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于俊丽 《辽宁教育》2023,(10):53-57
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措施。盘锦市双台子区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强化顶层设计,通过课题驱动、文化重构、展示交流、多方联动等方式倒逼特色学校发展进程,区域教育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文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基于教育公平政策和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中小学的价值取向和正确路径。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应确立特色学校建设的战略定位,构建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机制。在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重庆市沙坪坝区在培训校长群体、培养骨干、培育特色教师、重构学校文化、创生课堂教学的特色等方面的做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教育公平政策和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中小学的价值取向和正确路径。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应确立特色学校建设的战略定位,构建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机制。在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重庆市沙坪坝区在培训校长群体、培养骨干、培育特色教师、重构学校文化、创生课堂教学的特色等方面的做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是让每个人幸福成长的奠基教育。我们以建设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着力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有效促进了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特色学校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部分导读观念引领:建设特色学校,推动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学校建设是推动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沿着这个路径,重庆的领导、专家、学者进行了这样的理性阐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特色学校建设是扬长  相似文献   

6.
建设特色学校,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区域教育持续发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在区域教育实现基本均衡之后,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程,促进各类学校千姿百态地竞相发展,是推进教育由基本均衡走向高位均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武穴市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统揽,培育出一批特长教育、艺术教育、创造教育、古诗教学、书法教育等特色鲜明的学校,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的武穴教育名片,为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近年来,徐水县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特色学校创建等举措,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他们的思路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县为主"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内涵,决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起初趋向于物的均衡配置;后来从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从外延拓展转向内涵发展;在县域均衡发展至内涵建设的后期,城乡学校之间不均衡的矛盾渐趋凸显。在城乡统筹的政策框架下,更大区域内实施城市和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大学区制"资源共享模式,建立师资交流制度,创建特色学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变革的步伐等路径,构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举。浙江省海宁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实现义务教育"零择校"、"全纳式"农民工子女教育均衡安排、向农村倾斜的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全面化特色学校创建、"小班化"建设、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和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等措施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通过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如皋市作为江苏省首批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在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有效举措:统筹布局调整、学校建设、教育装备,促进办学条件优质均衡;追求教学模式科学化、教学管理制度化、教学研究实效化,促进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评价机制,促进教育管理优质均衡;推进教师培训工程、教师均衡配置、教师管理创新,促进师资队伍优质均衡。  相似文献   

12.
张磊 《今日教育》2013,(5):18-21
提起永川,你或许首先想到的是"茶竹之乡,职教名城"。相对于中国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的盛名,永川的基础教育似乎并不为人所熟知。作为基础教育大区,自2007年以来,永川以"区域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为战略抓手,以科研为引领,创新机制,系统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催生出全区120余所中小学校"一校一品,百花竞放"的特色办学格局。  相似文献   

13.
邝伟东 《生活教育》2015,(2):119-120
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自主发展的结晶,是学校在单项或多项特色建设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我校严格按照从教[2011]8号文件《关于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广州市教育局关于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德育活动设计等方面统筹规划,以榕树文化为图腾,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在三年的创建过程中,努力使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  相似文献   

14.
江东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推进中,通过转变理念认识和制度创新,初步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均衡目标.主要思路是:从区域教育整体设计角度,探索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型,包括制度研究、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特色学校建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及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平台构筑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发展均衡,中国迎来“教育改革元年”。城乡义务教育如何均衡发展成为教育问题之一。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教育均衡下,特色学校建设蔚然成风。这个城市用四年时间探索出实现教育首选之路——特色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16.
如皋市作为江苏省首批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在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有效举措:统筹布局调整、学校建设、教育装备,促进办学条件优质均衡;追求教学模式科学化、教学管理制度化、教学研究实效化,促进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评价机制,促进教育管理优质均衡;推进教师培训工程、教师均衡配置、教师管理创新,促进师资队伍优质均衡。  相似文献   

17.
永川区域推进基础教育特色发展的行动,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在重庆,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是谓之民生工程的,永川不但从区域层面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而且给予财政补贴,实现评价引领,带了一个好头,为民生工程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是有差异的,发现人的强势智慧,创设条件,让人的强势智慧变成特长,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贵州省遵义市召开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推进会。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认清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认识到走特色办学之路在于走教育内涵优质发展的道路,在于促进遵义教育均衡发展;要进一步把握好我市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的奋斗目标,一要建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的未来走向《教育研究》,阮成武,2013年第7期目前,我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念、框架及举措已经系统形成,但因为既定政策会沿着自身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向前演进,对政策的未来走向进行展望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的未来走向具有四方面的特点:首先,实行新型非均衡发展是其动力机制。面对区域、城乡、校际及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的实际,需要在政策上区别对待、抓住重点、合理倾斜,确立发展义务教育的优先方向,填平凹陷、补齐短板。其次,以发展平衡保障和促进机会均等是其价值取向。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要促进区域、城乡、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谋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可以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共永嘉县委、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定》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