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编辑学理论纲要(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年以来,中国编辑学会一直积极推动编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1997年9月,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全国编辑学理论座谈会上,出版界和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框架,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若干基本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会后阙道隆同志写了《(编辑学理论纲要)构想》一文,刊发于《出版科学》1999年第l期。2000年初,中国编辑学会又先后召开两次座谈会对普通编辑学的建立和编辑学理论框架进行了讨论。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阙道隆同志认真采纳各方面的建议,研究多种媒体编辑活动的共性,对《构想》进行修改补充,写戍此文。全文根据近二十年来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精练简要地论述了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学科地位、学科体系,‘以及编辑理论的内容和框架,阐明了编辑活动、编辑规律、编辑价值等基本范畴,探讨了编辑与读者、作者、传媒及社会的关系,是迄今为止对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较为全面系统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2.
1996年,中国编辑学会布置了两项重要科研课题,一是编写《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二是研究编辑学基本理论框架。前者历经一年已经完稿,后者也有了征求意见的方案。1997年9月11日至15日在宁夏银川市举行的全国编辑学理论座谈会,集中讨论了如何构建编辑学基本理论框架问题。 1984年7月,胡乔木在复教育部的信中指出:“编辑之为学,非一般基础课学好即能胜任”,“建立此学科,不仅要总结过去,更要着眼未来。任何学科都是从实践中来,收集整理散见在各处的材料,总结  相似文献   

3.
邵益文、祝国华编辑的《编辑学研究文集》最近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文集选编了1993年至1997年间30多名作者的43篇论文。在此之前,出版界人士曾先后选编过3本包括众多作者的编辑学论文集:《编辑学论集》《论编辑和编辑学》(以上中国书籍版)、《编辑学纵横谈》(广西教育版),连同新出的这本  相似文献   

4.
湖北今年创刊的《出版科学》第1期刊登了胡光清同志的一篇文章——《我国编辑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向》。其中谈到“关于编辑学的基本内容,他概述了三种比较系统的意见。他说的第三种意见是:编辑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编辑主体、编辑过程客体、编辑主体能动地作用于编辑过程客体产生的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实践形式。研究编辑主体主要探讨编辑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心理意识三要素,即  相似文献   

5.
信息窗     
中国编辑学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于3月下旬在北京召开,刘杲会长主持会议。会议确定学会1996年工作以加强新时期编辑理论、业务研究,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 具体要做好十件事:一、召开学会第三届年会;二、举行近百年编辑出版史学术研讨会;三、组织小型学术交流座谈会,就编辑学研究中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座谈,为建立符合现代科学形态的编辑学理论框架作准备;四、委托湖北省编辑学会编写《图书编辑工作基本流程》初稿,争取在第三届年会上进行交  相似文献   

6.
最近新闻出版署发出图管字[98]第98号文件《关于转发<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的通知》。《通知》说:中国编辑学会和湖北省编辑学会根据我国图书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性质、方针和任务,结合编辑工作的实际编写的《规程》对贯彻执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范编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特转发给全国各出版社“参照执行”。 据了解,《规程》共分总述、信息、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校对、质量检查、图书的宣传和评介、编务工作等共12章78节。比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图书编辑工作的过程、各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些出版社的负责人认为:现在发出这个文件,很及时、很有针对性,对保证图书质量有指导和督促的作用。 这个《规程》是1995年中国编辑学会根据一些出版社编辑人员的意见,委托湖北省编辑学会起草,然后多次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并经1996年  相似文献   

7.
韩慧在《编辑学报》1997年第2期撰文指出,编辑是编辑学的主体,按什么样的模式培养现代科技编辑人才,应该是编辑学的核心问题。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编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学识能力,如何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应该是编辑界永恒的话题。目前编辑界关于编辑学者化的讨论有些误入歧途,简而言之,就是要求编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编辑实践不断发展,编辑理论渐趋成熟,技术手段不断进步,图书市场和行业体制不断变化.有鉴于此,前不久,中国编辑学会草拟了一份《图书编辑规程》(征求意见稿,现正在讨论中),与1997年制订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相比,这份征求意见稿在四个方面增加了新意.  相似文献   

9.
艾东  吴志刚 《编辑学报》1994,6(4):232-234
也谈编辑学与编辑理论艾东,吴志刚编辑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人称编辑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有《编辑学报》、《编辑学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工作》、《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为编辑学研究提供论坛;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不...  相似文献   

10.
林穗芳先生在<编辑学刊》1994年第1期上发表的《“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一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作为著作方式一种的‘编辑’和作为出版工作一部分的‘编辑’代表不同的概念。”这个论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解开了在编辑学、编辑史的研究中纠缠不清的一个死结,把一个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混淆概念的错误纠正了过来,从而大有助于明确编辑学和编辑史的研究对象。编辑学也好,编辑史也好,研究的对象都是作为一种专业工作的“编辑”;从事这种专业工作的人称为“编辑工作者”,其中卓有成就的称为“编辑家”。如果把作为一种著作方式的“编辑”和作为一种专业工作的“编辑”混为一谈,那么编辑学和编辑史的研究对象就会成为一笔糊涂账。  相似文献   

11.
送别20世纪、迎接21世纪的2000年刚一来到,就读到刚刚出版的《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一本送别20世纪、迎接21世纪的中国编辑学研究的书。那不是巧合,而是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像是中国编辑学研究的象征。 中国编辑学研究,实际是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虽然正如本书所说,1949年就有了“中国第一本编辑学著作——《编辑学》应运而生”,但“这本书的内容,主要讲报纸编辑学……设专章讲了杂志编辑工作”(第2页)。与我们现在以书刊编辑工作为主体所说的编辑学并非一回事,而且到80年代编辑学研究在国内兴起,中间也存在一个断层。中国真正有编辑学研究,只是20世纪最后20年左右的事。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编辑学报》《编辑之友》《中国编辑》《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现代出版》这六种期刊在2010—2016年所刊载的编辑学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编辑学研究中的作者构成、研究阵地、选题特点及取得的进展等。研究发现:2010—2016年期刊载文量呈现下降趋势;论文分布呈现地区差异;论文研究方法亟待改善;编辑学研究以个体研究为主;多个学科对编辑学予以关注;杂志社、出版机构和高校及高校研究院是编辑学研究的主阵地;"编辑""选题策划"成为研究热点,编辑实务在编辑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编辑学理论研究趋于沉寂,编辑家史料研究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3.
关于编辑学者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于编辑“学者化”问题已提出多年,近年来又有一些论者为此开展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即编辑可以走学者化道路和反对编辑学者化(这些观点的文章散见于《出版发行研究》1989年第4期和《编辑学刊》1989年第1期和1990年第2期上)。这一讨论持续了一年有余。我们认为这种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它能深化对现代编辑的重新理解,明确编辑的工作性质和成长方向。今就讨论中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想法。一、从学者和学者化概念看编辑学者化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不论是哪种观点,都忽略了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什么是学者和学者化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虽然明确这些概念不难,但它们是问题讨论的出发  相似文献   

14.
边见 《出版科学》2001,(3):69-69
商务印书馆编审陈仲雍同志,因病于2001年5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陈仲雍同志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积极从事编辑学的研究,1980年4月在《出版工作》杂志上发表文章:《科学地编辑和编辑的科学》,最早主张把编辑工作当作科学研究。此后,他在编辑学研究方面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文章,并担任《中国  相似文献   

15.
《编辑学报》2013,(3):273
为了帮助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提高职业素养,提升科技期刊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学报》编辑部和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拟于2013年9月9在乌鲁木齐市举办为期8天的"第2期科技期刊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讲习  相似文献   

16.
也谈“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兼与《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作者商榷●吴寅华蔡克难【南京】日前,一位朋友打来长途电话,告知近期的《编辑学刊》(上海)刊载一文,评及我们载于1995年第3期《编辑之友》的《试论编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文。初闻此讯,甚感高兴。拙文...  相似文献   

17.
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雏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从编辑学原理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对发表于《出版科学》2001年第3期和第4期的阙道隆先生的《编辑学理论纲要》进行了评述;同时,就多媒体的共性、编辑学与出版学、编辑活动的产生、编辑概念、编辑主体、编辑权、编辑规律、编辑原理等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发行研究》创刊五周年了,初创伊始,正是编辑学研究勃兴之际。各家立说,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可谓百花齐放。五年来,《出版发行研究》与兄弟刊物一道,推动和促进了编辑学的研究。时值今日,不少同志倡言,要深化编辑学的研究,就此而思,似有同感。我认为,重视经验材料的发掘和整理,是深化编辑学研究的题中之意。任何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赖以立论的基础是经验材料。罗竹风同志在为《书籍编辑学简论》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说:“从建国以来编辑工作的实践中,抽引出其中大量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加以提炼、发挥,这就是编辑学的基础。”多年来,有关出版、编辑工作研究的刊  相似文献   

19.
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编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2005年第2期刊登了任定华、杨忠民先生批评阙道隆先生《编辑学理论纲要》的文章,题目为《编辑学理论的构建应具有科学的、严密的知识体系》,对编辑学理论应包括哪些内容、编辑与编辑学概念的界定、编辑学的学科性质、编辑与文化的关系、编辑学研究中的哲学思考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为回应,阙先生撰写了《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编辑学》一文,进一步阐述了他对编辑学的学科建设的一些想法。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能够深化我们对编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为什么编写《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为了服务于实现我国出版工作的总目标:多出好书。多出好书就要不断提高图书质量。目前妨碍提高图书质量的问题之一,是编辑工作的不规范,也就是编辑工作的随意性。如何制定编辑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编辑学会有一份责任。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愿意尽力而为。这就是事情的由来。 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会把编写《规程》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