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八、有效控制:几种管理制度与形式只能介绍几种主要的劳动管理制度和生产管理形式。弹性上班时间。英国人称这种制度为flexible working system。培格曼的具体规定是:公司标准上班为上午九点至下午一点,下午两点至下午五点半,每天七个半小时。每个职工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上班时间,并填表报批。但是,还有两个条件,即,上午九点半至下午十二点半,下午两点至下午四点半,所有职工都必须在岗位上;中午必须休息半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2.
我写董泽清     
刊登《春蚕到死丝未尽》的7月11日的人民日报,当天上午便在北京的许多邮局、报刊亭被抢购一空。董泽清的岳父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两点,跑了十多家邮局,才买到两份。邮局同志说:“这种情况,几年来都少见。”之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许多读者接连不断向报社和记者本人寄来激情澎湃的读后感。人民  相似文献   

3.
杨钢 《信息系统工程》2010,(2):75-75,86
高校食堂是一个直接的服务窗口,具有明显的公益性。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提出,高校食堂的饭菜价格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高校食堂的饭菜价格现状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从上午九点相约,直到下午两点半才在张家界黄石寨不算宽敞的总经理办公室见到鬓发斑白,刚毅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汗珠,刚陪完客人下山的辅仁先生。  相似文献   

5.
13分钟惊魂!     
4月7日下午,我预订了晚上8点钟的卫星传送,准备向国内发回现场报道“告别贝尔格莱德”。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晚上8点钟到8点IO分,是最后的“安全时间”,北约一般都是在晚上8点10分以后开始轰炸贝尔格莱德的。晚上7点,中央电视台三楼卫星主控通知我,我原先预订的卫星时间不可用,改在8点25分到8点35分。当时我一听就感到不妙。因为这个时间正是北约的空袭时间。中央电视台负责新闻的副台长李东生在前一天和当天两次通知我们:从爱护你们的生命出发,要求从7日起不要再到塞尔维亚电视台传送新闻。因为根据国内所掌握的情况,北约将在近…  相似文献   

6.
在我工作的报社,有一次病倒了两个部主任,一个患支气管咯血,一个心脏出了点毛病。人们说:他俩一个“呕心”,一个“沥血”。部主任十分辛苦,成天埋于稿堆,发条拧得紧紧的,经常忙到夜晚八、九点钟回家。遇到突发性重大报道,往往要熬到半夜以后。记者自由度比较大,他们可以有弹性地安排时间,可是这些记者头子就身不由己了。下午四、五点钟,记者开始发稿,这时是最紧张了,六点钟还有编前会议……加上,一个星期一两次中层干部会议,加上,白天与记者研究报道,接待来访的通讯员,还有时而骤响的电话铃,几乎干不了多少声情,于是只能向黑夜讨时间了。记得过去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一位中层干部的借书登记表上全是空白,当时  相似文献   

7.
步步紧追──朝韩高层(北京)会谈采访手记杨国强事起仓促前景难测4月10日下午4点多,新华社突然接到外交部的非正式通知:朝韩会谈将于11日上午10点钟在中国大饭店举行,可是日程、议题、代表团团长是谁,通知中一概没有。再与外交部联系询问,对方告知请等候。...  相似文献   

8.
档案史学与七月一日(一)阴。有雨点疏零地落下。近六时起。八时,到部办公。海源阁主人杨君来谈。九时许,到政协礼堂,参加江苏组座谈会。十时半,到考古所,讨论召开考古学会议的筹备会。下午三时,到怀仁堂,参加人代会大会。六时半,回。晚餐后,到首都电影院,参加苏联宽银幕电影《革命前奏曲》的开幕礼。十时半回。即睡。这是第一次看到的宽银幕电影。(下午,雨。)七月二日(二)晴。五时半起。八时,到部办公。天气不甚热,有风。九时,到政协礼堂,参加江苏组座谈会。我谈起了去年八月底《文汇报》复刊及某些右派分子有计划地进攻事。下午三时,到人代…  相似文献   

9.
理性的善意     
我喜欢在午后看蔚泓的文字。几年来,他的这些文字,我几乎都是在下午三、四点阅读的。一开始可能是无意,后来渐渐变得存心。三、四点钟,是我家书房最温和宁静的时候,阳光恰如其分地洒进来,阳台、书架上那  相似文献   

10.
“陈景润去世,请速回办公室。”读到呼机上传递的这条信息时,正是3月20日上午11点钟。我回到办公室,看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传真过来的300多字的讣告。我们教科文部领导认为,讣告内容太简单,要求我速与数学所联系采访事宜。待我赶到中关村,找到陈景润的家时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谁都想把自己的报纸办得更好,办得更受欢迎。于是,大家都在想办法。今年6月份,日本的《东京新闻》迈出了新的一步。——设读者对话日,定期召开读者恳谈会。编辑局长直接与读者面谈,认真地了解各个时期的“话题”,听取读者对报纸的批评建议。6月1日举行了第一次恳谈会,到会四十九人,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下午五点,——不用  相似文献   

12.
周末电视秀     
江苏电视台正在策划双休日的电视节目。他们的想法是:从每个双休日的上午8点到下午6点,来个10小时直播。这不失为一个大胆的动作,但关键是,货架上要放什么东西才能够  相似文献   

13.
简讯2     
组织部长抗洪抢险不忘抢救档案  6月 2 1日 ,榕江县遇到了自 194 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这天下午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朱建华同志与县里其他领导一起冒着倾盆大雨在预定的 3号洪区紧急组织抗洪抢险 ,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大约到下午4点钟 ,已经十分疲劳的他 ,获知都柳江上游还有一次洪峰将于晚上 7点至 9点钟到达榕江 ,水位比1996年“7·16”洪水还要高出两米的汛情预报后 ,马上意识到处于县委接待室一楼的组织部干部档案室地势很低 ,将会进水被淹 ,那里保存着全县干部个人档案 3551卷 ,一但被洪水淹没造成损失 ,后果是严重的 ,必…  相似文献   

14.
我写董泽清     
刊登《春蚕到死丝未尽》的7月11日的人民日报,当天上午便在北京的许多邮局,报刊亭被抢购一空。董泽清的岳父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两点,跑了十多家邮局,才买到两份。邮局同志说:“这种情况,几年来都少见。”之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许多读者接连不断向报社和记者本人寄来激情澎湃的读后感。人民日报于8月15日载文《中年科学家董泽清的事迹震动各界》,报道了这种盛况。社会反映表明,对董泽清的报道是比较成功的。值得一写的典型董泽清事迹的通讯发表后,一位同行向我祝贺:“你捞到了大鱼!”这一句话,勾起我三个多月艰苦采  相似文献   

15.
小疵三例     
“上午14时”是几点钟?《工人日报》2001年10月23日六版以《晋江发生罚跪工人事件》为题,对福建一起工人被罚跪事件进行了报道。看了这篇报道,笔者在对这起事件感到无比愤慨的同时,又对该文导语中提出的“10月14日上午14时”这一时间概念深为不解。“上午14时”是几点?“上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半夜十二点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一般也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因此。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为“10月14日14时”或“10月14日下午  相似文献   

16.
眼下,正值报刊发行大战如火如荼。我们的报纸占多大市场份额?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报社决定把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作为报社领导之一的我,也品尝了当“老报童”的滋味。我领了20份《襄樊晚报》,到襄樊西城5个卖报点叫卖。那天下午3点左右,我到襄城鼓楼商场门前叫卖。因没5分钱找,我只收4角钱卖出去一份《襄樊晚报》。一位80多岁的白发老奶奶见我这干部模样,指着我厉声问道:“你一月几百元工资也卖报,抢我的生意呀!?”我连忙上前解释,并询问她卖《襄樊晚报》的情况。她不客气地说:“你们的报纸来得晚,有时下午四五点钟到,有时第二天上午到,一天只卖十多份。”  相似文献   

17.
北京入秋,气温直转而下,一呼一吸都 是冰凉的。下午四五点钟就天色昏沉,看什 么都有一点儿吃力。正准备文艺腔地感伤 一把,拐进一条小胡同,一炉新炒好的板栗 正哗一声倒进箩里,正是老舍当年笔下, "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 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 的。"《四世同堂》是他在重庆写的,战乱里, 栗子那泼得一街的香是他的乡愁吧?  相似文献   

18.
在罗马尼亚黑海海滨,有一个夏季广播的电台。这个电台座落在康斯坦察县玛玛亚休养站的海岸上。它已有15年的历史,是专为旅游者开办的。每年到那里休养的国内外旅游者约250万人,旅游季节长达半年以上。这个电台每年5月开始播音,9月底或10月初停播。它的任务,据电台负责人介绍说,是使旅游者在罗马尼亚的美丽海滨过得更加舒适、愉快,同时也让来自各国的朋友们对罗马尼亚更加了解,更加热爱。这个夏季电台用5种语言广播,以罗语为主,另外有英、法、德、俄语,每天播音7个小时:上午9点到下午2点,下午5点到晚上7点。每天早上、中午,晚上播送3次简明新闻,用5种语言播,每种语言二、三分钟,加起来共  相似文献   

19.
每晚七点,上海北火车站候车室顶层的上方,由霓红灯组成的《文汇报》三个大字开始亮起来了,在夜空中显得十分醒目。瞬间,霓红灯下方的巨大灯牌上,由灯泡组成的发光点形成一串串单字,缓缓地由左向右移动,上面显示出。《文汇报》社主办的电脑新闻报道机开始播放今日新闻提要。每当这时,广场上川流不息的过往旅客,都会不约而同地被这台空中新闻报道机所吸引。《文汇报》使用空中新闻报道机始于去年五月。起初,是将一台四十年代使用过的旧机器加以改制,  相似文献   

20.
过"五·一"节     
最近一段时间,他工作很忙,连双休日都很少休息,眼看"五·一"节来临,妻关切地对他说:"后天就是'五·一'节,我说李建,到时你就别再上班了,在家休息一天,咱们上午游公园,下午逛商场,晚上我给你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再少喝点酒,让你好好轻松一下."他满口应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