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的梦想史     
十四岁的我总是充满着梦想。我不知道自己的梦想种子什么时候落在心田的,也不知它什么时候开始发芽抽叶的。开始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家人给我的希望和祝愿。听妈妈说,我呱呱落地时,哭声特别响亮。妈妈自豪地说:"你听,这孩子的嗓子好,将来准是歌唱家的料。"来到人世间第一天,妈妈就送给我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2.
老师: 您好! 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听我讲故事,他现在读三年级了,我给他买了很多童话故事书,但他不愿意自己阅读,总要我读给他听,甚至在家里做语文阅读训练时,也要我读给他听.他这样不喜欢自己阅读,我该怎么办? 黑龙江精灵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任何行为,一定有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在内的心理动力原因.心理学家杨凤池说:一个人的行为,最根本的动机,是人内心深处的心理动力.孩子喜欢听故事,又不愿意自主阅读,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一定有孩子的心理需要、动机和兴趣上的原因. 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父母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亲子交流,能极好地满足孩子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也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与心理成长;孩子在父母身边,他会感到很安全,感受到父母疼爱与关注自己,甚至连生理上都会产生愉悦的感觉.但是,我们有些家长,或许是因为自己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听故事,忽略了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和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忽略了孩子自主成长的需要.通过父母长期重复读故事、讲故事这种行为,以至于使被动地听故事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其实,孩子自己阅读,哪怕是读一句话,都会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孩子自己讲故事,哪怕是讲一个非常简单、甚至前言不搭后语的故事,也一定包含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想象力!  相似文献   

3.
一位12岁的孩子拉小提琴,总是辨不清音准。我问他:"你平时喜欢什么歌?"孩子想了又想,"我不唱歌的。"我又问他:"那你没有喜欢的音乐吗?"孩子再想了想,说:"红歌,老师就让我们听红歌。"初中二年级的孩子弹琴总是抓不准节奏,他妈妈问我:"这孩子的乐感要怎么培养?"我觉得这再简单  相似文献   

4.
我的儿子已经上小学了,他仍然像上幼儿园时那么懂事、听话,很少让人操心。但近段时间我总是听他的班主任老师反映:儿子的朋友圈非常小,很少与其他孩子一起玩。此外,老师还说儿子的动作慢,平时吃午饭、写字也总是要老师催促。而且上课时,儿子的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也不爱举手发言。“他好像有意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总是很失落的样子,真不知道这孩子天天在想什么。”老师说。  相似文献   

5.
姜勇 《教育导刊》2003,(2):61-62
姜博士: 新近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很强调教师要注意积极倾听孩子,而不能只是自己一个劲地说教.我也很想做到倾听孩子,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很难做到.由于每天都要完成很多教育计划和任务,因此总是我在讲,孩子在听,总是我说的多,孩子听的多.  相似文献   

6.
我是谁     
也许很多人一听就会说:"这个人真是太笨了,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三岁半的小孩都知道自己是谁。"可是我确实不认识我自己了,以前那个天真、活泼、快乐、无忧无虑的我早已消失。快乐、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它要离去,你无论如何也抓不住。一转眼,我便上了中学,从此忧愁总是多于快乐,同学们瞧不起我,在老师眼里我不值一提,连我自己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回到家里父母也不太欢迎我。  相似文献   

7.
我的孩子,才三岁,喜欢听故事。平时,总是缠着要我讲故事。以往,故事的来源少,脑子里就那么几个故事,几天一讲,就完了。孩子也听熟了,听腻了。于是,我就翻看一些诸如《365夜》的书籍,但所获甚微,总觉得合适的内容不多。有时,我被孩子缠得急了,就即兴自己编,反正  相似文献   

8.
我的孩子,才三岁,喜欢听故事。平时,总是缠着要我讲故事。以往,故事的来源少,脑子里就那么几个故事,几天一讲,就完了。孩子也听熟了,听腻了。于是,我就翻看一些诸如《365夜》的书籍,但所获甚微,总觉得合适的内容不多。有时,我被孩子缠得急了,就即兴自己编,反正  相似文献   

9.
不是我不爱我的孩子,而是我的爱,对孩子来说不够宽容,我总是过高地要求,要求孩子必须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会惶恐不安,使孩子倍感压力;不是我的心不理解孩子,而是我的理解带上了最低的标准,总是拿孩子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比,总想让孩子样样都比别的孩子要出色,总是感觉孩子不够尽力,总是认为如果孩子再认真一点,再努力一点,结果会更好一点。期末考试阶段,孩子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之中,我的心也是越发不淡定起来。这个原因我一直不想承认也不敢于承认,那就是,我怕自己的面子上不好看。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数学单元考试得了95分,老师让家长签字:回到家,我让爷爷给我签字,爷爷就说:"你怎么没考100分呢?"我说:"就是没有抄题,直接做了."妈妈说:"人家姜鹤准得100分."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感到很难过,为什么总在我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每次我考得不好或做错什么事,家长总是说人家孩子是怎么做的,而不管自己的孩子呢?我不希望家长老是找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批评我,不一定人家的孩子做的就十全十美,我也有优点呀!  相似文献   

11.
姜博士: 新近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很强调教师要注意积极倾听孩子,而不能只是自己一个劲地说教。我也很想做到倾听孩子,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很难做到。由于每天都要完成很多教育计划和任务,因此总是我在讲,孩子在听,总是我说的多,孩子听的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倾听我还是不够清楚,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倾听孩子呢?如何真正做到倾听孩子呢? 江苏常州王敏  相似文献   

12.
正婷婷从小性格急躁,自尊心极强,但从不娇气,她善于帮助别人,常常以大人自居。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从不溺爱她,只要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我就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完成。很多时候,孩子的姥姥总是替孩子去做,这便给孩子创造了偷懒机会。很多次,孩子总是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喜欢我啊?"其实,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小龟三旋     
我是个安静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给我一个娃娃,我可以待上一整天。不哭也不闹。人家都说这孩子怪得邪气。所以他们不准自己的孩子跟我玩。我总是一个人。所以我很寂静。因为,没有人陪我说话。  相似文献   

14.
李芳 《辽宁教育》2008,(10):29-30
“老师,我们写动物的那篇作文批了没有?怎么还不上作文讲评课呀?”一个女生问我。听了她的话,我的心不由得一震。在我教她的两年里,很多时候她的作文总是让我头疼。在我看来,写作文是她最厌恶的,难道是因为上一次她的作文被我读给大家听?“老师。我现在越来越不怕写作文了,还有一点喜欢了,我还很喜欢上作文讲评课。”孩子很高兴地告诉我,在孩子的脸上我找到了答案。我也想起了自己上学时对讲评课期待的心情。  相似文献   

15.
正"林唯一!"不知道字是不是这么写的,我听到的是声音。我猜它是一个孩子的姓名,因为它被另一个孩子喊着。这声音总是在午后两点响起,极有规律,准得像闹钟。这个时候,最大的可能是一个孩子喊另一个孩子一道上学去。搬到这里的一个月之后,我注意到这个声音,很嫩,像我家窗外的小树。如今小树已高过窗户,喊"林唯一"的声音也已变得相当粗了。有段时间这声音像鸭叫,我听着暗自笑了:这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发育了。那段时间我总感觉自己的嗓子痒。  相似文献   

16.
宝宝VS妈妈     
宝宝马兆亿——我要上幼儿园了 我叫睿睿,再有几天我就1岁 11个月了,算是 个“大孩子”了(妈妈常这么说,我也这样认为)。前几天,听见爸爸和妈妈商量说,要送我到幼儿园了。我一听心里可乐呵了,我就爱找小朋友们玩。 可又听妈妈说,送幼儿园,孩子小了点(我不是一个大孩子了吗?妈妈说话总自相矛盾),孩子会受罪的(哎,当妈妈的总是“心太软”)。 “在国外一岁半的孩子就已经是幼儿园的‘老学生’了,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别总是这样舍不得。”爸爸在劝妈妈(爸爸的心就不太“软”)。 “可是孩子的自理能力还不行,说话也不…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学校班级里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个老师周围围着几个孩子,正在接受老师的教育。孩子走了以后,老师多数会感慨一下: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也不听话啊!听到老师的这句感慨,我萌发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到底想让学生听的是什么呢?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总是认为老师的话就是对的,学生就应该无条件服从,不听我的话就是违反纪律,一切违反纪律的事都不能做,即使是老师错了,也不能随意争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是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04,(11B):40-41
年轻的爸妈凑在一起,话题总是离不开自己的孩子:唉,为什么隔壁的丽丽能说会道,我家的安安一天也讲不上几句话?我的孩子总是数不清1234,是不是特别笨?怎么这孩子一天到晚跑来跑去地贪玩,却总是静不下心来看书……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母爱能包容一切"……一切都说明着母爱的伟大。我的妈妈,是个平凡的女人,给我的感觉总是忽冷忽热,让我捉摸不透。  相似文献   

20.
成长的故事     
我小时候总是喜欢缠着妈妈,让妈妈陪我玩,让妈妈给我讲故事,让妈妈陪我睡觉。妈妈有时会说:“孩子,自己去玩,妈妈有好多事情要做。”可我总也不听,常常摇着妈妈的胳膊吵:“不嘛!我还小,我要妈妈陪!”弄得妈妈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