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冬夜的童话     
编者推荐:此文最具特色的一笔是"我用手指抠报纸,再趁妈妈不注意时,迅速地撕去一小块——透过玻璃,可以看见清冷的冬月凝视着干涸的河床",其中以"抠"字最为出彩——纯真的童心毕现。此文还需要升格:将标题改为"窗",且将后面"呼噜声"和"织毛衣"两事同"窗"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那电话……     
"讨工钱",这是报刊上多次写过的事。但是,此文用"年关打电话"出之——有了独特的材料。此文还需要升格:展开想象——在"他"和"他家人"的脑海里浮现对方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此文亮点是"司机急刹车,我趁机撞了周芬芳一下,她便借势冲到前面去,用力碰撞那贼"——既打击了"第三只手",又保护了"我"和"老爷爷"——智慧!这一"智慧"举动,紧扣标题中"公交车上"——很具独特性。此文还需要升格:将"司机急刹车"一事,变成主观故意——由点到面拓展文义。  相似文献   

4.
用"魅力"回答标题中的"喜欢",用"魅力"引出"信守承诺",而后对"信守承诺"探索其"因"——"放手的知足者"。文章从两个层面展示"魅力",诠释标题中的"喜欢"。此文还需要升格:一群懂得感激的胜利者"虽然可辖于"魅力",但是,同"信守承诺"无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5.
"只有减去了缠绕在你心头的杂念,你才能心无旁骛,一身轻松地做好你真正应该做的事"——此文的成功与不足都在此。用"心头的杂念",大体上概括了两个故事的"问题",用"心头的杂念"作为"减"的对象,比较集中;但是",心头的杂念"不是两个故事的"要害",其要害是"期望值过高"。对标题中的"减"字,要给出更鲜明的对象。此文升格后可用作标题为"期望"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对自己微笑     
编者推荐:起笔用"长相"——实写;收笔用"自信"——虚化;中间写"笑"的矛盾及其解决过程。此文还需要升格:卒章的"自信"宜用情节出之,以同全文记事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此文亮点是"有金山,还要有绿水",它从"青山绿水"演变而来——变换词语,独创新意。此文还需要升格:突破感性认识,深入思考"绿地种菜"现象——在有"新楼"的客观条件下,观念要跟上形势;否则,将阻碍新事物前进。此文升格后,可变格用于"更新观念"为主旨的材料作文,标题变为"开窗"。  相似文献   

8.
亲情赞     
此文亮点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先用"我希望……"将保罗的思维引向"岐路",再出示原因——"弟弟因患小儿麻痹症,跛着一只脚"。此文还需要升格:在原故事基础上拓展,用类似事例诠释题记;标题宜实,可改为"跑车"。  相似文献   

9.
理解的魅力     
编者推荐:文中两次转折——一是"让她拿去干洗",二是"这白色东西像小花"——友情在矛盾冲突中得到新的发展。此文还需要升格:标题改为加双引号的"小花"——用宽容培育友情。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应从"宽容"落笔。  相似文献   

10.
绿意     
编者推荐:卒章"爸,我来了"——用"后继有人"诠释标题"绿意"。此文还需要升格:文章既写了"艺",又写了"信",在此文中宜集中写"艺"。  相似文献   

11.
编者推荐:第三自然段描述"屈原伴兰",扣住了标题中的"花",第四自然段议论"让生命四季都充满希望",用"希望"诠释"兰"——揭示标题中"花"的旨趣。此文还需要升格:只保留上述两个自然段,而后展开说事并议论。  相似文献   

12.
第三自然段"由于车上特别挤,大家都没注意她"——承接第二自然段的具体描写,彰显第六自然段"这不是你的钱"一语的力度!此文还需要升格:第一,删除"套子",首尾两段的出现,改变了文章的主旨——这种改变方式是"套路",没有力度。第二,在"这不是你的钱"一语发出后,展示矛盾及其解决过程。此文升格后可变格用于以"加强监督"为主旨的材料作文:强化"我"对"那位衣衫整洁文质彬彬的先生"的监督——面对"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继续"帮人帮心"。  相似文献   

13.
短暂之美     
编者推荐:以昙花为载体,出"不断地拼搏"之义——十分独特。此文还需要升格:删除"飞蛾",强化"昙花",彰显比尔·盖茨"投身到新产品的研发中去"同昙花"默默地奋斗365天"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14.
用"楼道灯"为话题——生活处处有素材。如果楼道装的是"声控灯",可发挥想象力——换用普通灯,承载"关爱他人"之旨。此文还需要升格:删除前面两个自然段,充实各层楼道依次亮灯与关闭的情节。标题宜改为"楼道灯,次第亮"。  相似文献   

15.
卖菜老头     
此文亮点是"不会每次都是假的"——用"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做铺垫——生活困难者珍惜帮助更困难者的机遇。此文还需要升格:他从旁边拿了一个鼓鼓的菜袋子给我",其中的"我"不是比"卖菜老头"更困难者,应更换对象,从而拓展文义。  相似文献   

16.
来年花开     
"弟弟"出场——"一滴清泪重重地落下,砸醒了正在熟睡的弟弟"——救活了全文。"弟弟"的话"今天早上我看见花籽了,明年肯定会开花的",激励父母成全"姐姐"圆梦。此文还需要升格:删除"不知所措",进一步充实有关"弟弟"的细节。此文升格后,可变格用于以"激励"(或"信念")为题的作文。  相似文献   

17.
用三个"他"做铺垫,托起"世上人"——提升文义。字里行间,蕴含"父爱饥饿感",但是作者以"父爱一直在延续"出之——辩证运笔。此文还需要升格:应重点选择一个"典型",写其承担"父亲责任"的超常举动。  相似文献   

18.
两颗花生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摸出两颗花生"——得益于铺垫:第一,"妈妈用粗糙的手,在发白的上衣口袋里掏了又掏";第二,"这里有20个土鸡蛋,两斤苹果,快拿着吧";第三,"妈妈说‘肯定是刚才在车上吃掉了……怎么就吃光了呢……只有两颗了,下次来多拿点给你",其"自责"的蕴含是——母亲竭尽全力为儿女!此文还需要升格:删除第二自然段!此文也可变格用于"图虚名,招实祸"材料作文,变格措施是:将第二自然段展开写,补充儿女"不知感恩"招致严重后果的情节。  相似文献   

19.
追星的妈妈     
编者推荐:用"追星"的故事出"天伦之乐"之旨——构思巧妙,推陈出新。其追星者不是女儿,而是母亲——进一步彰显浓浓的亲情。此文还需要升格——"追星",宜增补超常之举。  相似文献   

20.
一角钱     
编者推荐:两个层面,先因后果。"原价销售"蕴含大智慧——上下渠道("厂家"和"客户")都畅通了,才能取得"(厂家)让利5分钱"和"(客户)每根麻绳加5分钱"的利润。此文还需要升格:宜将引述定向为"取得合理利润",用它取代文中有关"诚信"的文字。此文升格后可变格用于2007年高考广东卷以"传递"为话题的作文:将引述定向为"找准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