的改变,要求高校德育目标从注重社会本位向更注重个体本位,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才转变。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科学的德育评价十分重要。目前高校德育评价存在着评价主体错位、评价内容以偏概全、评价过程缺乏针对性、阶段性等问题,高校德育评价应建立公平公正的德育考评机制,从“他评”为主的外在形式向“自评”为主的内在形式转变,从单一结果评价向多样结果评价转变,利用多元评价,实现学生真实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进大学生管理工作 ,在指导思想上 ,必须实现由“为德育而德育”向“为创新而德育”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新形势下 ,高校必须牢牢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灵魂 ,必须把“政治合格”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一标准。但是 ,仅仅巩固和加强已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是不够的 ,高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高校的一切工作 ,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都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 ,必须实现由“为德育而德育”向“为创新而德育”的转变。首先 ,思想政治工作要鼓励和…  相似文献   

5.
杨娟 《文教资料》2006,(31):74-75
随着信息的多元化及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传统的“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已日益受到冲击,德育的低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的发展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从“教会顺从”向“教会选择”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从转变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方法、调整德育内容、拓展德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6.
德育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教育发展理念开始向高质量迈进,德育评价理念也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主题要义。立德树人倡导以人为本、多元全面的发展观,所以德育评价也要遵循时代性、整体性和关联性等基本原则,在价值走向上实现从“机械”性向“人文”性转变,从“单一横向”向“多元纵向”转变,从简单“粗犷”式向立体“系统”式转变。基于此,尝试构建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高质量德育评价体系并探究其实现路径:信息化赋能德育评价,项目化推进德育评价,小组化落实德育评价,示范化助力德育评价。以期为学生成长助力赋能,为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德育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方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重意识形态教育、轻公民教育,重谋生教育、轻人文教育.考察其原因,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和我国传统研究过于理性化所致.为地方高校德育课程解困,德育课程必须实现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转变,必须实现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必须体现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西部地方高校尤其要融入地方和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8.
德育主要是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灵魂。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在人格、身心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这既对目前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又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更新德育观念1.从单一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高校德育要改变传统的唯政治化倾向,从单一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得到切实的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是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9.
要切实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知轻行、知行不一的问题,就必须打通知与行两个教育环节,为此要实现几个转变:明确落脚点,从知本位向行本位转变;完善内涵,从重知识灌输向行为养成转变;改进方式方法,从结论灌输式向互动体验式转变;改革考核办法,从重知识考核向重行为考核转变;软硬结合,从教管分离向教管结合转变;优化育人环境,从小德育向大德育转变。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不妨尝试用诗意的视角。让传统德育由“有意义”向“有意思”转变.力求既关心人、感染人,又温暖人、有人情味;让德育由“嘴上说”向“脚下行”转变.把“大道理”与“小节目”,“大主题”与“小活动”有机结合.讲清小道理、解决小问题、做好小事情。从关注学生“一阵子”延伸到“一辈子”.做到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更要有高度.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体制上从国有公办向一主多元转变:投资体制上从政府包揽向多元筹资转变;领导体制上从高度集权向自主办学转变;招生就业上从统招统配向市场选择转变;办学环境上从囿于国内向融人国际转变:学校规模上从千人校园向万人大学转变;后勤服务上从统包统管向社会化转变。这些变化要求高校领导从“管理”到“经营”的领导理念转型.从“操作”到“运筹”的领导方式转型.从“执行”到“竞争”的领导能力转型,从而实现对高校的科学领导。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为高校德育带来了诸多桃战,实现德育理念的视角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德育的目标转换--从“天上”回到“人间”。这并非放弃“天上”的德育理想,而是要在完成低层次德育目标的基础上逐步向高层次的目标前进。要优化教育内容的序列,注意德育目标的渐进性,使德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进学生。二、高校德育方法的转换--从“灌输”走向“对话”。传统的德育往往将学生作为“美德之袋”进行德育的注入,这种方法依靠权力和权威,居高临下,不允许学生选择和怀疑,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平等与对…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对高校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将促进高校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变革。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由“警察型”向“服务型”转变,德育教育模式由“单一灌输型”向“统分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的模式转变,全面改革传统的高校德育体系和素质量化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建新型的德育管理体制和动态开放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实现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过程”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深受实体哲学的影响,具有知性德育的特点。在过程哲学观照下,德育思维方式要实现从实体思维向过程思维的转变,高校德育要走向一种凸显人性、接近道德本意的状态,要在过程运思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德育要超越"符号人"走向"具体人",要超越"对象性"走向"关系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教师专业化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与专业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德育教师只是在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和努力。要实现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制定专业标准,在“入口”上严格把关;要提高社会地位,营造一个重视德育的优良环境,提高德育教师的内驱力;要提高专业自主权,发挥德育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高校的德育创新势在必行。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高校德育新理念: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加强引导;从封闭的德育观转变为开放的教育观;强化全球意识,加强全球伦理教育。其次,高校德育创新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体制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构建高校德育的“自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在教育效果方面上存在着“瓶颈效应”。要突破高校德育效果的“瓶颈效应” ,就必须要转变德育教育者的观念 ,把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大学生追求发展、追求成功的需要结合起来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网络在高校德育中的积极作用 ,注重榜样示范教育 ,为人师表 ,强化道德实践教育 ,增强道德教育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从体制改革入手营造高校德育大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造和建立起良好的高校德育大氛围,是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这两个根本转变的坚实基础与可靠保证。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德育意识———必需的前提长期以来,“党抓德育,政抓智育”成为一种约定成俗的工作职责划分,从体制上就形...  相似文献   

19.
敢为天下先     
中国人有个习惯,岁末年终,要回顾一番和展望未来。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大转变过程。 第一次转变,即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次转变历时近20年,是我国政治思想战线的一次大转变。第二次转变,是经济体制的大转变,即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20.
从网络的特点入手,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发展的模式,提出了与传统高校德育模式相比,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模式应由注重强制灌输式向强调引导建构式转变,由侧重静态、抽象式向重视动态、情境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